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精读课文的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故都的秋》为例
“文阅读教学是多文本在多维度的阅读中聚焦其中的某个维度,以议题统整,通过关联整合,让类属性阅读在任务的驱动下,以’结构化的阅读’状态而抵达阅读的广度、厚度、高度和深度,实现‘阅读的结构化’建构。”在学习任务背景之下,统编教材的单元编排弱化了精读课文、自读课文和其他阅读资源的界限,这就为师生灵活地选择、整合阅读文本资源提供了便利。在统编教材精读课文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建、共读、共析、共赏指向精读课文的文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内精读文本的深度理解,让学生完成由课内“一篇”到课外“一”“一类”的知识迁移,完成学习活动与考试评价的无缝对接。现以统编教材精读篇目《故都的秋》为例,谈一谈指向精读篇目的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作家为核,文导读,
感知作家对“秋”的情有独钟
《故都的秋》是作家郁达夫的散文名篇,与其同时期的诸多散文也直接流露出郁达夫对“秋”的热爱,四季之中,钟情于“秋”,尤其是北国之秋。教学时借助师生皆有的与教材配套使用的《语文读本》提供的出自同一作家——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和《北平的四季》两篇文章,以“爱秋人士郁达夫”为核心议题“1”,形成“1+X”小文阅读,进行文导读。以前置学习的方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泛读文章,筛选出直接描写秋景、抒发对秋的热爱的语句。然后借助划线部分,佐证并丰富《故都的秋》中作家对“
故都的秋”之热爱。
(一)时空变换,不减爱“秋”之情
《江南的冬景》一文中,作家直言“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最惠节季。”这篇文章主要写江南的冬景,抒发对江南冬景的热爱。但在文末,却是“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此文写于《故都的秋》之后,亦写于郁达夫离开北平之后,前文极言江南冬季的情调明朗可人,江南冬季的气候的迷人可爱,可在文章的最后,一句“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便“出卖”了作者的心思,他所热爱的,并非江南冬景,而是高爽浓郁的“晚秋”。在江南如此,在北国更如是。即便时空变换,对“秋”的热爱却已深入心髓,“引诱”其夺门而出,甚至是辗转千里北上故都。
(二)四季对比,更增“故都的秋”之可爱
《北平的四季》一文中,郁达夫把半生所住之地全拿来做了对比,最终得出结论:上海、南京、广州、武汉、青岛、福州、杭州等中国东南西北各大城市虽各有特、各有魅力,但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可见,其对北京的评价之高、热爱之深。而北平的四季,作者虽说“每季每节,都有它的特别的好处”,但其对“秋”的热爱却超乎另外三个季节。文中写到“我曾在北平过过一个秋,在那时候,已经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一遍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可是北平近郊的秋,江南的冬景
实在也正像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读至此处,读者定以为接下来作者将不再
“赘述”北国之秋,但不料,郁达夫另起一段便是“秋高气爽,风日晴和的早晨……”从京郊秋景到古人悲秋,从日常生活图景到肃杀哀戚之叹,并感慨“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故都的秋”另其欲罢而不能,毫不吝啬笔墨,更不吝啬颂赞,可见其对“故都的秋”爱得深沉。
二、地点为核,文联读,
理解“北平”集万千宠爱
北平历史之厚重、风景之美丽、物产之丰富、人情之温暖、文化之包容,让它赢得诸多人的热爱。作家们爱它,亦各有各的原因,各有各的爱法。教学时以“北平:万千宠爱于一身”为核心议题,进行文联读,以文解文。师生共同选择了《语文读本》里两篇想念北平的名作——老舍《想北平》、林海音《苦念北平》与《故都的秋》一起形成本课精读教学的第二组小文。这两篇文章本属于“月是故乡明”的主题阅读之下,现拿来与《故都的秋》作对比阅读,看一看对郁达夫这样一个故乡并非北平的人而言,何来这么厚重的故都深情。
(一)《想北平》:老北平人的故土情深
《想北平》写于1936年,时局不稳,华北危急;且当时作者身在济南,难返北平,作为土生土长的北平人,老舍的忧思与想念可想而知。高中生已具备老舍其人其文的学习基础,通过跳读便很容易到很多直抒胸臆的句子,如:“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总结可得:老舍之爱北平是子女之爱父母,是游子之爱家乡,是隐匿于基因、流淌于血液的渊源之爱。“像我这样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粗读此文,便可知北平值得各类人热爱,每类人都能在北平各得其所;而老舍之情,是平民最朴素真诚的爱。
(二)《苦念北平》:新北平人的久别浓思
林海音于高中生而言也并不陌生,《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他们七年级便学过的课文,与《苦念北平》同样出自《城南旧事》。学生对于她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风格、语言特点都有一定了解。粗略读文,可发现林海音笔下记录的、描写的全是北平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是其“苦念”之由,也更反衬其“苦念”之“苦”。“离开北平的那年……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给了我难忘的最后一瞥,我的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滋味。”林海音童年随父母迁居北平,在北平度过了少年青年时代,后离开北平远去台湾。于北平而言,她是“移民”,可在她的作品中,北平却是她成长的故乡。时隔多年,万里
之遥,她写下的文字,依然能展露北平的点滴生活气息,触动人的心弦,她的身已远离,而心却根植于此。
(三)《故都的秋》:匆匆过客的盛情礼赞
不同于老舍的土生土长,林海音的久居于此,郁达夫于北平而言,就是一个匆匆过客。过客缘何对北平如此情深:“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通过查阅资料,学生们得知该文是一篇约稿,作者于短时
间内挥毫而就,难免有对“故都的秋”的“阿谀奉承”之词,但郁达夫所选的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却实难说是“礼赞”,所选“一椽破屋”和“都市闲人”又很难说是北平景物和人物的代表,而这却是属于郁达夫的独特的赏秋眼光和颂秋角度,有着真实的秋士悲秋,也有着炽热的眷恋与盛赞。
基于以上两个相对简单的“1+X”小文阅读,学生对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有了相对完整的认识。但依然有很多内容很难理解。各小组梳理出以下几个代表性问题:
1.郁达夫热爱秋天的爽朗晴和、高远清静,却为何在《故都的秋》和《北平的四季》中都提到“悲秋”,且推及过去,写到文人“悲秋”之传统?
2.老舍的《想北平》虽然文字不多,但文中的北平几乎是全景式展现,有着京城风范;林海音的《苦
念北平》则有着儿童视角下的欢快轻松、惬意舒坦,像是人间乐园。只看景与事,察觉不出悲凉。为何郁达夫《故都的秋》中景事人情皆有“悲凉”意蕴?
3.郁达夫辗转多地,其中不乏秀美名城,为何钟爱北平?又为何称作是“故都的秋”而非“北平的秋”?
以上三个问题有代表性,是因为它们都是在文阅读的基础之上,指向《故都的秋》这一精读核心文本。三个问题在比较文本之间的相同点、寻内容之间的差异点的基础上,导向更为深刻的探究层面,在审美鉴赏之时更注重思维品质的提升。针对以上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本身,关注教材单元课程编写,构建指向拓展阅读、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