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成长必读成语故事-为虎作伥
  “市道之交” 这则成语,原来出⾃战国时期赵国的⼤将廉颇,他交友⼴泛,⽆论贫贱与富贵的⼈,都经常和他⼀起饮酒作乐。可是当他被免职后,这些平时和他⼀起饮酒的朋友没有⼀个再和他来往的。那接下来⼩编给⼤家讲⼀讲⼉童成长必读成语故事-为虎作伥。
  为虎作伥
  从前,在某⼀个地⽅的⼭洞⾥,住着⼀只凶猛⽆⽐的⽼虎。有⼀天,它因为没有⾷物充饥,觉得⾮常难受。于是,它⾛出⼭洞,到附近的⼭野⾥去猎取⾷物。
  正在这时候,⽼虎看到⼭腰的不远处有⼀个⼈正蹒跚地⾛来,便猛扑过去,把那个⼈咬死,把他的⾁吃光。但是⽼虎还不满⾜,它抓住那个⼈的⿁魂不放,⾮让他再⼀个⼈供它享⽤不可,不然,它就不让那⼈的⿁魂获得⾃由。⿁魂居然同意了,他就给⽼虎当向导,漫⼭遍野地去⼈。终于遇到第⼆个⼈了,那个⿁魂为了⾃⼰早⽇得到解脱,竟然帮助⽼虎⾏凶。他先过去迷惑新遇到的⼈,然后把那⼈的带⼦解开,⾐服脱掉,好让⽼虎吃起来更⽅便。
  本来,这个⼈是被⽼虎害死的,可是他变成⿁以后却⼼⽢情愿地为⽼虎做帮凶,古时候⼈们就把这种帮着⽼虎吃⼈的⿁魂叫做“伥(chāng)”。
虎 成语  这本来是⼀个传说,后来,⼈们根据这⼀传说总结出了“为虎作伥”这个成语,指帮助⽼虎害⼈的伥⿁;现在多⽤它来形容那些帮助坏⼈伤天害理的⼈。
  先⼊为主
  汉哀帝的时候,宫⾥有⼀个宠⾂,名字叫息夫躬,他为争取更⼤的权势,极⼒想除掉和他关系紧张的⼤司马董贤。他想出了⼀个毒计。
  那时匈奴每年都要到汉朝进贡。可是息夫躬派⼈对匈奴说:“皇帝的事务⼗分繁忙,你们就不⽤来朝见了。”匈奴单(chán)于听了,觉得息夫躬是汉哀帝⾝边的近⾂,说的话应该可信,也就乐得清闲,没有来朝见。这时,息夫躬⼜对汉哀帝说:“匈奴今年竟敢不来进贡,如果您不出兵征讨他们的话,那四⽅⼩国就会起效仿,后果会很严重啊。”
  汉哀帝赶快召集众⼤⾂,商讨出兵征讨匈奴的事。朝中的丞相王嘉对息夫躬这种恃宠乱政的⾏为极为愤怒,他很⼲脆地对汉哀帝说:“现在并没有确实的证据可以证明匈奴⼈要造反,陛下不可轻信。”接着他⼜说道,“希望陛下能吸取古代君主的经验教训,反复参考各⽅意见,⽽不要先听到谁的意见,就以谁的意见为主。”(原⽂是:“唯陛下观览古今,反复参考,⽆以先⼊之语为主。”)朝中以董贤为⾸的⼤⾂们也纷纷表⽰同意王嘉的意见,汉哀帝也就接受了,不再提出兵的事。没多久,息夫躬的阴谋⼤⽩于天下,汉哀帝⼤怒,把他关进监狱,后来他就死在狱中。
  “先⼊为主”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先声夺⼈
  这个故事发⽣在春秋时的宋国。宋国的司马华费遂有三个⼉⼦,分别叫华驱、华多僚和华登。⼈说多⼦多福,可惜华费遂这仨⼉⼦,净给他添乱了,因为他的三个⼉⼦⼀向不团结。其中华多僚最爱挑事⼉,偏偏宋国的国君元公最信任他,华多僚就使劲在元公跟前说⾃⼰两个兄弟的坏话。先是华登被迫逃亡到外地,后来华驱也被驱逐。华驱实在咽不下这⼝⽓,就跟⾃⼰的侍从⼀起杀了华多僚,⼜劫持了⾃⼰的⽗亲华费遂,召集逃亡的⼈⼀起反叛宋国。
  这下宋元公害怕了,他请来了齐国的乌枝鸣来帮忙守卫城池。这年冬天,在外逃亡的华登也带了⼀⽀部队来和华驱汇合,兄弟俩打算好好出⼀⼝恶⽓。
  ⾯对两兄弟的⼤军,乌枝鸣有些⼼怯了。这时,厨⾢⼤夫濮献计说:“兵书上说:‘要事先取胜,就要⾸先夺取敌⼈的⼼志;要事后取胜,就必须等待敌⼈⼠⽓衰竭。’(原⽂是:‘先⼈有夺⼈之⼼,后⼈有待其衰。’)何不趁着他们疲劳和没有的时机来进攻呢?如果等到敌⼈军⼼,我们可后悔也来不及了。”乌枝鸣听从了。结果这次交战果然取胜。后来,华登战死,华驱被赦免了造反之罪,逃到楚国去了。
  “先声夺⼈”这则成语就是由“先⼈有夺⼈之⼼”转化⽽来的,表⽰在⾏动前先造成声势,以破坏敌⼈的⼠⽓。先,抢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