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知识点(⼈教版)
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总结。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星各⾏其道,使地球处于⽐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地距离适中(1.5亿千⽶)——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经长期演化—适于⽣物呼吸的⼤⽓
地球内部⽔汽逸出形成⽔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核聚变成氦原⼦核,并放出⼤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运动、⽔循环和⽣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类⽣产和⽣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太阳辐射能到达⼤⽓层上界的能量指标,⼤⼩为8.24焦/cm2.分。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结构,从⾥到外分为光球、⾊球和⽇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1.3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和⾃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向⾃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周期恒星年(365d6h9m10s)恒星⽇(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速度平均1?/⽇近⽇点(1⽉初)⼀最快远⽇点(7⽉初)⼀最慢各地相等,每⼩时15?(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时从⾚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道1670Km\h,两极为0    ⼆、地球⾃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个太阳⽇(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时:因经度不同⽽产⽣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平运动的物体运动⽅向发⽣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南半球⽤左⼿判读)
三、地球⾃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交⾓:⾚道平⾯和黄道平⾯的交⾓。⽬前约为23.5?。如果黄⾚交⾓变⼤,热带、寒带扩⼤,温带缩⼩。如果黄⾚交⾓变⼩,温带扩⼤,热带、寒带缩⼩。
(2)由于黄⾚交⾓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某地全年的情况:夏⾄⽇昼最长,冬⾄⽇昼最短。
3)春分⽇和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4)⾚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
2正午太阳⾼度的变化:
1)⽇出、⽇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度=0度,⼀天中最⼤的太阳⾼度为正午太阳⾼度即地⽅时12点时的太阳⾼度。
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度越⼩。
3)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22⽇出现最⼤值,12⽉22⽇出现最⼩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22⽇出现最⼩值,12⽉22⽇出现最⼤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值出现在冬⾄⽇。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四季(⼀年中太阳⾼度最⾼、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交⾓度数,极圈=90度-黄⾚交⾓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向即为地球⾃转的⽅向.
(2)判断节⽓、⽇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道,是春秋分⽇;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出时间)×2=(⽇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度⾓
某纬度正午太阳⾼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六:区时、地⽅时的计算
1地⽅时:两地地⽅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时,东加西减。T1⼀T2=N1⼀N2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3地⽅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时。
4国际⽇期变更线:为避免地球上⽇期的紊乱⽽⼈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界线,⽇期加⼀天,从西向东经过⽇界线,⽇期减⼀天。
1.4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圈、⽔圈和⽣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式和传播速度。
圈层范围特点地壳莫霍⾯以上固态:平均厚度17千⽶(⼤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地势越⾼,地壳越厚。莫霍⾯(在地⾯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地幔莫霍与古登堡⾯间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下逐渐增加。古登堡⾯(距离地表2900千⽶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地核古登堡⾯以下组成物质可能是极⾼温度和⾼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岩⽯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组成。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岩⽯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英、云母、长⽯、⽅解⽯等
积聚岩浆岩:有侵⼊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岩:花岗岩;喷出岩:⽞武岩
岩⽯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包括(⽯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变质岩:由变质作⽤形成的岩⽯,如⼤理岩、⽯英岩、板岩
(2)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到新的岩浆的产⽣,这⼀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需注意岩⽯转换过程中(箭头)作⽤的名称。推动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的热能(地球内能)
地壳物质的循环
沉积岩
2.2地球表⾯形态
⼀:地质作⽤: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作⽤(地球内能)和外⼒作⽤(主要为太阳能)
内⼒作⽤: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地震等
外⼒作⽤: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流、滑坡、⼭崩也属于外⼒作⽤。
⼆:内⼒作⽤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全球岩⽯圈不是整体⼀块,可划分为六⼤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
(3)板块张裂常形成裂⾕或海洋,如东⾮⼤裂⾕,⼤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带,当⼤洋与⼤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脉,当⼤陆与⼤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的褶皱⼭脉。
边界类型地区交界处板块⽣长边界(板块张裂)东⾮⼤裂⾕⾮洲板块内部红海印度洋-⾮洲⼤西洋亚欧、⾮洲-美洲冰岛(属⼤西洋海岭)亚欧-美洲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喜马拉雅⼭脉印度-亚欧阿尔卑斯⼭脉、地中海⾮洲-亚欧西太平洋海沟-岛弧链太平洋-亚欧落基⼭脉太平洋-美洲安第斯⼭脉南极洲-美洲
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变形⼀褶皱,变位⼀断层)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褶皱岩层形态未侵蚀的地表形态(⼀般状况)地形倒置现象(背斜成⾕,向斜成⼭)与⼈类⽣产关系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两翼新成为⼭岭背斜顶部受张⼒,常被侵蚀成⾕地储油⽓构造建隧道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新,两翼⽼成为⾕地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成为⼭岭储存地下⽔断层沿断裂⾯两侧岩块错位地垒:华⼭、庐⼭、泰⼭、峨眉⼭等;地堑:渭河平原、汾河⾕地、吐鲁番盆地、东⾮⼤裂⾕等。⼯程建设遇断层须加固或避开
三:⽕⼭、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作⽤的具体表现,⽕⼭爆发常形成⽕⼭锥、⽕高一地理
⼭⼝等;地震发⽣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
四、外⼒作⽤与地表形态
1外⼒作⽤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
2外⼒作⽤与地貌
侵蚀沉积流⽔作⽤冲刷地表,使⾕地加深加宽,形成沟⾕纵横的流⽔侵蚀地貌泥沙堆积形成⼭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三⾓洲风⼒作⽤风蚀沟⾕、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堆积等
2.3⼤⽓环境
⼀、⼤⽓垂直分层
1)低层⼤⽓的组成:⼲洁空⽓(氮、氧、⼆氧化碳、臭氧等)、⽔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的必要条件)
2):⼤⽓的垂直分层
⾼度温度⼤⽓运动对⼈类活动的影响⾼层⼤⽓    2000-3000千⽶电离层反射⽆线电波平流层    50-55千
⽶随⾼度的增加⽽上升⽔平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空飞⾏对流层低纬厚:17-18千⽶,中纬:10-12千⽶,⾼纬薄:8-9千⽶随⾼度增加⽽递减对流运动天⽓现象复杂多变,与⼈类关系最密切
⼆、对流层⼤⽓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吸收作⽤:具有选择性,⽔汽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较少
反射作⽤:⽆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越强。例多云的⽩天温度不太⾼。
散射作⽤: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等。
2对地⾯的保温效应:①地⾯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地⾯长波辐射②⼤⽓中的CO2和⽔汽强烈吸收地⾯的长波辐射⽽增温③⼤⽓逆辐射对地⾯热量进⾏补偿,起保温作⽤。
3影响地⾯辐射⼤⼩(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度⾓的⼤⼩不同,导致地⾯受热⾯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受下垫⾯因素(反射率)和⽓象因素等的影响。
三、全球⼤⽓环流
(⼀)热⼒环流:由于地⾯冷热不均⽽形成的空⽓环流,是⼤⽓运动的⼀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间冷热不均是⼤⽓运动的根本原因,⽔平⽓压差是⼤⽓⽔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的⽔平运动—--风
⾼空风:在⽔平⽓压梯度⼒和地转偏向⼒作⽤下,风向与等压线平⾏
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风:受摩擦⼒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压。
⽔平⽓压梯度⼒: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平运动的原动⼒
地转偏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与风向⽅向相反,既减⼩风速,⼜改变风向(摩擦⼒越⼤,风向与等压线夹⾓越⼤)
风⼒(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风(⼒)速越⼤
(三)全球⽓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压带成因(热⼒或动⼒原因)。
(四)⽓压和风带的移动:⽓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性质的差异,破坏了⽓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前后,北半球副热带⾼⽓压带被⼤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洋上保留(夏威夷⾼压);1⽉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陆上的冷⾼压(亚洲⾼压)所切断,仅在⼤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五)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
地区东亚(东亚季风)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南亚季风)⽓候类型温带季风⽓候亚热带季风⽓候热带季风⽓候主要成因海陆热⼒性质差异⽓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风冬季向夏季西北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东北季风(源地:亚洲⼤陆)东南季风(源地:太平洋)西南季风(源地:印度洋)
五、常见的天⽓系统
(⼀)锋⾯系统—冷锋和暖锋
冷锋暖锋概念冷⽓团主动向暖⽓团移动暖⽓团主动向冷⽓团移动天⽓过境前单⼀⽓团控制,天⽓晴朗单⼀⽓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阴天、⾬雪、⼤风、降温连续性降⽔过境后⽓温下降,⽓压升⾼,天⽓转好⽓温上升,⽓压下降,⾬过天晴降⽔的分布降⽔⼀般出现在锋后降⽔只出现在锋前天⽓举例北⽅夏季暴⾬,冬春季寒潮,沙尘暴
(⼆)低⽓压(⽓旋)、⾼⽓压(反⽓旋)系统与天⽓(以北半球为例)
⽓旋反⽓旋⽓压低⽓压(⽓压中⼼低,四周⾼)⾼⽓压(⽓压中⼼⾼,四周低)⽔平运动
四周向中⼼辐合(北逆南顺)中⼼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运动上升下沉天⽓多阴⾬天⽓多晴朗、⼲燥天⽓举例台风长江流域的伏旱,北⽅“秋⾼⽓爽”天⽓
(三)锋⾯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旋⽽⾔,东侧⼀般为暖锋,西侧⼀般为冷锋。
2.4⽔循环和洋流
⼀:⽔循环:⾃然界的⽔在四⼤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能
类型:包括海陆间⼤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汽输送,降⽔、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
意义:①联系四⼤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②使各种⽔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的动态平衡③更新陆地⽔资源。
⼈类对⽔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范围的蒸发、降⽔环节进⾏影响,修建⽔库、跨流域调⽔和⼈⼯降⾬等是常见的形式。
⼆:洋流
1洋流的分布
中低纬度海区,副热带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旋转⼤陆东岸为暖流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陆西岸为寒流
北半球中⾼纬度海区,副极地环流:逆时针旋转。⼤陆东岸为寒流
⼤陆西岸为暖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西向东流,顺时针;冬季⾃东向西流,逆时针
西风漂流:⾃西向东环绕南极洲⼀周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同⼀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较⾼,降⽔较多。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候就直接得益于北⼤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
⽓候终年不冻与北⼤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同⼀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较低,降⽔较少。沿岸寒流对澳⼤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定的作⽤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海洋⽣物
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了污染的范围
⾃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然地理环境由岩⽯圈、⼤⽓圈、⽔圈、⽣物圈、⼟壤圈、⼈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然地理环境五要素:⽓候、地貌(地形)、⽔⽂、⼟壤、⽣物(植被)。
(2)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个有机的整体。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发展的,每⼀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②某⼀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