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解释下列词语。
①使:________      ②浥:________    ③客舍:________
[2]这首古诗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理解。
出塞词
(唐)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
马头冲雪过临洮(táo)。
卷旗夜劫单于帐,
乱斫(zhuó)胡兵缺宝刀。
[1]选择正确的解释连线。
束      砍。
斫      捆。
缺      破损。
[2]“马头冲雪过临洮”让我们看到了_________的气势。“乱斫胡兵缺宝刀”意思是_________。
[3]“卷旗”是什么意思?“卷旗夜劫单于帐”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歌鉴赏。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______(谁)。
[3]篱落:_______
[4]惟有:_______
挚爱的近义词[5]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江南的田园景。前两句写梅子_______、杏子_______,麦花_______、菜花_______,彩鲜明;后两句写昼长人稀,_______飞、_______舞。
4. 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这首古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说理的
诗句是________。 
(3)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古诗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诗人___________,诗中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
[2]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特点向我们展示了农村特有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第三句写道“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诗的三、四句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的喜爱之情。
6.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春的消息
风,飘绿了树枝,
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
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
飞过树林,飞上山岗,
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
它牵引这我的双脚;
我高兴地捕捉住它,
又怜爱的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
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
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
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去年叶落的枝头,
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
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
听它唱歌,和你一起奔跑。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
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
是谁搔痒了我的面颊?
啊,身边又钻出嫩绿出的小草……
[1]读诗歌,填空。
(1)这首诗押“(___)  ”韵,第三节诗的韵脚是(_____)。
(2)读诗句,照样子写一写各小节写了哪些“春的消息”。
第一节:风摇绿枝条、水漂白鸭的羽毛 第二节:人们换春装
第三节: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节:太阳明丽、小草发芽
(3)这首诗描写了情趣盎然的春天,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2]给诗句选择合适的朗读语气。
A.惊喜  B.欢快和急切 C.渴望和欣喜  D.自豪、亲切
(1)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_____)
(2)飞过树林,飞上山岗,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_____)
(3)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   (_____)
(4)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_____)
[3]第五节画“﹏﹏﹏”的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说是“沉睡”的溪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结尾用“……”说明还有很多春的消息没写,你能仿照第三节或第四节诗写写你眼中的春天的消息吗?注意分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内阅读。
清平乐·村居
________________,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
[1]按原文填空。
[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翁媪:________ 亡赖:________  村居:________
[3]《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_____代词人__________。“清平乐”的“乐”读音是_____,“亡赖”的“亡”读音是_____,“卧剥莲蓬”中“剥”读音是_____。
[4]全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活动。“溪上”有_______ ,溪东_______在锄草,溪头________卧剥莲蓬。
[5]全词在写人方面,写了一对翁媪和_______ 个儿子,大儿锄草,中儿_______ ,小儿_______ ,各具情态,表现了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
[6]“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课文中表达这个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关于《清平乐·村居》说法错误的是( )
A.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四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B.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
C.该词的描写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D.全词以白描手法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8. 古诗词阅读。
 
[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写出了初夏时节的景物:___的梅子,饱满的_____,_______,稀稀落落的____;《宿新市徐公店》写的则是___(填写季节)的景,我从________这句诗可以读出。
[2]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借___衬托出乡村生活的_______。《宿新市徐
公店》从静景写到______,使画面变得生动。
[3]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白桦
(俄)叶赛宁
已是傍晚,荨麻上闪着( )的露珠。我站在大道旁,倚靠着一棵柳树。
( )的月光倾泻在我家房顶。远处不知哪里,传来夜莺的歌声。既温暖又惬意,仿佛围着冬天的火炉。
白桦亭亭玉立,如一根根高大的蜡烛。而在树林的尽头,在远处的河对岸, 一个( )的更夫, 敲着( )的梆点。
(选自《叶赛宁诗选》上海译文出版社)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2]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和____。
[3]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在这幅画中,有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请给你脑海中的这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吧________。
[4]结尾处描写更夫敲着梆点, 更突出了乡村傍晚的______
[5]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置身于乡村童话般的世界中,充满了诗人的挚爱,请从诗中选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用“__”画出来,再展开补充至三四句话,意境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
追黄蝶,           。
[1]补全古诗。
[2]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________图。其中“____________”和结句中的“_________”都说明了暮春季节。
[3]“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4]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
[5]“_______________”三个字给读者以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11. 课外类文阅读。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用“   ”画出描写所见的诗句,用“________”画出描写所闻的诗句。
[2]读了诗的前两句,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诗歌用“何须”二字,由写景转为抒情。
D.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4]后人称此诗为边塞诗中的“绝唱”,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