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抄报⽂字内容资料
关于元旦节的知识有很多,在做元旦节的⼿抄报时可以选择⼀些知识写上去。下⾯是由店铺⼩编为⼤家整理的“元旦⼿抄报⽂字内容资料”,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各国元旦节的习俗
哥伦⽐亚:元旦前⼣,各条街上都制作很⼤的傀儡——“旧年”,并宣布“旧年遗⾔”,“遗⾔”的内容滑稽风趣,以博得⼈们开⼼,午夜时将“傀儡”炸毁,在粉碎旧年“傀儡”的爆炸声中,⼈们载歌载舞,互相庆贺。
⽇本:⽇本⼈在元旦清晨,⼀家⽼⼩上街迎接初升的太阳,接着去神社参拜,或互相向亲友问好。他们称元旦为“正⽇”。在这⼀天,他们的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等,喝屠苏酒。此后⼀连3天则吃素⾷,以⽰虔诚,祈求来年⼤吉⼤利。
泰国: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节”(“宋⼲”是梵语的译⾳),也叫“泼⽔节”,节⽇⾥,⼈们相互洒⽔,喜笑颜开地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则⽤泼⽔来表⽰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泰国⼈在新年第⼀天都在窗台、门⼝端放⼀盆清⽔,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顺。
德国:德国⼈在元旦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繁花如锦,春满⼈间。他们在除⼣午夜新年光临前⼀刻,爬到椅⼦上,钟声⼀响,他们就跳下椅⼦,并将⼀重物抛向椅
背后,以⽰甩去祸患,跳⼊新年。在德国的农村还流传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赛”,以⽰步步⾼升。
埃及:埃及⼈把尼罗河涨⽔的这⼀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新年”。在埃及的⼀些地⽅,元旦这⼀天,要供上⼤⾖、扁⾖、紫苜蓿和⼩麦等农作物的颗粒,还有⼀些绿⾊植物的⼩芽,以象征丰裕。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
朝鲜:朝鲜和我国⼀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以祈求上天保佑,驱⾛⿁怪,赐给幸福。元旦黎明,⼈们把⼀些钞票塞进预先扎好的稻草⼈中,扔到⼗字路⼝,表⽰送⾛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们⼜将全家⼈⼀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四季平安。新年期间,朝鲜⼈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种⽤糯⽶加上松⼦、栗⼦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宝饭相类似的甜饭⾷⽤,以预⽰家⾥⼈丁兴旺⽇⼦过得象蜜⼀样甜。
新加坡:农历除⼣时,孩⼦们有守岁的习惯,直到午夜待家长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活动结束后⽅能就寝,第⼆天清晨则起个⼤早,⾼⾼兴兴的从长辈那⾥拿“红包”(压岁钱)去看舞龙、舞狮队的沿街表演,男⼥⽼少穿着节⽇的盛装,带上礼品⾛访亲友,每个⼈脸上都洋溢着⼀种节⽇的⽓氛。过年时,⼈们爱吃油炸糯⽶和红糖做成的甜年糕。
意⼤利:意⼤利的除⼣是⼀个狂欢之夜,当夜幕开始降临,成千上万的⼈们涌向街头,点燃爆⽵和焰
⽕,甚⾄鸣放真实弹。男男⼥⼥翩翩起舞,直⾄午夜。家家户户收拾旧物,将屋⼦⾥⼀些可打碎的东西,摔个粉碎,旧盆⼦、瓶瓶罐罐统统扔到门外,表⽰去掉厄运和烦恼,这是他们辞旧岁迎新年的传统⽅式。
伊朗:伊朗实⾏的是伊斯兰历,它的季节和⽉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庆贺新年就是庆祝春天到来,往往是在公历3⽉下旬,过新年要隆重庆祝⼀周。⼈们涌上街头⽣起“篝⽕”——“夜⽕”,然后全家⼈依次从夜⽕上跳来跳去,表⽰烧掉“晦⽓”,迎来光明,驱邪灭病,幸福永存。除⼣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称都要以字母“S”开头的,以⽰吉祥。初⼀到初三,⼈们⾛亲访友,互祝春节快乐。新年最后⼀天,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恶。
法国:以酒来庆祝新年,⼈们从除⼣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3⽇才终⽌。法国⼈认为元旦这⼀天的天⽓预⽰着新的⼀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刮南风,预兆风调⾬顺,这⼀年会是平安⽽炎热;刮西风,有⼀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果将⾼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瑞⼠:瑞⼠⼈有元旦健⾝的习惯,他们有的成结队去爬⼭,站在⼭顶⾯对冰天雪地,⼤声歌唱美好的⽣活;有的在⼭林中沿着长长的雪道滑雪,仿佛在寻幸福之路;有的举⾏踩⾼跷⽐赛,男⼥⽼幼齐上阵,互祝⾝体健康。以健⾝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希腊:元旦时,家家都要做⼀个⼤蛋糕,⾥⾯放⼀枚银币。主⼈将蛋糕切若⼲块,分给家⼈或来访的
亲朋好友。谁吃到带有银币的那块蛋糕,谁就成了新年最幸运的⼈,⼤家都向他祝贺。
罗马尼亚:元旦前夜,⼈们在⼴场上竖起⾼⼤的圣诞树,搭起舞台。市民们⼀边烧着焰⽕,⼀边载歌载舞。农村⼈拉着⽊犁,上⾯装饰着各种彩花,庆祝新年。
元旦节起源
古代中国的元旦⽇,并⾮如今通⽤的“格列历”——公历的1⽉1⽇。从殷代定农历⼗⼆⽉初⼀为岁⾸,到汉代定在农历正⽉初⼀为岁⾸,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于1912年1⽉初在南京就任临时⼤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初⼀为春节,改公历1⽉1⽇称为岁⾸“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民政府颁布统⼀使⽤“全国年节和纪念⽇放假办法”,将公历1⽉1⽇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鉴于农历⼆⼗
四个节⽓中的“⽴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初⼀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的“⽇”代表太阳,下⾯的“⼀”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的开始。⼈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天。元旦⼜称“三元”,即岁之元、⽉之元、时之元。元旦⼀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龄等⼈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称
为元,初⼀为旦。南朝梁⼈兰⼦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百姓爱戴,但因其⼦⽆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的皇位传给⾃⼰的⼉⼦,⽽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瞑⽬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分受⼈爱戴。后来⼈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天,当作⼀年的开始之⽇,把正⽉初⼀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兹。咸奏万年觞,⼩⼤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元旦手抄报图片
关于元旦节的⽂⾔⽂散⽂
甲午岁末,时值冰⽉,新年伊始,登⾼望远。⾝临秀峰,览万物之欣荣;吐纳清⽓,开三阳之祥瑞。
是⽇元旦,恰逢闲暇,温风和煦,冬阳安暖。时为佳节,奈何举⽬⽆亲;羁旅南国,思家唯有北望。家⽗乡⾳,犹扰素念;⽆意流年,更添烦乱。欲理⼼绪,以正吾志,遂置⾝秀峰,感沐⾃然,登⾼作赋,且做清欢。
南国温润,草⽊不凋,峰青林密,四季葱茏。细作思虑,恰有⼀⼭,难称险峻,却也清秀。收拾⼼境,隽携轻乐,略备⽔浆,欣然前往。
⾄亚公顶,青⽯门楣,映⼊眼帘,古朴⼤⽓,宏伟壮观。朱楼碧⽡,富丽堂皇,千⾦⽐屋,欲与⼭齐。
登阶⽽上,曲道蛇⾏,盈⼭秀⽊,别有幽境。枝头⽇暖,鸟鸣欢快,穿林⼩径,游⼈不绝。奇⽯怪柏,绿蔓青藤,⾹花异草,令⼈神怡。徇径前⾏,⼭风拂⾯,松针铺地,渐觉肃然。
⾄栖霞亭,凭栏四顾,⽬之所及,宛若画卷。远⼭叠翠,环抱诸城,城所不悦,欲脱其拦。逐⽇晚霞,犹恋长空,且⾏且惜,半坠半悬。斜辉光影,凌云丹鹤,飘逸雅致,疑为仙缘。琼楼⽴地,欲上九天重霄;⽅城棋布,纵横⼋衢相连。数⾥长街,犹如绳屡,往来流车,⾏蝼蚁。淡澳清波,泛起⼀池流光;深惠⾼铁,相接百⾥通途。
览此景物,不觉愀然,⼈⽣蚍蜉,世事多艰。⼆⼗六载,弹指即过,⼏近⽽⽴,终⽆所成。世代耕读,不求宦达,识书习字,明德守礼。求学数载,⽆经纬之才;亦读孔孟,少圣贤之怀。⽣性愚钝,亦少俊才,唯有礼法,⽮志不忘。
嗟呼,⽺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今孑然⼀⾝,离家千⾥,未尽孝悌,愧于⽗母。感弟之厚德,
尽孝道于双亲。 先贤有⾔:太上⽴德,其次⽴功,再次⽴⾔。仕⽽优则学,学⽽优则仕。奈何今⽇,⽆德⽆功⽆⾔,不学不仕不优?
极⽬⽆⾔,忽忆苏⼦,旷世之才,曾居于此。凤翔签判,密州太守,翰林学⼠,贬谪惠州。圣贤之怀,惟馨之德,此时⼼境,⼜是如何?东坡豁然,随遇⽽安,情系百姓,⼼忧黎民。施医散药,整顿军容,谏改税赋,兴修⼆桥。踏遍江南,逢⼭未免更留连;啖荔百颗,不辞长作岭南⼈。
不禁感叹,世异时迁,⼦瞻之乐,今之何存?在史在诗在志。
⼭风渐紧,⼣烟⽣凉,知吾辈之浅薄,感先贤之虚怀。⼈⽣朝露,亦有数载,雁过留影,踏雪留痕。
新年伊始,明志于此,慎⾔笃⾏,尽职尽责。虽⽆功德,亦⽆⽴⾔,愿尽平⽣,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