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史(秦晖)
    一、秦汉史简述(秦制与周秦之变)
    二、周制介绍
    三、儒、道、墨、法
    四、儒道之争
    五、汉儒之变化
    六、“礼”的变化
    七、“有为”和“无为”之争
    八、西汉时经济政策
    九、汉代的社会管理
    十、汉代的吏治
    十一、 汉代基层设置
    十二、 中国古代行政设置(君权相权、分权集权)
    十三、 汉魏之变
    1) 儒里化趋势、以礼入法
    2) 社会基层组织
有狐    3) 选拔人才
    4) 货币使用
    秦汉史简述
    秦汉时代的研究基本依赖于正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因为很少有野史或个人文集流传下来。要作出新的研究主要取决于地下简牍的出土 重视秦汉时代的原因:秦汉时代在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China基本认同为“秦”的转音;汉民族也是在汉帝国时形成)
    (越南将华人分为华族、艾族(客家人)、明家族(明代移民))
    世界历史上的三大轴心文明:古希腊时代、印度列国时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将汉代与古罗马帝国放在一起研究,是史学界一个热门的领域
    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二者交相资 ----谭嗣同
    自秦汉已废封建(古汉语用法,意指奴隶),人人平等,皆可起布衣而为卿相;虽有封爵,只同虚衔;虽有章服,只等徽章 ----康有为 (与谭嗣同的观点截然相反) 与康有为一样褒奖“秦制”,但康看到的秦制是“自由平等”,而毛看到的是“先
    进阶级专政”和“镇压反革命”。毛与谭都把“秦制理解”为强权与暴力,但谭斥此暴力为“大盗”,而毛誉此暴力为“革命”和“镇反”,并自比“马克思加秦始皇”
    (同样的事实判断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
    (谭与康的判断是否是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 周时有主人、附庸之分,而秦时臣民皆皇家奴,但有受宠与否之分
    (主人对附从或尚知爱惜,因附从属于己也。而受宠奴之虐待其他奴也,有狐假虎威之横暴,无损及己物之顾惜,其虐或百倍)
    秦汉史
    ----周制介绍
    孟子对周制的评价:人各亲其亲,长其长,则天下平
    左传对周制的评价:率其宗氏,机其分族,将其类丑 周的建构特点:血缘彩浓,国人交往半径小 周朝族的重要因素:血缘纽带的结合,宗族亲情父权的伦理关系
    (周时天子之尊是伦理性的,不具有科层化的行政权力结构,天子对下面的诸侯不能随意任免)
    (韩非子认为:臣之于君也,非骨肉之亲也)
    伦理产生的原因(经济学上看):信息对称、重复博弈(长期多次,参与者要考虑回报) 周时士忠于聊大夫,聊大夫忠于诸侯,诸侯忠于天子。所以士杀掉诸侯的事情屡见不鲜,
    其原因就在于此(崔杼弑齐庄公)
    (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 ----《六德》)亲亲高于尊尊(伍子胥灭楚国),儒家一个正常命题。这命题被法家所反对
    孔子“尊王”是对诸侯而言,小民并无尊王义务,孔子周游列国不朝周,日本明治时期思想家吉田松阴等认为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不忠”,事实上孔子本意就只是诸侯要尊王,孔子不是诸侯,也不是大夫,与周天子没有关系,只需要忠于自己直接的主人即可。这时候讲的“忠”与秦始皇之后讲的“忠”是完全不一样的
    伦理社会重视伦理关系,性善论就比较流行。性善出于小共同体血缘亲情 共同体越小,权利和责任就越容易对应,就越不需要制度来约束,这就是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一种伦理秩序 西周实行井田制,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到底是一场私有化运动还
    是国有化运动?实际上,秦对土地的管制远远高于周时,秦晖教授认为井田既非国有亦非私有,而是族社会中的“族田”。所以商鞅变法瓦解了周制的根源
    孔子的“述而不作”:只传承而没有创建 古文经家认为,儒家的开创者应该是周公,孔子只是一个伟大的教师,是一个伟大的布道者。而今文经家则认为,孔子地位最高,是儒家的开创者 族社会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小共同体本位、性善论、权责对应 青铜器作为经济发展的分水岭是不存在的,因为青铜的量太少,不可能大量用来作为生
    产工具,真正取代木石器促进农业发展的是铁器
    儒、道、墨、法
    其在小共同体本位的族中无实质性差别 “家天下”概念,与禅让制矛盾,只有在突破了小共同体本位思想的陌生人社会中才有意义,被儒家、墨家所反对 小共同体解体:“长者政治”(王道)或者变成“平民政治”(共和),或者变成“强者政
    治”(霸道),而“强秦”、“暴秦”比马其顿更加典型
    周代族政治的挑战:小共同体内部,出现个人主义的倾向(杨朱的观点)
    墨家提倡“爱无等差”,突破小共同体的界限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 “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看上去孟子认为墨翟的观点更加错误,但情况却是
    墨翟和孟子都强调道德的作用,无非是墨翟更加偏激,孟子相对温和。汉代赵歧在《孟子注疏》中则认为:“墨翟之道,兼爱无亲疏,最为违礼”、“杨朱之道,为己爱身,虽违礼,尚得不敢毁伤之义”(孟子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但如果父母要你毁伤,你就必须得毁,仅在这一点上孟子不同意杨朱的观点)
    (按照赵歧的解释,墨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共同体的一分子,个人意志和天下意志都必须
    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孟子并不想在杨墨两家之间和稀泥,当个中间派,认为这和走极端没什么区别 杨朱认为,“拔一毛”的权利在我,由我作主;孟子认为,这个权利不在天下,也不在
    个人,而在父母(代表小共同体利益)。杨孟两者分歧的是谁有权利“为”的问题,而
    墨子完全抛弃了这个问题,自然在孟子看来,就是杨近墨远了
    随着周制的衰亡,自主的个人主义(杨朱)与民本的普世主义就与小共同体本位的制度
    一齐走向衰亡,这时兴起来的是一种伪个人主义和君国主义,所谓伪个人主义就是把个人从小共同体中取出来,让其成为皇权的工具,让大家六亲不认,只认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