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题汇编
专题04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2021·全国·高一期末)如今的大气成分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短期内不会明显变化。下图示意25千米以下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干洁空气中( )
A.氮气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B.氧是地球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C.稀有气体体积所占比重最低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
2.大气中臭氧含量虽少但却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原因是( )
A.臭氧能吸收紫外线 B.臭氧能吸收红外线
C.臭氧能调节地表温度 D.臭氧能吸收可见光
【答案】1.B 2.A
【解析】1.氮元素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A错;氧是地球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B正确;由图可知,在干洁空气中氩气(稀有气体)体积比重高于二氧化碳,C错;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错。故本题选B。
2.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光中对人类和动植物有伤害的紫外线,故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A正确;臭氧不能吸收红外线,也不能调节地表温度,可见光基本不会吸收,故BCD错。所以本题选A。
(2021·全国·高一期末)大气中水汽和固体杂质很少,但却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的角。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水汽主要集中在平流层②水的相变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③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④在同一季节,各地水汽含量是一样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大气中固体杂质含量最多的地区是( )
A.海洋上空 B.公园绿地 C.水田耕地 D.建筑工地
【答案】3.B 4.D
【解析】3.大气中的水汽集中在对流层,影响对流层天气变化,①错;水的相变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②正确;大气中的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所必需的凝结核,③正确;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④错。②③正确,故选B。
4.建筑工地灰尘多,大气中固体杂质最多;海洋、公园绿地和水田耕地对大气具有净化作用,固体杂质少,D正确,A、B、C错。故选D。
(2021·全国·高一期末)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部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与图示分层中电离层形成有关的是太阳( )
A.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D.蓝光
6.图中属于天体的有( )
①火箭②流星③人造卫星④极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5.A 6.B
【解析】5.大气的电离主要是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和X射线所致,与红外线、可见光、蓝光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火箭和人造卫星是人类发射到宇宙空间围绕某一天体运行的人造天体,①③正确。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埃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接近地球时被地球引力吸引,在高速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发生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光迹,不属于天体,②错误。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等离子体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不属于天体,④错误。故选B。
(2021·全国·高一期末)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了全球变暖趋势和臭氧层空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全球变暖趋势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减弱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D.全球沙尘暴多发
8.出现臭氧层空洞的原因与人类活动有关,下列关于大气中臭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臭氧能吸收红外线,使生命免受伤害
B.臭氧的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增加
C.人类大量使用含氟的制冷剂导致臭氧浓度降低
D.青藏高原的臭氧浓度下降会减少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答案】7.B 8.C
【解析】7.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煤、石油等),释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使地球出现了全球变暖趋势,B正确;太阳辐射减弱、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不属于人为原因,故AC与题意不符;沙尘暴会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温室效应,减弱了全球气候变暖,故D错。所以本题排除ACD,选B。
8.人类大量使用含氟的制冷剂是导致臭氧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C正确;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使生命免受伤害,A错;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顶部,臭氧浓度随高度上升先增后减,B错;青藏高原臭氧浓度较低,其浓度下降,会加大对人体健康的损害,D错。故本题ABD错,选C。
9.(2021·全国·高一期末)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什么________?
(2)A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什么?
(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________。该层22~27km高度________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________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高一地理(4)某飞机起飞时,机场风雨交加,飞机起飞后,迅速作爬升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
(5)A、B、C层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答案】(1)中 对流层厚度为12km
(2)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上部冷、下部热,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3) 臭氧 臭氧
(4)平流层水汽和杂质少,天气晴朗,大气平稳,有利于航空飞行,飞机升至平流层比较安全。
(5)逐渐变小。
【解析】(1)对流层的厚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为17—18千米,中纬度为10—12千米,高纬度为8—9千米。图中对流层的高度为12千米,可知该图反映的是中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
(2)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而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部分,所以对流层的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地面辐射。该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且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气流上升时,气温下降,容易成云致雨。
(3)B层气温变化曲线补绘方法:B层为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上升,如下图。在平流层22~27km处臭氧含量达到了最大值,形成了臭氧层,其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大大减少,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因而被形象的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4)平流层中水汽和固体杂质含量极少,天气晴朗,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稳定,有利于高空飞行,因此某飞机起飞时,机场风雨交加,飞机起飞后,迅速作爬升运动,爬升到了平流层。
(5)大气层越高距地心越远,地球的吸引力越小,故大气密度越来越小。
(2021·全国·高一期末)现代地球大气是距今3.5亿年前才逐渐形成的,它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人类的影响巨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干洁空气中含量最多,是生物体健康生长必不可少的成分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臭氧
2.下列关于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连线,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 B.氧气——温室效应
C.臭氧——吸收紫外线 D.水汽和尘埃——成云致雨
【答案】1.B 2.B
【解析】1.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元素是生物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元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是二氧化碳等气体,B错误,符合题意;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尘埃是降水的条件,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1·广东·汕头市第一中学高一期末)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圈的最底层,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下图示意1957—1993年南极布伦特冰架上的哈雷站(约75°S,30°W)1月和7月低层大气平均气温随高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月份,哈雷站对流层上界高度约为( )
A.1.5千米 B.8.5千米 C.12.5千米 D.22.5千米
4.a月,高度1.5千米以下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是哈雷站所在地( )
A.大气削弱太阳辐射 B.冰面强烈辐射冷却
C.冰架融化消耗热量 D.冰面反射太阳辐射
【答案】3.B 4.B
【解析】3.读图可知,a月各高度平均气温普遍低于b月,故a月属于南半球冬季,即7月;
b月属于南半球夏季,即1月。1月地面以上至约8.5千米处,对流层大气平均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符合对流层大气平均气温随高度变化的一般规律,A项错误,B项正确;1月约8.5千米以上大气平均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不符合对流层大气平均气温随高度变化的一般规律,C、D两项错误。故选B。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