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一)
《点亮小灯泡》是小学科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自主探究,学会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正确连接方法。教学难点是能够用语言归纳描述闭合电路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电路示意图。上完本节课,结合综合组老师的意见,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组织有效的高效的探究活动,促进目标的达成
本节课常常有老师选择上教研课的,其内容结构较为清晰,根据小灯泡、电池和导线的结构,有依据地进行连接电路的猜想,这样的探究活动是有依据的,一味的让学生去试错去尝试,摸索盲猜出点亮小灯泡的方法一方面浪费课上的时间,一方面这样的探究活动是不具有高效性的。所以在组织课堂探究活动时应该选择高效的探究活动,以此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2、关注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学习
在同学们学习了简单电路的知识后,对于形成一个闭合电路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如何增加学生使用电池座、灯泡座和开关的方法,以及为什么通过拧开旋钮就可以将各个电路元件连
接在电路中,电池座和灯泡座上的铁片放置和接触部分其实是加深学生对简单电路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使用和探究才具有科学性和意义性。因此可以增加剪短的视频介绍,辅助理解帮助促进目标的达成。
3、重视问题设计的指向性,形成科学双螺旋课堂
在之前的区级教研活动中,刘老师一直强调科学课堂的双螺旋线,明线的探究活动和暗线的科学思维应该通过问题问题链的连接在一起,所以在今后的科学教学环节中应该多花时间揣摩问题的设计,前后问题的关系,形成一个递进的问题链,以此促进科学思维的发生,科学探究的进行。
  科学《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二)
 
今天又进行了一次开课,由我们学校科学组的几位老师以及外校的老师一起来听课指导。在结束了这节课,我有一些反思和其他老师的指导建议记录在此。
      这是工作以来的第二个学期,对于第一个学期来说,现在的我应该更有经验,知道上课的基本流程和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但经过其他老师指导,还是会发现自己在课堂中有少问题,例如,在本节课需要注意哪些内容需要重点讲解,哪些内容又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技巧进行教学等等。
      首先,先来说说自己对本节课结束的感想。
      这节课在开课之前,自行已经上过两次,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我一直犹豫的。是由两根导线连接电路引入到一根导线连接电路,还是选择直接选取一根导线进行探究活动。在之前的两次上课中,我都采用了两根导线连接电路然后引申到一根导线连接电路,这样的教学过程会让课堂显得比较紧迫,对电路的分析不能详尽。学生对于电流的流动方式不是很清楚。所以,在开课的时候,我还是选择由一根导线直接进入探究活动,而在认识和介绍小灯泡的结构时,较为详细的讲解电流在灯泡中流动方式。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小灯泡有两个连接点,与电池的正负极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或许这样的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过于抽象,学生之前也没有电路的任何概念,所以学生对于这类的问题不从回答,而听课老师给我的建议,像这类学生没法回答的问题,教师需要“扶”着学生走,直接向学生介绍。
由于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不够到位,到后面连接电路以及分析电路中电流的流动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比较迷糊,感觉摸不到头脑。针对这些问题,我想在之后的上课中,要及时改正和完善。
      另外,记录一些评课老师的建议和指导。
1、导入部分选取一张圣诞树的静态图来导入新课不够直观。可以选取一些带灯的视频或者灯泡点亮的实物图导入新课。
2、介绍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时,只采用了图片的形式展示,不够到位。可以解剖一个大灯泡,实物展示两个连接点。
带灯3、在提问学生的时候,问题的指向性不够明确,有待提高和磨练。
4、探究活动部分,可以让学生先想连接的方法,然后再预测,最后进行实验实测。
5、分析电流的流动方式时,不要给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标A、B,直接用一个连接点和另一个连接点表示,以免学生现在流动方向中出不来,容易让学生迷糊。
6、拓展部分,不要为了拓展而拓展,而要给学生实际解决的方法。
7、强调短路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