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静方动的表现手法(一)在景物写中使用动感很强的动词例乡阳落
初见嵩山
古代诗人在写景状物时候,常常要反复运用到一种技巧,就是化静为动。化静为动的手法在于赋予平常的景物以新的状态,给读者以新的感受,从而取得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这方面最典型的要属李白的“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其中的“山衔好月来”就属于典型的化静为动。
唐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曾有“苔痕上阶绿,草入帘青”,草怎么能入帘呢?实质上作者是使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
唐人李德裕的《登崖州城作》中的“青山欲共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也是此类写法的典型。
王维的《新晴野望》中的“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对山的描写也是化静为动。
宋朝张耒有诗《初见嵩山》:“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其中的“‘数峰清瘦出云来’即为化静为动。”
北宋诗人宋祁在他的《《玉楼春》中曾写出“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其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即为化静为动的典型,修辞上则使用了拟物手法。而北宋的张先张三影在他的《天仙子》中曾写出“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这其中对花的描写“花弄影”也是化静为动。
王安石在他的《题湖阴先生壁》曾写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此处对山的描写“排闼送青”即属于化静为动。
苏轼《江上看山》诗曰:“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其中前四句对山的描写,是非常经典的化静为动。
南宋诗人萧德藻所写的“稚子推窗窥过雁,数峰乘隙入西轩”中对山峰的描写就属于化静为动。
李清照在《渔家傲》中写有“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此处对星河的描写也属于化静为动。
陆游曾有诗《南定楼遇急雨》,其颔联写道:“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此处的“江山重复争供眼”化静为动的味道很明显。
宋人刘著在他的《鹧鸪天》中写道:“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此处对银河的描写也是化静为动。
杜牧在他的《阿旁宫赋》中有描述阿旁宫的句子“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其实也是化静为动。
元曲作家张养浩在他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第一句即写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此句中的“峰峦如聚”即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
清代诗人雪峤曾有诗云:“帘卷春风啼晓鸦,闲情无过是吾家。青山个个探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此处对青山的描写从描写的角度是化静为动,从修辞的角度,则是运用了拟人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