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IQ)的定义、内容和评测
    智商的定义
智商就是IQ(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简称)。通俗地可以理解为智力,具体是指数字、空间、逻辑、词汇、记忆等能力。某种意义上智商就像电脑的硬件如CPU,一个智商高的人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很复杂的事情。就像奔腾级、迅驰级的CPU能够运转window XP这样的大型软件,而386、486只能运转DOS之类的小型软件一样。
个人智力水平的数量化指标。通常以其英文缩写IQ为符号。用公式表示为: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若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相等,智商为100,表示中等智力水平,其值越高表示越聪明。这种用比率方法求得的智商称比率智商,目前已不多用。
50年代后期使用的离差智商是以一个年龄组或团体的平均智商为100,标准差为15或16(在韦克斯勒量表中为15,斯坦福-比奈量表中为16)计算出来的。公式为:IQ=100+15Z,其中Z是标准分数,其值等于(X-)/S(X为测验得分,为团体平均分数,S为标准差)。一般采用的智商分级标准如下表:
 
智力测验
智商就是智力商数。智力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智力的高低通常用智力商数来表示,是用以标示智力发展水平。
智商的分类 
智商有两种,一种是比率智商,智力年龄÷实足年龄=智力商数。如果某人智龄与实龄相等,他的智商即为100,标示其智力中等。另一种是离差智商,把一个人的测验分数与同龄组正常人的智力平均数之比作为智商。现在大多数智力测验都采用离差智商。
①为了准确表达一个智力水平,智力测量专家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即用一个人在他的同龄中的个对位置,即通过计算受试者偏离平均值多少个标准差来衡量,这就是离差智商,也称为智商(IQ)。
②比如说,两个年龄不同的成年人,一个人的智力测量得分高于同龄组分数的平均值,另一个的测验分数低于同龄组的平均值,那么我们就作出这样的结论:前者的IQ比后者高。
③目前均大多数智力测量都用离差智商(IQ)来表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
④人的智力商分布。
在现代典型的智力测验中,设定主体人口的平均智商为100,则根据一定的统计原理,一半人口的智商,介于90-110之间,其中智商在90-100和100-110的人各占25%。智商在110-120的占14.5%,智商在120-130的人占7%,130-140的人占3%,其余0.5%人智商在140分以上,另有25%的人IQ在100分以下。
⑤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
智力测验问世后,要区别智力的差异就变得容易起来。人们发现智商极高(IQ在130分以上)和智商极低的人(IQ在70分以下)均为少数,智力中等或接近中等(IQ在80-120分)之间者约占全部人口的80%,智力超过常态者,我们称之为智力超常,那些智力低于常态者,我们称之为智力低常。
智商的测定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就制定出第一个测量智力的量表——比奈-西蒙智力量表,1922年传入我国,1982年由北京吴天敏先生修订,共51题,主要适合测量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智力。1916年美国韦克斯勒编制了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儿童智力量表(WISC)、适用4-6.5儿童的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Z),韦氏量表于80年代中后期引进我国经过修订出版了中文版,因而应用较广。
我们采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的智力量表,由我国湖南医科大龚耀先等人修订,制定了中国常模。现在我们可以测查6-16岁的儿童和16岁以上的成人。通过心理测量可了解自己的智力水平、潜能所在,鉴定交通事故导致智力损伤,为发挥自己的优势,科学填报高考志愿,优生优育等提供科学依据。
智商测验项目:
智商测验包括十一个项目,有常识、理解、算术、类同、记忆、字词、图像、积木、排列、拼图、符号分别测验,完成整个测验大约需要一小时,汇总分析,写出测验报告约需要一个小时。
智商的用途 
考试
我们在校学习期间,除了学习知识外,会花大量时间在智商训练方面。学数学来锻炼数字计算、空间想像、逻辑推理能力,用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锻炼词汇、记忆能力。高考,可以说就是对人们在这些方面能力的大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