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历史(一)
四千多年前,天津所在的地方慢慢露出海底,形成冲平原,现在天津处于的位置原来是海洋,黄河改道前由泥沙冲积形成,古黄河曾经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宁河县附近入海,西汉时期在黄骅县附近入海,北宋时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时黄河南移,夺淮入海,天津海岸线固定,汉武帝在武清设置盐官。
隋朝修建京杭运河后,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汇处(今金刚桥三岔口)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
唐朝在芦台开辟了盐场,在宝坻设置了盐仓。
北宋归辽国管辖,在武清设立了“榷盐院”,管理盐务。
南宋金国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设直沽寨,在今天后宫附近形成街道,是为天津最早的名称。
元朝改直沽寨为海津镇,这里成为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设计大直沽盐运使司,管理盐的产销。
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公历1404年12月23日,明成祖朱棣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揭开了天津城市发展新的一页。
天津的历史(二)
明永乐二年(1404年)筑城设卫,称“天津卫”。
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宋金时称“直沽寨”,元朝改称“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王朝权利,将自己的儿子们封为王,分别驻守各地。第四个儿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北京。1398年,朱元璋病死。因为太子早年夭折,所以由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燕王朱棣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在诸王中实力最强。由于建文帝平庸无能,加上自己的政治野心,朱棣在1400年以“靖难”为名,发兵与其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朱棣率兵从天津的前身-直沽出发,偷袭沧州,并经过几年的战争,最终攻陷南京,夺取皇位。1402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把“直沽”这个曾的“天子渡河之地”赐名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
思。天津得到赐名后,于同年设置了军事部门。“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天津卫也开始了筑城建设,初建时的天津城其实是个土城,这座土城周长9里多,城高3丈5尺,宽2丈5尺,城的形状是东西长、南北短,很像一把算盘,所以当时人们也把它称为“算盘城”。 当时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至今人们经常提到的“天津卫”一词,就是从此而来。2004年12月23日是天津设卫筑城600年的纪念日。天津设卫建城600 年,决不是说天津只有600年的发展史。从秦汉到宋元,历代在天津地区挖渠开河,运粮建寨,设官建制,发展鱼盐业生产等活动。由于金、元两朝,建都北京,天津地位日显重要。但是天津作为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都市却是从明朝开始的。
天津的历史(三)
天津卫名称的由来
1860年天津成为通商口岸以后,西方多国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由天津开始的军事近代化,以及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创造了近代中国100个第一
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渡过的地方,别名津沽、津门等。因有九条河流在此汇聚,故又有“九河下梢”之称。旧时,天津曾是一片渔村,周边数十里为退海之地和黄河故道淤积的陆地。由于水陆交通发达,自古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仍有永定河、大青河、子牙河和南北运河在天津市区汇成海河。
带灯三岔河口的摆渡船
     其名称的由来,说法有二;一说是取“天朝津梁”之意。明朝迁都北京以后,一些朝见天子的要员要经过此地,再沿北运河经通州进北京。因此天津就成了通向京城的津梁,故名天津;另一说是明朝燕王朱棣南征从此渡河而取名。1961年,发现于天津旧城的立于明嘉靖29年的《重修三官庙碑》(此碑现仍在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内的邃圆碑廊中)中记载,“夫天津小直沽之地,古斥卤之区也。我朝成祖文皇帝入靖内难,圣驾由此济渡沧州,因赐名曰天津。筑城凿池,而三卫所立焉”。成祖文皇帝即燕王朱棣。永乐三年,更名天津卫。雍正3年,改卫为州,雍正9年改设天津府。民国建立后废府改县。民国17年又改为天津市。今天的天津市就是在天津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老年人们有时还提起天津卫这个名儿。
天津锦衣卫桥。此桥不算气派,但名字却令人肃然。其历史久远,史料记载:永乐十五年(1417)朝廷在金钟河北岸设立锦衣卫指挥使衙卫,又在金钟河上建木桥,所以被称为锦衣卫桥  。本地文人华鼎元曾写过《锦衣卫桥》绝句一首:“青帘斜挂杏林边,垂柳荫中系钓船。记取锦衣桥畔路,澹烟疏雨暮青天。
较为系统的说法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将他的儿子们分封为王,驻守在全国各地。其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于北平,就是现在的北京。朱元璋去世后,传位给他的长孙朱允。朱棣为与朱允争夺皇位,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的“靖难之役”。一三九九年,燕王朱棣率军南下,从天津三岔口渡河袭取沧州,于一四○二年攻入当时明朝首都南京,登上了天子宝座。
金华桥
朱棣登基后,对他争夺天下时经过的三岔河口十分赞赏,认为是块风水宝地,叫臣献名。最后,朱棣选中“天津”二字,意为“天子渡津之地”,天津由此得名。不久,朱棣迁都北京,天津便成了京城的门户,军事地位日益重要。明朝永乐二年(公元一四○四年),在天津设卫,“卫”是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天津共设三卫,驻军一点六万多人。于是,人们又把天津叫做天津卫。设卫就要筑城,天津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城市历史由此而开始。
天津别名“津门”,就是首都的门户之意。天津以“门”命名的地点有多处。“门”的地名来源于城门。
天津鼓楼。有人说,现在的天津市就是以鼓楼为中心,向四周不断扩张而形成的,所以声称“鼓楼” 是天津市的发源地
天津城始建于1404年,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在天津设卫。1406年,明成祖命工部尚书黄福修建造天津城垣,在东西南北各设一座城门。1493年,对城垣进一步修整,各城门上建造门楼。当时天津卫四座城门的门额分别以“拱北”、“镇东”、“安西”、“定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