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修辞手法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能将无形化为有形。
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遥望洞庭山水,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012浙江)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问: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分析: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2012江西)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问:(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分析: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
之绵延。
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同时,能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两种颜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又如: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指精良的武器。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问:(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分析:借代‘粉黛”借指歌伎,“笙箫”代指音乐,均属借代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缘在野有幽,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问: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分析:修辞:借代,“碧”代山林翠绿,“黄”代指菊花。
3、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刘颁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分析: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2012辽宁)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问: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
分析: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从而少许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也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有利于提示事物的本质。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包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
同样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形象生动,给人印象深刻。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5、对偶(也称对仗)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对偶可以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分,更加明确,使音律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和谐悦耳。从结构上看,对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种。严对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
如: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而对偶的意义上的联系看,对偶基本上有三种:正对、反对和串对。
正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同或相补相衬。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反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须输梅一段香
串对(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关相连(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假设)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承接)
6、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又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7、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6、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紧密关联、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
语接连说出来。作用是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强感情,提高表达效果。排比用于叙事,可使语意畅达,层次清楚;用于抒情,能收到节奏和谐、感情奔放的效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又如:张养洗《双调.沉醉东风》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张柬之老来遭难。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懒。
元人散曲中叹世警世,常用这种列举史事车轮大战的方式,论据凿凿,以古证今,语若贯珠,一泻直下。所列人物,遭遇均可悲可叹,大都仕途险恶,结论自然水到渠成。
9、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初见嵩山“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10、互文: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的运用一般来讲有两种表现形式:有时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掌握了它,有时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
下面结合常见的一些诗文来具体谈谈互文的具体应用。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其中互补见义。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⑵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去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要表述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了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中的欢喜之情。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同上)其中当窗对镜为互文。当窗以取亮,对镜以整容。全句是说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帖上黄花,并非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亦并非贴花黄只对镜而不当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其中灿烂互补见义。即灿烂的日月星汉之运行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并非日月只运行而不灿烂,也并非星汉只灿烂而不运行。
    下面类似的句子就不一一分析了。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睛后雨》)
    这类互文中还有当句互文,即上半句的词语与下半句的词语互相补充才是其原意。如:
    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其中互补见义。即使深林与层巅战栗而震惊,并非栗的只是深林,惊的只是层巅。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
    其中下马在船互补见义。言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来到船上。不然。主人在岸客人在船,这样举酒饯行就可笑了。
    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其中互补文见义。即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并非笼寒水的只是而无,也并非笼沙的只是月而无烟。
    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其中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
    上述当句互文只有这样理解才是其原意。互文除上述表现形式外,还有凡指互文。如: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同上)
    12句中的东西左右凡指四周。第13句中的十三……十六……”凡指兰芝出嫁前已具备了很好的才能与品德,不必拘泥于哪年学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