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训练
D U X I
初见嵩山E X U N L I A N语文投稿E-m ail:g zsy m
钱钟书在《谈中国诗》中谈到中国诗“富于暗示”的特征时,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以“怀孕的静默”比喻中国诗“富于暗示”特征,真是新巧至极而又耐人寻味。怀孕初期的女性看似与一般女性无太大区别,保持着一种静默;但实际上其腹内却鼓荡着一个新的生命。“怀孕”给人的猜想是极其丰富的,而一切猜想只能以“静默”示人,这就像我们读中国诗,只能带着无限的猜想去细细品读,才能体会其中暗示的深刻含义。“怀孕的静默”既是中国诗歌本身的静默,又是“读者的静默”。
中国诗歌讲求含蓄,富于暗示。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歌语言暗示性不仅被大家评说,更被高考命题专家看好。如2012年辽宁高考卷赏析《初见嵩山》时这样设问:“数峰清瘦入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这就要求考生必须读懂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清瘦”表面是写山峰,实际上是写诗人自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清瘦”表现了清高独立、坚守自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品质。又如2012年湖北高考卷赏析贾岛《送邹明府游灵武》时这样设问: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两字作简要赏析。再如2012年江苏高考卷赏析《梦江南》之结句“摇曳碧云斜”,安徽卷赏析“软”“拥”二字的妙处,江西卷概括“杨柳”“飞絮”两个意象的内涵,等等。这些试题均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紧密关联。
那么如何正确解读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呢?下面四点可作参考。
1.体物明志。托物言志是诗歌创作常用的手法,咏物诗就成为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典型代表。对这类诗歌,只要我们细心体会“物”的特点,那寄托在物中的“心志”就明朗了。如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首
诗实写自然之蝉,但读者已读出了一个人格化的蝉,再加上后两句点睛之笔,我们即可看出诗人之“志”: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体物明志,“物”不同,“志”各异。相同之“物”,情志也不同。如骆宾王和李商隐笔下的蝉面貌殊异,情怀自然别致。
2.披景悟情。在诗歌创作中,诗人抒情一般有明示和暗示两种方式。明示就是直抒胸臆,暗示就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对于后者,必须分析景象特征,理清意象,体察意境,情感之“花”才能绽开。杜甫《登高》中的“急风”“高天”“啸猿”“清渚”“白沙”“回鸟”和无边落木、不尽长江等意象的巧妙组合,营造了一种凄清、低沉、悲切的情感氛围,而落木的摇落也写出了诗人身世飘零之感,披其景,悟其情,一个封建社会失意的文人形象便跃然纸上。无数成功的诗人就是这样运用了“言有尽“的意象,而创造了”意无穷’的意境。
3.探微知意。微者,细节也。诗歌中的细节描写蕴含丰富,魅力无穷。分析人物细节,形象即可栩栩如生。比如张可久的《清江引老王将军》:纶巾紫髯风满把,老向辕门下。霜明宝剑花,尘暗银鞍帕,
江边草青闲战马。通过对一系列细节的分析,一位曾饱经风霜、久经沙场、却不再受重用的老王将军形象赫然挺立。分析景物细节,情感则悄然自明。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精微的细节,蕴含无穷情味:点点滴滴的雨,点点滴滴的愁,点点滴滴的爱,点点滴滴的怨……唐代张籍的《秋思》中“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经典细节更让人思绪纷飞,发信人内心的复杂和矛盾就是通过暗示性的细节表达出来的!
4.咬文嚼字。短小的篇幅要表现多彩的生活、丰富的情感,遣词造句就得力求精练传神,方能得其——从“怀孕的静默”说起
⊙夷陵中学李红梅
中国戏剧之父——关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