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与藏族饮食器具的对比分析
中国辽阔的地域结构造就了每个地区,每个民族不同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器具,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的饮食特点和独特的民俗风格,同时也构成了各地区、各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本文从蒙古族和藏族两个民族在饮食文化、饮食器具、生活习惯和器具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饮食器具的文化差异研究。
标签:蒙古族;藏族;民族饮食;饮食文化;饮食器具
本文从蒙古族与藏族的饮食器具的用途、材料质地、装饰图案以及制作手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能够更多的了解蒙古族与藏族在民族文化方面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独特的饮食习惯创造了与之相适应的饮食用具,使传统文化含义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民族发展历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饮食器具具有扩展延伸民族文化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物质生活进步的标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各民族创造出了功能齐全,样式丰富的饮食器具。原材料以及器物装饰手法的发展衍变,已经成为研究蒙古族与藏族饮食器具发展过程的重要条件。
一、蒙古族和藏族的饮食文化
(一)饮食文化概况
蒙古族在历史的发展变迁中逐步与其他一些民族融合,文化、语言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受到较大的影响。在饮食方面蒙古族也是十分有特的,奶食品和牛羊肉算是蒙古族不可缺少的食物,奶茶、奶酪、奶豆腐,再加上手把肉这样的食物搭配为蒙古族生产生活提供了必须的体能支持。奶食品泽偏白代表着纯洁,因此奶食品在蒙古族被称为最圣洁的食物,称为“白食”,蒙语叫做“查干依德”。肉类食物被称为“红食”寓意为有一种力量和信仰,蒙语叫做“乌兰依德”。蒙古族由于分布地域较大,部落较多也造成了各地区、各部落的饮食习惯具有很大的差异。
蒙古族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民族,会用木碗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倒满醇香的奶茶,表现对客人们的尊重和他们的好客之情,在“祈福”时礼仪更为隆重,以百食开路,用银碗盛上鲜奶,按照辈分年龄品尝,是一种神圣的礼仪。
藏族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是一个有着自己信仰和礼仪的民族,他们的民族特点更是
有着独特的味道。一直生活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从奴隶制王朝到吐蕃建政,经历了不同的改革,无论是政治、生活、文化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藏族居住在高海拔的高原地区,饮食也是以肉食为主,酥油茶最能体现他们的饮食特点。
(二)蒙古族、藏族饮食器具概况
蒙古族的饮食器具是十分讲究的,他们大多数的饮食器具都是由金银等贵金属制成,有一些是木制的。比如银碗、银筷子、蒙古刀、饮酒的器具、木碗、木勺子等等,工藝更是精细美观、醇厚又不失灵巧,精致的图案讲究的是左右对称,做工精巧。在蒙古族饮食器具上的吉祥图案、福泽祥云、神兽左右、八宝福纹等的花纹装饰更是让人赞叹不已,这些装饰花纹代表了蒙古族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蒙古族的民间饮食器具代表着蒙古人民对饮食器具的再发展与再创造,深刻的体现了蒙古族的劳动成果,不同的饮食器具都具有不同的寓意,更能体现蒙古族在民间艺术创作中的朴实、大方。
高海拔地区特殊的气候状况使得生活在此的藏族形成了一种更适合生存的饮食习惯,同时
也创造了与之相对应的饮食文化。藏族的饮食器具也有其独特之处,传递出一种浓厚的原始气息。比如用牦牛胃制成的酥油容器,还有动物皮碗或皮盘子,而山谷农业区的当地人则用就地取材的黏土来烧制饮食器具。
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原始的一些饮食器具已经不存在了,可是在藏族依旧有一些人利用动物骨骼制作饮食器具,依然保持着那种取与自然,还与自然的习俗,在他们看来这些饮食器具都是上天的礼物,当有所取之时,必有还之。
(三)饮食器具的制作工艺概况
在制作工艺上从蒙古族使用的金银饮食器具上就可以看出来,镶嵌工艺(蒙嵌)在木、铜器上大放异彩。这些錾雕工艺是金属器具制作中最古老的一种艺术手段。錾雕艺术是一种小型凿子的工艺,主要是以金属为原料,一点点锤打十分繁琐。
手工制作的蒙古族饮食器具,有着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从一点点的铸成形状,再到勾勒花边、从各种吉祥纹样到镶嵌的各种玛瑙宝石无不展示了高超的工艺,而在这些复杂的做工后面,呈现出的饮食器具更具有美轮美奂的艺术效果。在吉祥纹样的围绕下,充满着祝
福、祈福的寓意在里面。无论是錾雕的手艺还是镶嵌宝石的手艺都是十分精细的,无论是在颜的搭配还是形状的塑造上都有着更加巧妙的结合,能够突显蒙古族对金属饮食器具的重视,对生活的认真和一丝不苟。
藏族的一些饮食器具是用动物骨骼制成,在制作工艺上没有蒙古族金银器那么繁琐,这种饮食器具具有当地典型的民族特,是当地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蒙古族和藏族饮食器具文化的对比
(一)饮食文化差异
蒙古族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是其民族文化的主要构成因素。蒙古族早期的生产方式是以狩猎为主。随着游牧作为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他们的饮食物逐渐转为以家畜的肉、奶为主。因此他们的传统食品主要为红食、白食及奶茶。
白、黄、红三完美描绘了蒙古族独特的饮食文化及立体的生存空间。而这种空间状态下的饮食结构又附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样式丰富的饮食器具首先就必须适应以白和红两为主的饮食习惯,同时还要适应游牧迁徙的生产形势,因此耐用是其饮食器具的主要特点。
藏族饮食中最常见的是从动物乳汁中提炼的酥油,酥油不仅大量的用于日常的饭菜中,还用于制作酥油茶。酥油茶成了藏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甘甜可口的酥油茶也就成为了藏族饮食文化中的一大特。
(二)饮食器具的对比分析
蒙古族的饮食器具多为银、铜、皮具或是木制,做工十分精细完美,在装饰上讲究造型的对称美,在饮食器具的制作上更是有民族的信仰在里面,也包含着对自然界的感恩之情。在纹样的选用上,更多的使用一些吉祥纹样,如八宝纹、祥云纹、莲瓣纹等,这些印在器物上的符号无不蕴含着这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宗教信仰和经济历史等体性质的文化在精神方面的反映。藏族的饮食器具是就地取材,包括动物的器官、骨骼,还有比较常见的黏土制作的器皿。藏族在饮食器具上的纹样使用主要是代表着当地宗教信仰与特点的典型图案,例如吉祥结形、莲花形、金刚杵形等各种纹饰。藏族在吸收了许多民族的装饰纹饰的基础上进行了变更、创造,从而演化成具有自己独特民族特征的装饰纹饰。这些具有典型特征的装饰图案已成为藏族民族艺术的一大特,同时也彰显出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特点和民族传统,饮食器具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特征与精神的体现。而
饮食器具则是一个民族对其生活态度和精神信仰的真实反映。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传统文化被淡忘的同时,作为我国传統文化重要组成的民族民间文化都是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的对象。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奇葩,弘扬饮食文化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手段之一。
本文通过对蒙古族与藏族饮食器具文化的对比,深层次的了解两个民族饮食文化及器具制作工艺的异同。在民族饮食器具中,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制作手法、制作工艺和装饰图案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在这种相似性里又有着两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反映。无论是蒙古族的蒙嵌还是藏族的取之用之,都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对于美的理解与体现,在各自民族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传承着各自民族的精神文化观念。而在这种特有的精神文化下,弘扬的是民族的精神。
参考文献美食文化
[1]郭太林.蒙古族银碗的雕刻工艺[J].装饰,2008(11).
[2]乌云.蒙古民族的木制工艺及其文化内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06).
[3]薛志刚.浅析蒙古族的饮食文化[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4]庞涓,宁国强.蒙古族与藏族的饮食器具的特点对比分析[J].科技信息,2013(21).
[5]刘强,唐玉萍.北元蒙古风俗文化散论[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9).
[6]尹浩英,张菁.试论传统藏式餐饮器皿与食品特[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
[7]张晓刚.追寻美食配美器的《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J].大连大学学报,2013(02).
[8]陈立明.藏族饮食礼仪与禁忌[J].西藏民俗,2001(04).
[9]吴剑梅.艺术设计的传统文化精神[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10]索朗卓玛.试析藏族饮食器具的特点及发展历程[J].西藏艺术研究,2009(03).
[11]彭海容.藏族饮食礼仪[J].中国食品,2014(17).
作者简介:石鑫(1974—),男,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人,河套学院,艺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及设计的创作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