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1篇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3.抓住诗中描绘的景物,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的表达形式,学会仿写诗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读准节奏,并熟读成诵。
  3.把握两首诗歌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层次。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新词。
  2.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自然美景图,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师: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小到落叶、繁花,大至平原、山野,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总能发现不一样的美。你们有没有认真去体验过?可曾有什么独特的发现?下面就请大家来说一说。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欣赏过的美丽风景,导入新课。
现代诗赏析  生1:我最爱的是老家屋后那片贫瘠的田地,因为在一场春雨后,那里竟然冒出了一个个拇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它们茁壮成长,不经意间,长成了茂盛的竹林,坚强挺立,傲对风雨。
  生2:我最喜欢的是傍晚的斜阳,它将山染红,给绿林披上金装。它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将那一束束柔和的光从空中倾泻下来,使一切显得格外瑰丽。
  师:这就是你们眼中的风景,真美啊!这节课上,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写景的现代诗,看看诗人眼中有哪些美好的瞬间,从中感受自然之景的无穷魅力。
  3.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1)《秋晚的江上》:“秋晚”揭示了时间,“江上”点明了地点,诗题表明本诗描写的是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面。
  (2)《花牛歌》:“花牛”是诗歌描述的核心,诗歌展现的就是花牛行动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棪(yǎn),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现代诗人、文学史家。五四运动前,他就开始用白话作诗,是新诗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尝试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有《旧梦》《卖布谣》等。
  徐志摩(1897—1931)浙江嘉兴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2.听音频朗读,读准节奏和停顿,注意诗中描绘的景物。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注意变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会认的字:归巢(cháo)芦苇(wěi)剪秋罗(luó)眠(mián)霸(bà)占(zhàn)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朗读两首诗歌,注意读出正确的节奏。
  提示:《秋晚的江上》用舒缓的语调读,语速较慢,体会斜阳映江的美妙意境。《花牛歌》用欢快的语调读,语速稍快,读出花牛的调皮、悠闲。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圈画出重点词语,学生先小组交流,教师再重点点拨。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预设:倦鸟驮斜阳,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诗歌的意蕴是丰富的,不能仅通过表面文字去
理解。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想象,把自己置身于那种场景,想象自己就是鸟儿,进而体会“倦”“驮”二字的表达效果。
  明确:傍晚时分,倦游的鸟儿想回巢去。这时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飞鸟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在诗人的笔下,黄昏的景有一股悲哀的美,而这种美正体现在“倦”“驮”二字上。鸟倦了吗?不可知,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诗人情感的折射。诗人写鸟倦,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疲惫之感。而“驮”字,是诗人想象的深化,也更加突出了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是太阳。这里诗人描写的不仅是倦鸟归巢的景致,更包含诗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