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现代诗教案模板
【篇一:诗歌教案】
【篇二:中国现代诗三首高中一年级教案】
《赞美》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初读
  四、阅读第一小节
  五、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六、阅读第三小节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出问题的答案。
现代诗赏析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七、阅读第四小节
  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八、课堂总结
  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 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九、作业
  熟读。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教案点评
  这首诗较为抽象,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求教师作较为认真的指导。而一般的参考书上对此诗又没有较为详尽的分析。在多次的阅读中,对这首诗作了一点比较幼稚的解释,在这里呈现给大家。
【篇三: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合集】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
《中国现
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思路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内容包括五个诗歌单元和五个散文单元,每个单元都把主题相同的诗歌和散文收集起来,且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每个单元都有一篇精读、几篇略读、一个思考和探究和一篇文章。尤其是文章,诗歌部分几篇文章下来,“如何鉴赏诗歌”已有了章法可循;散文部分的文章也是如此。
必修课中已学过几篇出自大家之手的现代诗歌和现代散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是在必修教材基础上的一种拓展和延伸,他应把学生在必修课上学的的知识和能力迁移到选修课中,使学生的鉴赏力和和审美力顺其自然合乎规律的发展。因此,我打算用学案教学法进行选修课的诗歌和散文教学。  下面先来谈一谈诗歌教学的学案:
一、挚情朗读
有位哲人说过“如果嚎叫就是诗,那么驴就是伟大的诗人”,可见,无论写诗还是读诗,都应该有真挚的情感在里面。
1、扫清字词障碍
2、培养学生初读感受
让学生谈一谈,读后作者写些什么,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知人论世
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离学生并不遥远。诗歌是时代的最强音,了解时代背景,
了解作者生平,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选修课教材,每篇诗歌后面无论是精读还是略读都附有作者简介,其中介绍了作者的生平、简单事迹以及作品。可见,知人论世的重要,他是打开鉴赏诗歌大门的钥匙。
三、抒发情感
学生在初读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作者通过语言所表达的感情,情感借助文字表达出来,品味语言就成为鉴赏诗歌的重要部分。
四、品味语言
诗歌中某些字的锤炼,某些意象的含蓄,某些修辞的运用,就能为语言增,为诗歌添彩,为情感表达服务。
(可见,抒发情感和品味语言这两块密不可分,不分主次先后,同时进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一课后都设有导读,学生借助导读内容,理解诗歌的内容会更容易,体味语言会更深刻,更容易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喜欢上现代诗歌。)
五、表达技巧
要想很在行地鉴赏诗歌作品,还要适当地把握诗歌的文体特征,探寻一些文学知识和鉴赏技巧。
表达技巧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修辞:  比喻  拟人等
表现手法:象征  用典 欲扬先抑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  想象联想等
选修教材在编写时,单元短文、思考与探究都体现了“鉴赏技巧”这方面的导向。
六、写作训练
让学生进行诗歌写作训练,稚嫩也好,可爱也罢,毕竟在诗歌学习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以上鉴赏诗歌的六个方面适用于诗歌单元的每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每一课,但要有所侧重,如果精读、略读诗歌都按这么五个方面来讲,课时肯定不够用,幸而每单元前都给了一个响亮的题目,每个单元的鉴赏重心都明确多了。  下面以第一个单元“生命的律动”为例:
精读课郭沫若的《天狗》,重在抒情。在那“狂飙突进”的年代,诗人极力张扬自我,充分宣泄他那激荡不已的激情。为了更好地抒发情感,作者采用了排比句式,这种表达技巧,把诗人化身天狗不可一世的气势,写的淋漓尽致。《天狗》一课主要运用诗歌鉴赏的三个方面即可:一、知人论世  二、抒发情感  三、表现手法。
略读课杜运燮的《井》,重在象征手法的运用,作者抓住了几个有趣而深刻的意象,如“几片草叶”“小小的天空”“几片浮云”等,让我们来揣摩:外表静默,世界狭小和谐,内心澄清而有彩的“井”,他的象征意义或象征人。抓住表现手法中的象征,鉴赏该诗就结束了。
穆旦的《春》,挚情朗读,抓住关键词便可触及诗人的情感。
邹荻帆的《无题》,品味诗歌中的几个意象,虽写的是自然,却有着深层的内在含义,学生的崇高感即可被唤起。
蔡其矫的《川江号子》,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映现清晰的画面,耳畔响起巨大的轰鸣声。鉴赏该诗抓住诗中的两类意象,就能与诗人的激情和心愿产生共鸣。
第一单元的精读篇目,可以作为单元其他略读篇目的参考,第一单元的诗歌教学的设计,其他单元的诗歌教学也可以照此来构思,这里就不一一介绍。  接下来谈一谈散文部分的教学学案: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也包括五个单元,教材的编排和诗歌单元大致相同,只是每单元里少了两篇略读篇目。试以第一单元精读篇目《动人的北平》为例,下面是学案中设计思路:
一、预习导学  (提前发学案,学生自学部分)
1、清除字词障碍 (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2、作家作品介绍 (鼓励学生上网查阅,开阔学生视野)
3、了解时代背景
4、摘抄初读时你认为的名言、警句、漂亮话(学生会抓住初读时最有感触的句子或段落来摘抄)
二、合作探究
1、初读感受(有的学生抓住了语言的美,有的学生抓住了情感的真,有的抓住了写法的妙)
2、赏析课文(提出问题,学生课堂分组合作探究)
学生的初读感受,总结起来恰好就是我们要赏析的内容。
提问:(1)题目是“动人的北平”中心语在北平上,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北平的?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一个方面的内容,几个方面用一个词概括。(该题设计是为了训练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
(2)你认为哪些语言、内容能打动你?  说明原因
(让学生体问散文语言蕴藏的浓情深意)
(3)和《故都的秋》对比阅读  (进一步了解散文的特点、体味散文的语言)
三、拓展延伸
1、阅读林语堂的散文集及小说《京华烟云》
2、散文习作练习 (摹写)
散文第一单元精读篇目有了范例,几个略读篇目也就有章法可循,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汉家寨》侧重于几个景物画面的描写,《特利尔的幽灵》侧重的是形散神聚和精彩的语句。
散文单元第一单元精读和略读篇目的教学设计,其他单元也可参照,只不过单元于单元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每个单元后的一篇文章就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几个单元学完以后,学生对“形散神聚”“情理兼备”“以小见大”“虚实相生”“疏密有致”的现代散文,就有了全面的了解掌握。至于能否写好一篇散文,还
要看文字的积累和语言的锤炼,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
选修教材的诗歌和散文单元,在学习时我认为不能平均使用力气,应该侧重于散文单元,散文单元的学习应该和高考中现代文阅读的出题类型、模式挂起钩来,起到专题训练的效果,尽管有些急功近利,谁能说不是一箭双雕、一石二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