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先进事迹(共8篇)
养殖专业户先进事迹
-苏颖
万粉粉,女,汉族,1972年7月生,家住葛崾岘办事处辛龙口村南庄组村民,办事处养殖专业户。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何况对于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通过一个多月的市场调查,她发现养猪行业是较为适合自己开发的路,她瞄准养猪行业后,说干就干,她拿出近万元的积蓄,修建了养猎场,买来5头母猪和10头仔猪,买来养猪技术书籍进行自学,打算摸索经验,开始养猪的探索,她一门心思钻进了养猪场里,她请来畜牧站的同志教她为猪打针,为学打针,万粉粉不知打坏了多少针筒,到打了针也不知道。通过自学判断生猪病情,自配饲养,有时候,碰到母猪产仔,滞守在母猪产房里,直到天亮,24小时照顾母猪。但当年,由于市场行情欠佳,夫妻二人辛苦一年,不仅不挣钱,还亏了一千来元,但夫妻二人均掌握了较扎实的
养殖技术。当年,许多养殖户由于亏损,将母猪卖了,外出打工去了,万粉粉却做了丈夫的思想工作,再拿出了打工积蓄2万多元,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第二年,共出栏仔猪150余头,商品肉猪100余头,正赶上牲猪价格上扬,夫妻一年纯收入达4万余元。使他们尝到了养猪的甜头。自2010年来,牲猪价格较为稳定,万粉粉的养殖规模达到了,年产商品肉猪,50余头,仔猪65余头,年产值在8万元左右,通过几年
1的摸索,万粉粉练就了养猪好技术。自己也通过养殖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致富不忘乡亲,始终不忘自己的责任。“多帮帮乡里乡亲,他们个钱不容易”。万粉粉总是这样对自己的丈夫说,她们家出售小猪时,总是事先打好防疫苗后,再付猪款。这样做既解决了困难众无钱购猪的难题,也促进了周围众养猪的积极性。周围众看到她通过养猪致富后,也想办自己的养殖场,她就把自己养猪的本领手把手地教给许多养猪户,帮助他们选购育种,制定饲料配方,规范疫病养殖技术。多为别人做些实心事”,她总是这样对自己丈夫讲。她让自己的丈夫到新养殖户家中帮助建场,购猪,一到养殖户家就是多半天,她从不叫苦叫累。由于她的“传、帮、带”,养殖大户如雨后春笋地涌现,全村及周边邻里的养殖户都得到了她的帮扶,在她的示范作用下,全村养殖专业户达20余户,形成办事处新的经济增长点。
有狐“与原区相比,我们不算富,但看到周围乡亲比以前富了,我感到自豪”。万粉粉话里充满了自豪感,也透出自信,作为一名女同志,通过敢闯敢干,取得了自己的成功,在自己致富和帮助别人致富的过程中,赢得了许多人的赞同。以她坚韧的毅力,不服输的性格和帮助他人的热心,成为辛龙口村的掘金人。我们相信:万粉粉的养猪事业会更好,在致富的路上会走得更顺、更远。
巾帼女能手科学养鸽铺就致富路—记**市洛西镇**村覃春梅和她的养鸽之路覃春梅,40岁,洛西镇**村**屯人,1998年开始在广东省**市辽步镇刘巨辉养鸽场打工,学习发达地区先进养鸽技术,于2006年12月回到**村开始自己养鸽,现养鸽4000多对(品种:美国肉鸽),每年出售乳鸽40000对,每对卖30元左右,每年产值120万元以上,纯利30万元以上。大胆突破传统就业观,积极探索致富路。她曾经是打工族里的一员,现在是**村养鸽能手。1998年,覃春梅与丈夫陶昌龙一起在广东打工,覃春梅发现养鸽可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夫妇经过几次商量,最后决定到**市辽步镇刘巨辉养鸽场打工,学习发达地区先进养鸽技术。2004年,凭借熟练的养鸽技术,以及老板的赏识,覃春梅被破格提升为鸽场主管,为她提供了更广阔的“偷师”平台。在管理工作中,覃春梅时常向鸽场老板学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并学以致用,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坚实基础,2006年12月在经过全面的市
场调查后,覃春梅看到市场上鸽子价格好且供不应求,**市内又无鸽子专业养殖场,大部分宾馆饭店所需的鸽子都从外地购进,于是回到**村开始自己养鸽,办起了洛西镇唯一一家较有规模的鸽子养殖场。之后覃春梅从鸽子养殖场那里引进了100对美国肉鸽种鸽,开始步入养鸽行业。锲而不舍,养鸽行业生产示范初显成效。
心若在梦就在
——记XX农场福堂养殖公司经理XXX
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会一帆风顺,遭遇挫折在所难免的,只要怀有梦想就能走出困境,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XXX就是这样一个历经风雨而梦想不变的人.走进福堂养殖公司,蓝彩钢瓦、自动化饮水器、现代化扒皮车间……仿制芬兰建造的3万平米养殖场迎来了千余只狐狸来此安营扎寨,当家人49岁的XXX为人精明爽快、办事嘁哩咔嚓,在狐貉养殖业这条道路上摸爬滚打了20个春秋,20年来,他从4只狐狸起家,到百万家产在洪水中毁于一旦,再到重新建场,走出国门,到目前发展到东北地区最大的狐貉养殖基地,人生的大起大落让他承受了太多的辛酸与喜悦。
带头养殖带富一方经济
XX农场是一个只有5万亩地的资源小场,农场人以“吃饭靠水稻,花钱靠狐貉”自称,可见狐貉养殖在农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同一般。早在1979年,农场就引进了乌苏里貉进行试养,当时还是农场放映员的XXX就对毛绒绒的貉子产生了兴趣,1985年,他购进了四只狐狸开始尝试家庭养殖,从此他与狐貉便结下了不解之缘。狐狸养殖风险大,来不得半点马虎,勤于管理,善于学习的XXX把养殖规模成倍扩大,1993年他与人合伙投资70万元,创办了宏达野生动物饲养场,那也是垦区第一家野生动物股份养殖场,年收入达30万元。
俗话说“腰缠万贯,不如薄技在身。”不满于现状的XXX在42岁那年,又重新走进了课堂,在东北林业大学学起了“狐狸人工授精技术”,随后他把这一技术在农场很快推广,为农场打破了传统自繁局面。“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更好的带动农场养殖业的发展,XXX承担起了农场北大荒狐貉养殖协会的会长,毫无保留的把养殖技术传授给大家,把自已掌握的种养殖经验介绍给周围众,还积极组织大家互相交流经验、带大伙到他的场里实地参观讲解等方式,让众学到所急、所需的实用技术,来帮助众加快致富步伐。同时,他还举办了7届东北地区狐狸人工授精技术培训班,几年来,参加学习人员达300多人。他告诉笔者,刚组织科技培训的时候,也受到一些众的非议,来的人很少,
拖拖拉拉,甚至去家里请,但现在不同了,尝到甜头的参加人员只要听说要办培训,还没到时,远在山东、河北等地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农场的养殖户也掀起了学技术的热潮,本场人数也由原来的几个人,增加到80多人。在他的带动下,农场的过百只养殖大户由灾前的4家发展到目前的278户,农场的狐貉存栏有灾后的800只发展到目前的10万只,XXX做出的贡献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
16年心血毁于一旦,怎能不落泪
1998年,是XXX从事养殖业的第16个年头,也正值他经历充沛、事业有成的时候,他苦心经营的养殖场已发展到有狐貉2000只,总资产达100万元,眼瞅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可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的8月15日,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农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毫不留情地毁掉了他苦心经营的养殖场,淹死种畜仔畜1600只,看着昔日活泼好动的“宝贝”,被洪水无情的夺去生命,XXX的心像刀割一样,他和大伙奋力抢救出了150只狐貉,流着眼泪走出了农场,人在前边走,水在后面跟着,看着自己的家园变成一片汪洋,接连几天,他没咽下一口饭,他几乎彻夜难眠,“这对我太不公平了,如果我赌博输了,我可以一辈子不赌了;如果我在技术上失败了,我可以吸取教训,可这百年不遇的灾
难,我无力改变啊!”XXX不知该如何面对残酷的现实。为了安全,第二天,妻子和孩子要转移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大安市去,临走时,妻子和孩子怕仍下他一个人一时想不开出了事,说什么要和他一起走。“爸爸,我们不能没有你,和我们一起走吧!”年幼的女儿死死拽着他的衣角,不肯撒手。“爸等几天再你们去,你到那不要再买零食了,咱们家现在穷了,你要听话,以后爸挣钱再给你买!”XXX抱着妻子女儿痛哭起来。
几天后,水位威胁到了新肇,他不得不和自己的狐狸再次转移,那会儿,晚上狐狸有地方住,人没有地方住,白天饲养狐狸,晚上睡在清江654车里,有很多人劝他把狐狸丢掉,这样辛苦太熬人了,他却没有半点放弃的念头,“只要我活着,我就把它们养好。“XXX咬紧牙关挺了过来,最后他决定到大安市去养,那时去大安的铁路已经冲毁,船不通,车也不通,他就带着两袋沙果,一瓶水徒步沿着铁路走到了大安。
在大安稳定后,困难随之而来,手头的钱用没了,狐狸吃都保证不了,又有很多人劝他别养了,XXX知道自己已经和养殖业有了难以割舍的感情,他四处和朋友亲戚借钱维持每天的开销。他重新确定了自己的身份,自己就是个要饭花子,要个馒头、要碗饭还是有人给的。一次他爱人把水烧好准备给狐狸做食,可一摸,面袋已是空空,要强的妻子忍着把泪咽在了肚子里。
这时,有很多人打来电话要聘请他,总局党委书记隋凤富,原857农场场长当年也打过电话,希望他去帮助带动职工养殖狐貉,其他条件都很优惠,别人的好意都被他谢绝了。他说:“自己生在XX农场,离不开这里”。1999年大安科委举办东北地区狐狸人工授精技术培训班,XXX编写的《狐狸人工授精技术》一书在国内养殖业引起强烈凡响,大安市的市长亲自来挽留他在本地发展,XXX说到:“你们留下我的心和我的技术,但我的心还在农场,农场重建我一定回去,那里更需要我!”这位朴实、耿直的农家汉子,就是凭借着这样一种信念,回到了一片废墟的家乡
重振旗鼓向欧洲养殖技术接轨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养殖公司经理先进事迹
文章来山课件ww5kJ.cOm文秘心若在梦就在
——记XX农场福堂养殖公司经理XXX
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会一帆风顺,遭遇挫折在所难免的,只要怀有梦想就能走出困境,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XXX就是这样一个历经风雨而梦想不变的人.
走进福堂养殖公司,蓝彩钢瓦、自动化饮水器、现代化扒皮车间……仿制芬兰建造的3万平米养殖场迎来了千余只狐狸来此安营扎寨,当家人49岁的XXX为人精明爽快、办事嘁哩咔嚓,在狐貉养殖业这条道路上摸爬滚打了20个春秋,20年来,他从4只狐狸起家,到百万家产在洪水中毁于一旦,再到重新建场,走出国门,到目前发展到东北地区最大的狐貉养殖基地,人生的大起大落让他承受了太多的辛酸与喜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