对鲁迅的评价
24解析鲁迅《明天》中的人物心理分析张永利 延安大学文学院
摘要:鲁迅的作品不论从形式上评价或是从内容上探究都体现着现代文学的发展轨迹。《明天》是其众多经典作品中的一篇,关于它的研究也不少,但大多是从社会角度、悲剧形象等层面入手,众多研究中较为独特的研究者是施蛰存。笔者在施蛰存研究基础上,运用心理批评方法展开详细地解析。关键词:鲁迅;《明天》;心理解析
关于《明天》,陈西滢曾说过:“一向认为这篇小说很简单。因为觉得里面所写的,只不过是一个穷苦的青年寡妇,丈夫死后,她整个的爱,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三岁的儿子身上,不幸儿子又病死了,留下来的只有孤寂,只有空虚。作者在这文中要使读者在一个粗笨的乡下女人身上,感到生活的悲哀。”[1]后来文学研究者虽在作品社会意义、思想内涵等方面有了深入的研究,但总而观之与陈西滢的看法不谋而合。而施蛰存从潜意识角度切入,分析阐释作为女人的单四嫂子的私人欲望,本文就施蛰存的观念进行详述,在保留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展开深究,从作品内容入手,详细解析《明天》中各人物心理。一、众人心理解析—以老拱、阿五、王九妈为主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是出现文章开篇的人物,同时也是出现在唯一主人公单四嫂子之前的人物。红鼻子一般是装扮小丑的必备品,老拱从字面上看象征着猪;蓝皮,赖皮,据名字就可知阿五行为不端,还具癞皮狗特征。不管是红鼻子老拱还是蓝皮阿五,他们都是如猪狗一般的人,像猪狗一样生活着。“红鼻子老拱手里擎了一碗黄酒,说着,向间壁努一努嘴。蓝皮阿五便放下酒碗,在他脊梁上用死劲的打了一掌,含含糊糊嚷道:‘你......你你又在想心思......’”[2],“努一努嘴”等同于“努嘴”,《红楼梦》第八二回:“紫鹃看着不好,连忙努嘴叫雪雁叫人去”,“努嘴”是翘起嘴唇,向人示意,这个动作是用来不出声的传达信息,有时也适用于撒娇。此处红鼻子老拱用具有女性化彩的“努一努嘴”,由此可以看出他的男性性格不够强烈,从下文中“老拱的歌声”、“老拱的小曲”也可印证出上述结论。因此据文中的描写,笔者认为老拱对单四嫂子有一定的心思,但由于男性意识的薄弱导致贪念不够明显,因此没有在其身上形成具体的表现行为指向。蓝皮阿五的私心杂念在文中描写得非常详细,当他发现红鼻子老拱又对单四嫂子产生坏心思时,他做出
一系列举动“放下酒碗”、“死劲的打了”、“含含糊糊嚷道”。“放下酒碗”、“死劲的打”表明阿五没有醉酒还比较清醒,而“含含糊糊”表示阿五在掩饰自己的内心想法。“嚷”字从口从襄,襄同声,口与襄连在一起表示
“裹杂着插话声的语声”,阿五在说此话时并未受到干扰,但“嚷”更加明确了阿五想要掩饰的心思。在遇到单四嫂子抱宝儿回返的路途中,阿五偏要帮忙展现“侠气”,
“他便伸开臂膀,从单四嫂子的乳房和孩子之间,直伸
下去,抱去了孩子”。在这个活动中,阿五属于主动出
击,他想要表现自己、满足自己,便“偏要”帮忙,“偏
要”伸开臂膀,将自己的肢体与单四嫂子的“乳房”进
行“亲密”接触。宝儿离世之后,蓝皮阿五想要作保,
“很愿意自告奋勇”,但被安排为抬棺材,“阿五骂了一声
老畜生”,“这一日里,蓝皮阿五简直整天没有到”。
王九妈,“有年纪,见的多”,却对宝儿的病情没有发表自己的任何见解,只是“唔......唔......”然后“把头点了两点,摇了两摇”。“点头”有招呼、允许、领会等意思,“摇头”则有否定、不以为然等意思。王九妈在“端详了”宝儿之后,先点头后摇头,产生了令读者矛盾的身体行为。当宝儿离世之后,王九妈便出来主持丧事,发布命令,这个人物在单四嫂子终于失去生活支柱后散发出温暖的气息。可是在读者还没完全将王九妈转型形象接受前,她的“不耐烦、气愤愤、一把脱开”立即将先前的温暖驱之而散。
二、单四嫂子心理解析单四嫂子是主人公,却在别人的议论中出现在读者
面前,她是一个“粗笨女人”,她会在心里计算,她的心里计算在文中出现过三次,那都是关于宝儿的。这彰显出单四嫂子的母爱光辉,接下来我就施蛰存所说的单四嫂子“隐浮着的下意识(潜意识)心理性爱”进行细节分析阐释。
她“很希望降下一员天将,助他一臂之力”,这表明在单四嫂子的潜意识里希望出现一位男性能够在生活中帮
助她。她不希望是阿五,却会在阿五与自己的肌肤接触之后觉得“发热”、“刹那间直热到脸上和耳根”,即使是阿五也可激发起她内心的潜意识。与阿五一同走着的时候,
她与阿五间隔了“二尺五寸多地”,阿五主动与她搭话时,“大半没有答”,单四嫂子的表现像是害羞后的
摸样,是下意识被自己发现后的沉默。在下葬这比较忙碌的日子里,单四嫂子依然知道“蓝皮阿五简直整天没有到”。单四嫂子的潜意识中存在着一个男性,但在她的上意识中阿五并不存在,阿五只是单四嫂子潜意识中的一个象征物,即“单四嫂子的下意识中未始没有阿五在”。[3]三、结语
上述文中,通过对众人及单四嫂子的心理解析,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冷漠及内心真实感受。鲁迅
的《明天》,学术界将其归为鲁迅描写劳动妇女悲惨命运一类,本文从施蛰存先生的心理分析角度进行解析,期望对其心理解析结论进行补充和完善。参考文献:
[1]李煜昆.鲁迅小说研究述评[M].成都:西南交通大
学出版社,1989.[2]鲁迅.呐喊[M].商务印书馆,2015.01.[3]施蛰存.鲁迅的《明天》[J].国文月刊,19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