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树叶》探究性作业
【探究课题】 “走进自然看秋叶”
【适用年级】本项目适用于苏教版五年级语文。
【适用时间】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第 5周
【发展目标】
1、通过有层次的逐步扩大观察范围,尤其是通过在校内观察时逐步明白的观察的目的、要求、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学生独立的观察中,能轻松了解秋天植物叶子的形状和彩的变化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通过步入大自然实地观察收集秋天的树叶,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活生生的世界,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创造能力。
3.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让学生参与作业的设计,自己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完成时间、方法、作业呈现形式和合作者,自己去动脑动
手独立完成任务。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
4.通过与父母一起进行制作、查阅等一系列自主活动,锻炼动手实践的能力,提升劳技才能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项目指导】 “仔细观察说秋叶”
我首先以观察和体验为突破口,带领学生走进学校的植物园,让学生走进秋天,走近树叶。在植物园里,从指导学生观察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叶、辨叶形、摸叶片、嗅叶味,从观察一枚树叶,一簇树叶,一株树叶,及至满园的树叶。指导学生观察有层次,有方法,循序渐进,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知秋叶。语句是可以模仿的,但活生生的体验是无法用文字来克隆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的同时适时指导讨论要按哪些顺序进行观察在交流观察发现、引导言语表达等指导过程中,启发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其次,我将学生思维引导开去,指点他们可以自己主动结成小组利用双休日秋游,观察树叶,搜集自己喜爱的各种植物的落叶,这样也便于家长帮助录制。孩子们的思维是最活跃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一旦他们的思维打开,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能“海阔凭鱼跃,天高
任鸟飞”。我鼓励学生率性而为,张扬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童心为秋天涂抹彩。
     再次,请学生在逐步扩大观察范围的同时查相关资料,如树叶颜变化的原因及与秋天树叶有关的古诗词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秋天的树叶是有灵性的,是有韵味的,仅仅指导观察显然是不够的,还需指导学生由此展开丰富的联想,由它们的颜、形状,以及它们在空中飞舞的样子想象开去。请学生把联想到的写在树叶上,激活学生已有的大量表象,点亮他们的诗心,使学生想得广、想得远,充满诗意,充满情趣。
最后,我有意识的将这一次探究性作业以填表的形式出现,将评价的方式和方法附在后面,让孩子们知道谁可以参与对他的评价,评价及时而有效。
   【作业形式】“动手动脑做作品”
在父母的帮助下收集秋天不同的树叶,可以制成标本;可以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秋天树叶彩变化的原因,并做好笔记;可以制作植物压膜标本生物模型;可以进行树叶书签制作;可以进行树叶绘画或叶贴画;可以围绕你所收集的树叶形状、颜、特性巧设题目制定竞猜题……,根据作业情况完成本次实践性探究性作业卡片。(作业卡片见附表)
附表:实践探究性作业卡片
题目
秋天的树叶
学校
班级
姓名
利用双休日步入大自然,实地调查
1.育才双语校园内包括植物园内总共有多少种树木,它们的树叶各是什么形状、什么颜、什么味道、什么触感、有什么特性?
2.你所居住的小区或村庄周围有多少种与学校内不同的树木,它们的树叶各是什么形状、什么颜、什么味道、什么触感、有什么特性?
3.到昌乐西湖公园或者附近的山野一游,从去的路上就请开始注意观察,看看路边、公园内、山上又有多少种与校园和居住区附近不同的树木,它们的树叶各是什么形状、什么颜、什么味道、什么触感、有什么特性?
4.有条件的可以请父母拍摄一段录像,包括秋天的景全景,秋天树叶的特写镜头,自己观察、搜集树叶的活动。
本次作业呈现形式
形式
数量
形式
数量
标本
竞赛题
叶贴画
书签
资料
其他
收获体会
自评意见:
小组互评意见:
家长评价意见:
教师评价意见:
秋天的树叶
【作业举例】 “用心思考写秋叶”
苏教国标第九册习作3要求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作文。那么,怎么让学生写好秋天的树叶呢?我充分利用节假日,布置了本次实践探究性作业。我的主要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作前,我将观察任务设计成探究性作业形式,要求同学们利用双休日自己组成团队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秋游,到野外去,到山冈去,到公园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收集秋天的树叶,制成标本,做成作品,带回来仔细观察,互相展示交流。所以一上课,学生们便把树叶摆在了桌上,组成各种图案观察,并彼此交流着。有几个学生还把枫叶、银杏叶放在了我的教桌上,一时间,我们的教室似乎拥有了整个秋天。
  我和学生们一起观察起来,红红的枫叶热情似火,绿绿的柿叶朴实无华,还有细细柳叶俏丽多姿……学生们一边观察,一边品评,由颜说到了形状,味道,最后说到了用途,气氛轻松而热烈。
  “老师,我很喜欢树叶飘落时的样子,风吹起来像蝴蝶翩翩起舞。”吴鑫凤说道。
  “老师,我觉得这片柿叶很憔悴,你看它的颜变得暗淡了,像一位年迈的老人。”秦佳琳有点伤感地说。
  ……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起了自己的感觉。一时间,秋叶、秋风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本来,《秋天的树叶》这篇文章不太好写,那么单调的几片叶子,如果仅仅从颜、形状等方面落笔,也许会写成的枯燥无味,课前让学生收集树叶,然后在课堂上一起观察与交流,有了生活的基础,学生们说得很精彩。
有了充分的交流,当堂的作文可以说是精彩纷呈,语言生动形象,充满灵性。此刻,秋天的树叶在孩子们的眼中,已经活了。学生置身于“树叶的海洋”中,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为秋天的树叶尽情放歌。
【评价形式】
我的作业评价采用等级制。将每个学生完成的实践性探究性作业卡片认真批阅,将作业按等级ABCD分别记3、2、1、0分。书写美观工整,按作业要求高质量完成的记A等(如果能创新完成的可得A,记4分),书写美观工整,完成情况较好的记B等,书写工整,作业形式单一的记C等,书写潦草不认真或不按时上交作业的记D等(作业不完成者倒扣2分)。
结合实践性探究性作业卡片完成情况,将学生的作业分类收集并在班上展示交流,同时注意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的多样性。
1.分层评价,鼓励为主。新作业观体现开放性、探究性、合作性、创造性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评判学生作业时屏弃过去用“标准答案”一把尺衡量的观念,我们应该承认孩子的差异,所以对于作业的评价我们不能执行统一的标准,在评价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孩子分层评价,只要是认真完成的作业一定以鼓励为主,再根据学生情况分别提出希冀或改进方向。
2.亮点评价,激励当先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细小闪光点,加强口头评价的激励性,老师的评判中,要尽量使用
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表述,既要指出不足,更要肯定其成功之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如“如果……,将会多么……啊”之类的说法,就远比直接指出种种缺点、不足,效果要好得多
3.多向评价,共同参与
在“新课改”环境下,教师要认识到在作业评判的过程中,不仅教师是主体,学生、家长、社会人士也应是主体。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把学生、家长、同学、社会人士的重要口头评价记录下来,在班内展示交流的时候应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来。学生参与作业的批改,对改、互改、轮流批改,相互交流。既给学生提供更深入的学习机会,又可以创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
4.多次评价,体验成功
对于学生完成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并不是只停留于当次,而是鼓励自我展示,保留好活动照片录像、文章、手抄报、答辩、问卷等资料,发到班级博客上,以便对学生进行多次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评价反思】
这次作业设计我认为非常成功,有了教师提前的指导,学生知道观察最可贵的品质是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不但懂得了调动多种感官、按一定顺序观察,而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有的分组行动,集思广益;有的全家动员,出谋划策,兴趣都非常高涨,作业效果自然特别好。除了成功在交流观察发现、引导言语表达等习作指导过程中,启发学生做有心人,写出自己的发现,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想象,自己心目中“秋天的树叶”,那些“我”独有的东西外,还保留下了珍贵的成长的足迹,那些照片、录像、作品、手抄报、标本、叶贴画等,都显示了此次的探究性作业很好的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悟性,焕发学生的灵性,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