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教 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静女》的感情基调:男女主人公纯真、热烈的爱情。
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课前预习单】
一、了解诗经的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约公元前6世纪编定成书。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汉以后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按体制《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
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 (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分大雅与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赋: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由此物引起他物
4 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六艺
二、课文字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静女其(    )  (    )我于城隅  爱而不(    ) 踟蹰(    )(    )
静女其(    )  (    )(    )彤管有(  )
(  )(  )(  )美    自牧(    )(    )   
(    )美且异    匪女(    )(    )之为美            诗经爱情
2.加点词语解释:
静女其:          我于城隅:          而不见:   
静女其:          彤管有:            说怿女美:
自牧荑:          美且异: 
三、写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在句中的含义
1、而不见:        2、美:      3、自牧荑:
4、匪女之为美
四、通过预习完成书后练习题3。
五、理解全文并翻译全诗(参照书下注解及书后练习题2)。
【课堂活动单】
活动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在人类的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爱情诗歌名句。(学生自由发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等等。这些爱情诗歌名句凝结着人类最崇高的情感,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静女》,一起来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活动朗读诗歌,感知内容
1.诗歌解析:
1解题:
这首诗选自《诗经·国风·邶风》。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汤阴东南。静女,幽雅美丽的女子。诗经中的诗歌常以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做全篇的题目。
(2)重点字词疏通: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注解:其:形容词词头。姝:美丽。俟:等待,等候。
城隅:城边的角落。城,城墙。隅,角落。
俟我於城隅:于城隅俟我。爱:隐藏,遮掩。见:通“现”,出现。
踟蹰:“踟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注解:娈:美好。贻:赠送。彤管:红的管箫。管,有人说是茅草。炜:鲜亮有光的样子。
说怿:喜爱。说,通“悦”。女:通“汝”,你。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解:归:通“馈”,赠送。荑:初生的茂草。洵:副词,的确,确实。
匪:通“非”,不是。
2齐读,感知诗歌内容
以谁的角度写?          青年男子
在什么环境下所写?      苦苦等待的时刻
写出什么情感?          互相倾心
采用什么手法?          “赋”
提示:这首民歌描写青年男子与心爱的姑娘的一次约会。
《静女》为了表现男女的热恋,截取了一次约会中的三个精彩的画面,每个画面展开细腻的描绘。三个诗章,三个场景,类似于三幕话剧。
第一章:男子赴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第二章:赠送信物:“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第三章:采荑赠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活动欣赏细节,分析形象
  讨论:出细节描写,并说说细节描写在本诗中的妙处。
提示:细节描写:
(女子)爱而不见,(男子)搔首踟蹰。
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刻画人物形象:女子,调皮;男子,急躁。表达思想感情:热恋中男女真切、自然的感情
(2)思考:静女两次赠物,男子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关于赠物的例子之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提示:第一次:彤管    说怿女美    外在美
提示:第二次:荑草    洵美且异    内涵美
荑草是静女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贱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折梅逢驿使,赠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并且这初生的洁白荑草恰似他们的爱情,纯洁、高尚。
(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提示: 手如柔荑:荑,嫩芽去皮后洁白细软,所以用来比喻女子的手。
(4)对静女和男主人公的形象进行总结,让同学通过诗中的正面和侧面描写总结得出,从而加深对全诗内容的理解。
静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提示:爱而不见      贻我彤管      自牧归荑
      天真活泼、  调皮可爱
      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爱情
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     
        娴静、美好
男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提示:搔首踟蹰              憨厚、可爱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倾慕、赞美 
洵美且异              真诚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爱屋及乌
活动展开想像,体会情趣美
1.讨论:能想像得出小伙子急得心神不定时,躲藏着的姑娘的心理活动和动作吗?
  提示:她或许躲在附近的草丛里,正轻轻地拨开茅草,悄悄向外窥视。见小伙子焦急的样子,偷偷地掩口而笑。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2.讨论:课文提示中说前四句描写现实情景,后八句描写男子的回忆。这是对情节的一种解读,还有更好的解读方式吗?
提示:第一种解读,第二、三章写姑娘不忍心让他久等,终于露面了。先送彤管给男子,问他是否喜欢,男子连声赞叹。接着姑娘把从野外采来的荑草递给男子,问他更喜欢哪件礼物,男子心领神会,爱人及物,惊叹小草美得出奇,因为是“美人之贻”。一问一答中传达出真挚的心声。第二种解读,第二章写男子回忆往日的约会。他一面继续等待姑娘,一面想起姑娘赠送彤管的情景,于是,顺手从怀中取出彤管咏赞道:“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并情不自禁地吹起笛子。第三章写两人会面赠送信物。悠扬的笛声打动了姑娘,她终于走出来,并把从野外采来的荑草(作为信物)送给他。男子惊喜不已,连声称赞小草美得出奇。
3.小结:通过以上不同的解读,逼真地再现了这对情人欢乐、热烈、有趣的约会场面。余光中说过:“一切创作之中,最耐读的恐怕是诗了。……奇怪的是,诗最短,应该一览无余,却时常一览不尽。”好的诗歌总是给人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让读者尽情驰骋,不断去补充、去丰富、去创新,从而加深理解。可以说缺乏了联想、想像,就难以进行诗歌的艺术鉴赏。
活动深入探讨,体会情感美
  提问:你如何看待小伙子对姑娘所赠的两件礼物的赞美?在小伙子心中,彤管与荑草哪个更重要?
  明确:这是借物咏人,因人赞物。小伙子对礼物的赞美,实际上是赞美姑娘,表达的是小伙子对姑娘的真挚恋情。照常理,彤管应比荑草贵重,但在小伙子心中夷草更贵重,这从小伙子的赞美可以看出来。小伙子对彤管只称赞它外表泽鲜艳,对荑草则大加赞叹“洵美且异”。“洵”即诚然、实在,“异”即特别、异常。显然他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是另有所感。荑草虽极其普通,但因它是姑娘亲自从野外采来作为信物给小伙子的,寄托了姑娘的一颗真挚的心,物微而情深,因而,它已不再是一般的荑草,而成为小伙子眼中“洵美且
异”的珍品。姑娘借荑草以传情,小伙子接受赠物,也就是接受了姑娘的一片深情。可见他们彼此真诚相爱,心心相映,并且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重情轻利的基础上的。
课后检测单
完成的课后思考与练习题及学习指导用书上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