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课文的文阅读教学策略
——以《故都的秋》为例
统编教材的精读课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建构文阅读的核心文本。文教学的实施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整合课内外学习资源,建构起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课程结构;要指向精读课文科学选择相关文本,以精读课文凝聚起文,强化对课内精读文本的理解,让教学活动由单篇到文的迁移、延伸。课前导读、综合联读、深入研读,能够更好地以“自读”助“共读”、以“泛读”促“精读”。
“文阅读教学是多文本在多维度的阅读中聚焦其中的某个维度,以议题统整,通过关联整合,让类属性阅读在任务的驱动下,以’结构化的阅读’状态而抵达阅读的广度、厚度、高度和深度,实现‘阅读的结构化’建构。”[1]在学习任务背景之下,统编教材的单元编排弱化了精读课文、自读课文和其他阅读资源的界限,这就为师生灵活地选择、整合阅读文本资源提供了便利。在统编教材精读课文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建、共读、共析、共赏指向精读课文的文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内精读文本的深度理解,让学生完成由课内“一篇”到课外“一”“一类”的知识迁移,完成学习活动与考试评价的无缝对接。现以统编教材精读篇目《故都的秋》为例,谈一谈指向精读篇目的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作家为核,文导读,感知作家对“秋”的情有独钟
《故都的秋》是作家郁达夫的散文名篇,与其同时期的诸多散文也直接流露出郁达夫对“秋”的热爱,四季之中,钟情于“秋”,尤其是北国之秋。教学时借助师生皆有的与教材配套使用的《语文读本》提供的出自同一作家——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和《北平的四季》两篇文章,以“爱秋人士郁达夫”为核心议题“1”,形成“1+X”小文阅读,进行文导读。以前置学习的方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泛读文章,筛选出直接描写秋景、抒发对秋的热爱的语句。然后借助划线部分,佐证并丰富《故都的秋》中作家对“故都的秋”之热爱。
(一)时空变换,不减爱“秋”之情
《江南的冬景》一文中,作家直言“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最惠节季。”这篇文章主要写江南的冬景,抒发对江南冬景的热爱。但在文末,却是“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此文写于《故都的秋》之后,亦写于郁达夫离开北平之后,前文极言江南冬季的情调明朗可人,江南冬季的气候的迷人可爱,可在文章的最后,一句“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便“出卖”了作者的心思,他所热爱的,并非江南冬景,而是高爽浓郁的“晚秋”。在江南如此,在北国更如是。即便时空变换,对“秋”的热爱却已深入心髓,“引诱”其夺门而出,甚至是辗转千里北上故都。
(二)四季对比,更增“故都的秋”之可爱
《北平的四季》一文中,郁达夫把半生所住之地全拿来做了对比,最终得出结论:上海、南京、广州、武汉、青岛、福州、杭州等中国东南西北各大城市虽各有特、各有魅力,但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可见,其对北京的评价之高、热爱之深。而北平的四季,作者虽说“每季每节,都有它的特别的好处”,但其对“秋”的热爱却超乎另外三个季节。文中写到“我曾在北平过过一个秋,在那时候,已经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一遍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可是北平近郊的秋,实在也正像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读至此处,读者定以为接下来作者将不再“赘述”北国之秋,但不料,郁达夫另起一段便是“秋高气爽,风日晴和的早晨……”从京郊秋景到古人悲秋,从日常生活图景到肃杀哀戚之叹,并感慨“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故都的秋”另其欲罢而不能,毫不吝啬笔墨,更不吝啬颂赞,可见其对“故都的秋”爱得深沉。
二、地点为核,文联读,理解“北平”集万千宠爱
北平历史之厚重、风景之美丽、物产之丰富、人情之温暖、文化之包容,让它赢得诸多
人的热爱。作家们爱它,亦各有各的原因,各有各的爱法。教学时以“北平:万千宠爱于一身”为核心议题,进行文联读,以文解文。师生共同选择了《语文读本》里两篇想念北平的名作——老舍《想北平》、林海音《苦念北平》与《故都的秋》一起形成本课精读教学的第二组小文。这两篇文章本属于“月是故乡明”的主题阅读之下,现拿来与《故都的秋》作对比阅读,看一看对郁达夫这样一个故乡并非北平的人而言,何来这么厚重的故都深情。
(一)《想北平》:老北平人的故土情深
《想北平》写于1936年,时局不稳,华北危急;且当时作者身在济南,难返北平,作为土生土长的北平人,老舍的忧思与想念可想而知。高中生已具备老舍其人其文的学习基础,通过跳读便很容易到很多直抒胸臆的句子,如:“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总结可得:老舍之爱北平是子女之爱父母,是游子之爱家乡,是隐匿于基因、流淌于血液的渊源之爱。“像我这样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粗读此文,便可知北平值得各类人热爱,每类人都能在北平各得其所;而老舍之情,是平民最朴素真诚的爱。
(二)《苦念北平》:新北平人的久别浓思
江南的冬景林海音于高中生而言也并不陌生,《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他们七年级便学过的课文,与《苦念北平》同样出自《城南旧事》。学生对于她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风格、语言特点都有一定了解。粗略读文,可发现林海音笔下记录的、描写的全是北平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是其“苦念”之由,也更反衬其“苦念”之“苦”。“离开北平的那年……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给了我难忘的最后一瞥,我的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滋味。”林海音童年随父母迁居北平,在北平度过了少年青年时代,后离开
北平远去台湾。于北平而言,她是“移民”,可在她的作品中,北平却是她成长的故乡。时隔多年,万里之遥,她写下的文字,依然能展露北平的点滴生活气息,触动人的心弦,她的身已远离,而心却根植于此。
(三)《故都的秋》:匆匆过客的盛情礼赞
不同于老舍的土生土长,林海音的久居于此,郁达夫于北平而言,就是一个匆匆过客。过客缘何对北平如此情深:“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通过查阅资料,学生们得知该文是一篇约稿,作者于短时间内挥毫而就,难免有对“故都的秋”的“阿谀奉承”之词,但郁达夫所选的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却实难说是“礼赞”,所选“一椽破屋”和“都市闲人”又很难说是北平景物和人物的代表,而这却是属于郁达夫的独特的赏秋眼光和颂秋角度,有着真实的秋士悲秋,也有着炽热的眷恋与盛赞。
基于以上两个相对简单的“1+X”小文阅读,学生对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有了相对完整的认识。但依然有很多内容很难理解。各小组梳理出以下几个代表性问题:1.郁达夫热爱秋天的爽朗晴和、高远清静,却为何在《故都的秋》和《北平的四季》中都提到“悲秋”,且推及过去,写到文人“悲秋”之传统?2.老舍的《想北平》虽然文字不多,但文中的北平几乎是全景式展现,有着京城风范;林海音的《苦念北平》则有着儿童视角下的欢快轻松、惬意舒坦,像是人间乐园。只看景与事,察觉不出悲凉。为
何郁达夫《故都的秋》中景事人情皆有“悲凉”意蕴?3.郁达夫辗转多地,其中不乏秀美名城,为何钟爱北平?又为何称作是“故都的秋”而非“北平的秋”?
以上三个问题有代表性,是因为它们都是在文阅读的基础之上,指向《故都的秋》这一精读核心文本。三个问题在比较文本之间的相同点、寻内容之间的差异点的基础上,导向更为深刻的探究层面,在审美鉴赏之时更注重思维品质的提升。针对以上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本身,关注教材单元课程编写,构建指向拓展阅读、深度阅读的新的文阅读。统编教材必修上册把《故都的秋》和朱自清的《荷塘月》编入同一课,一前一后,可见其
关联甚深,值得探究编者意图及两篇文章内在肌理与情感的共同性。人教版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必修二把陆蠡的《囚绿记》与《荷塘月》《故都的秋》编在同一单元,紧随其后,三篇文章于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实施文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不言自明。据此,我们以“本求‘清’‘静’,奈何‘悲凉’”为核心议题,联系三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三位作家的时代遭际,构建“1+X”文阅读教学活动,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求同析异,师生共研,探究时代背景之下知识分子的不遇状态、穷窘境遇和痛苦心态。
三、时代为核,文研读,探究“故都”难留,多事之“秋”
(一)“清”“静”非实,求而不得的现实处境
1.清静:普遍的与特殊的
在《故都的秋》中,“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也能感受到北平之秋的清净特点,即便随意出门走走,槐花的落蕊也会让人有极微细柔软的触觉。可见,在郁达夫笔下,北国之秋的“清”“静”是普遍存在的,是不需要刻意去寻求的。《荷塘月》开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直接写明作者的心理状态,正因为“心里破不宁静”,才去荷塘寻求宁静。荷塘漫步其实是一场寻静之旅,但这场旅程,很快便因“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而结束。荷塘的清雅与宁静是真实存在的,而于作家的心境而言,这“清净”如梦一场,是特殊情境之下的短暂感受。《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8月的北平,《荷塘月》写于1927年7月的北京,于当时的作家而言,家事乱如麻,国事漆如墨,无论是普遍存在的“清”“静”,还是刻意寻求的“宁静”,都不是永久地真实存在。
2.蝉声:衰弱的与热闹的
《故都的秋》《荷塘月》中都提到“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这两处”蝉“的描写,绝非只为以动衬静。
蝉,餐风饮露,自性高洁。高洁,是君子的自喻;清苦,是文人的自况;落寞,是士人的心境。郁达夫、朱自清的蝉都带有几分自喻的味道。郁达夫的秋蝉是嘶哑又落寞的,朱自清的夏蝉是热闹而困倦的。郁达夫一生恣肆坦诚,追逐理想、爱情、事业;笔耕不辍,热情呼号;热肠救世,献身革命。秋
蝉虽在冷秋时节,声音衰弱仍不息啼唱,正如郁达夫于颓时乱世依然用文字剖析自己、叩问时代、唤醒民众,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朱自清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尤其是“四·一二”后,思想经历波折,内心苦闷。他在1931年的文章《论无话可说》中写到:“我觉得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在这大时代里。” [2]《荷塘月》里的夏蝉是热闹地嘶鸣,又是倦怠的重复,如同当时的朱自清,倦了、累了,却迷茫于身栖何处,却苦闷于无处排遣,荷塘之行是一场“江南梦”,而“江南”是他欲归而归不得的故乡。
3.消失:回归的与离开的
两篇文章并未呈现“清”或“静”的消失,但细读文本,便可发现,它们消失于无声之处。“这令我倒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荷塘月》中,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意象“门”,“门”外,是幽静的荷塘、是自由的天地;“门”内,是烦乱的现实、是痛苦的处境。“静”的“消失”就在“门”开的那一刹那,尽管安静得“什么声息也没有”,但作者又将回到“心里颇不宁静”的状态。郁达夫写《故都的秋》“其实是一篇‘约稿’,当时任天津《当代文学》杂志主编的王余杞盛情邀请郁达夫秋后到北平一游”,[3]郁达夫短暂停留后便离开北平,“北国的清秋的佳日”,郁达夫一生并未得到“饱尝”。写作本文的前后时间,郁达夫多在东南一带如上海、杭州、福州居住、奔忙,难得“清”“静”,故而《故都的秋》是一曲“悲凉”的哀歌。
(二)“悲凉”满溢,流徙不安的闲居生活
陆蠡《囚绿记》同样是写北平,但空间只有北平的一间公寓;同样写景状物,但着墨的只有一株常春藤。这与《故都的秋》形成鲜明对比。在《故都的秋》中,陶然亭、潭柘寺、
钓鱼台等风景名胜皆入文中,槐花落蕊、疏落秋草、街边灰土等毫不起眼事物亦可审美,蝉声、果树、闲人、学士皆包罗在内。大而得当,小而精准,呈现出北平博大又细腻、壮丽又平民的状态。而在《囚绿记》中,一爿公寓、一株青藤、一抹绿,一位作家,便是全部的审美世界。在如此鲜明的对比之下,两篇文章却有着共通的内蕴底:悲凉。
郁达夫在1935年的《住所的话》中写到:“自以为青山到处可埋骨的漂泊惯的流人,一到了中年,也颇以没有一个归宿为可虑,进来常常有求田问舍之心,在看书倦了之后,或夜半醒来,第二次再睡不着枕上。尤其是春雨萧条的暮春,或风吹枯木的秋晚,看看天空,每会做赏雨茅屋及江南黄叶村舍的梦想;游子思乡,飞鸿倦旅;把人一年年弄得意气消沉的这时间的威力,实在是可怕,实在是可恨。”[4]东京、上海、杭州、青岛、北京、福州……四海漂泊,飞鸿倦旅。这一番“悲凉”心境,绝非郁达夫独有。虽有过《沉沦》的实绩,有过上海论战的锋芒,但写作《故都的秋》之时,已是中年的郁达夫,远离了当年的热情、冷却了当年的热血,怀抱着中年的“悲凉”,俨然成了一位“都市闲人”,诚然是一位“秋士”:壮志没蒿莱,冷眼看世情。
写作《囚绿记》的1938年,作者陆蠡困于孤岛上海,怀念着北平生活及这一株青藤,而国难危急时刻,
即便是在北平,依然是寓居一寓,困于一隅。时局变换使得作者辗转流徙,“悲凉”不止于个人命运,亦不止于体际遇,而在于整个国家之处境。陆蠡和郁达夫一样,均死于日本侵略者之手,他们的“悲凉”境遇,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时代的挽歌。作“囚”的不是“绿”,而是人,是万万民众。“故都”是“北平”,而又不止是“北平”。“北平”只是当下,而“故都”拉开了时间的长度,历史的沧桑油然而生,时光的落寞既然生长,这一切,都在溢出着“悲凉”,充斥字里行间。
在统编教材精读课文教学时,构建指向精读课文的文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的重要教学方式。通过选定不同的核心议题,整合课内外学习资源,组建多样化的文本。本课即以精读课文《故都的秋》为中心,选择作家、地点、时代为核,选择若干课内、课外文本构建出丰富而不杂乱的“1+X”文阅读体系,由整体感知到文本理解再到主题探究,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达成综合化阅读、精细化阅读、深度化阅读的效果,有效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