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描写心存敬畏常用诗词佳句汇总
1.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出处:明·杨仪《明良记》。原文:“唐解元寅既废弃,诗云:‘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又有清·魏子安《花月痕》:“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释义:一旦犯下严重的错误,就会成为终身的恨事;再想回头,也已经来不及了。提醒人们,做事要谨慎,免得铸成大错。
用法提示:“再回头是百年人”与“再回头已百年身”仅仅差一个字,后者本是魏子安对杨仪的改写,但我们更习惯用“再回头已百年身”。“后来居上”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件“惯事”和“怪事”。比如,我们都知道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却很少有人能够背诵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在公文写作中,这一联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公文中较为合适,后面的内容可以是那些“血淋淋”的案例,也可以是警告,警告大家万不可踏错一步。
2.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下》。原文:“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
释义:向好发展就像登山一样艰难,向坏发展就像山崩一样迅速。比喻:学好很难,学坏却很容易。
用法提示:这是一个很朴实的道理,就好像“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却很能警醒世人。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尤其适合用在与锻炼党性、青少年培养有关的文章中,以此警告党员同志、广大青少年,从善去恶,需要下苦功夫、花大力气。比如,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
3. 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出处:北宋·苏轼《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原文:“夫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畏事之弊,与生事均。”
释义:既不可以随意制造事端,但要是真有了事,也绝对不能胆小怕事。形容有所为有所不为,敢作敢当。
用法提示:没事的时候别惹事,有事的时候也别怕事——这绝对不是一个小人物的修养。这句话可以说是苏轼一生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他没自己过事,更没怕过事。在公文写作中,尤其是后半句,可以用作遇到困难时的鼓励之语,后面的内容可以是对当下困境的陈述,也可以是对未来的畅想。比如,无论为人处世,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工作中,我们要做到谨慎持重,不无端生事,做到遇事也不退缩,主动作为,有担当精神。
4.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出处:明·吕坤《呻吟语》。原文:“百官畏君,吏畏长吏,百姓畏上,君子畏公议,小人畏刑,子弟畏父兄,卑幼畏家长。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释义:有所畏惧则不敢放肆,因此能修养德行。无所畏惧则任性纵欲,必定招致灾祸。强调,人要有所敬畏。
用法提示:1957年,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文中告诫全党:“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众,三怕民主党派,总要好一些。”重温这一话语,意味深长,细细体会更发人深省。在公文写作中,有所敬畏可以作为对所有共产党员
的要求,尤其对领导干部更是一种警示。比如,“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为官者须常怀敬畏之心,保持理智心态,心有所怕,行有所止,才不会违规犯法、栽跟头。
5.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出处:唐·刘禹锡《蜀先主庙》。原文:“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释义:先主刘备的英雄气概充满天地,一直令人肃然起敬。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
用法提示:“蜀先主”就是刘备,他的庙原在夔州白帝山上,这首诗便是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所作。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在用的时候不必拘泥于刘禹锡歌颂的对象是谁,今天,可以是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帮助和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可以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所以,各种纪念大会、表彰大会、个人传记,都不妨一用。比如,“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而中华民族从来是不缺少英雄的。
6. 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
出处:南宋·吕祖谦《左氏博议·郑伯侵陈大获》。原文:“辞之严,责之峻,是必有深意存于其间也。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惧者,福之原也;忽者,祸之门也。”
释义:天下的事情,成功都是因为戒惧谨慎,失败都是由于疏忽轻率。比喻:凡事有所敬畏,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用法提示:吕祖谦号“东莱先生”,当时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左氏博议》是吕祖谦对《左传》的评点,主要是议论其治乱得失,内容多是道德伦理的说教,风格颇类似《战国策》、苏轼的策论文。在公文写作中,“有所敬畏”可以用在很多方面,用权谨不谨慎,办事用没用心,贿赂有或没有,等等。比如,“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
7.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原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
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
释义: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比喻:即使是小善也必须要做,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去做。
用法提示:这是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目的是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后来刘禅也没做什么太大的坏事,也算是听了刘备的话吧!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教育青少年多做善事,少做坏事,都是积少成多;也可以在反腐倡廉、谨慎用权等方面,警告领导干部,不要以为少的贿赂就可以拿,小的恶事就可以做。比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以为不到违法的程度大家都可以“包容”“宽容”——这是对党和干部不负责任的表现。
8. 以戒为固,以怠为败。
出处:《六韬·虎韬·金鼓》。原文:“凡三军以戒为固,以怠为败。令我垒上,谁何不绝,人执旌旗,外内相望,以号相命,勿令乏音,而皆外向。”
莫以善小而不为
释义:以警戒严密为守固的基础,以警戒怠忽为失败的根源。比喻:警戒工作是作战时不
可忽视的。
用法提示:从隋唐开始,《六韬》就被认为是姜子牙所作,但是宋朝以来,就有人不断地提出质疑,最后《六韬》被定为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但作者始终没有确定。成语“文韬武略”中的“文韬”就是出自《六韬·文韬》。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要求大家不要放松、不要懒惰,学习、工作,尤其是党建方面的纠正四风、反腐倡廉等,用之最为合适。比如,就党的作风建设而言,四风问题具有复杂性、反复性和顽固性等诸多特征。“以戒为固,以怠为败。”纠正“四风”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打赢这场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