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当堂背诵全文。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
2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方法 :导读法
教学课时 :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约1分钟)
唐代有位官员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权贵,被贬为和州通判。按规定,应住衙门里三间屋子。知县是势利小人,见他被贬,便多方刁难。先安排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他见房子面对大江很高兴,特撰写一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他的举动气坏了知
1.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当堂背诵全文。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
2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方法 :导读法
教学课时 :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约1分钟)
唐代有位官员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权贵,被贬为和州通判。按规定,应住衙门里三间屋子。知县是势利小人,见他被贬,便多方刁难。先安排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他见房子面对大江很高兴,特撰写一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他的举动气坏了知
县,又把他的住房调到城北门。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这房子在河边,附近还有柳树。他因景生情,又写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悠然自得,又把他调到城中,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他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这个官员是谁呢?《陋室铭》一文又有什么精彩的内容?让我们走进刘禹锡,走进他这间陋室!
(板书课题,多媒体展示:刘禹锡故居)
1、教师示范后,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准备展示。
2、一生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准备做点评。
3、学生在互评的基础上,归纳朗读的方法。(多媒体展示)
(1)要读准字音,不要错读
(2)要分清句读,不读破句
(3)要读出语气(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运用声音表情达意)
4、分层朗读,试图读出语气。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一生试读。其他同学做点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把握。
(2)苔痕上阶绿,草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第一句,学生能把握句子的美感,并知道试着读出这种美,可借助想象,想象成你就在这种环境中。
第二句,学生能感觉出作者因交往之雅而产生的自豪感。生读出这种感情。
第四五句,读出生活的悠然自得之情。
学生在自己总结语气、语调特点的基础上能自主朗读。老师和学生一起读,应起一个垂范的作用。
小组内部交流朗读,声声互评。
展示小组成果,班级内部互相比较。
(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把握反问句的语气特点,理解引用孔子这句话的作用。了解“之”的作用。
5、“忘我”的读
学习古人诵读诗文时的状态——陶醉。
学生可以采用各种姿势,只要是一个最能投入的状态“忘我”地读。
自己试一试——展示——全班诵读
四、质疑解惑 走进文本 (约15分钟)
质疑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
解惑:从山水写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了。“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古代传说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龙隐现,兴云作雨,所以人们认为水中有龙就会显示神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因为我品德高洁而芳香四溢。“馨”本意是发散很远的香,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声传播很远。
质疑2:文中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呢?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解惑:以山水类比引出陋室。用山、水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来比陋。用仙和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作者的目的是要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写的内容,这种方法叫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方法,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章波澜起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室主人的品德是否高尚。也就是说,尽管这房子的确是个陋室,但
只要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觉得陋,反而处处可见其高雅明亮,“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兴,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质疑3:《陋室铭》中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请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解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译为:这是简陋的屋子,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质疑4:文中是怎样描写陋室环境的?出诗句,并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解惑:
{一}室中之景——苔痕上阶绿,草入帘青。
引导:青苔长上台阶使台阶变绿,草映入竹帘使室内呈青。绿苔、青草,多么美的彩!显得恬静、雅致,真使人看了悦目爽心,心旷神怡!这是诗的意境,画的情趣。
诗乃语言精品,“青”与“绿”是诗人笔下的爱物,我们学过许多含“青”与“绿”字眼的名句,请学
生举出几句。
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陋室铭的作者《过故人庄》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次北固山下》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
作者描绘了陋室恬静、雅致的自然环境,还有比这更惬意的精神寄托吗?请大家出来明确:
{二}室中之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室主人常同一些什么样的人交往?
明确:有学问的人(鸿儒)
你可以发挥想象吗?想像一下这些鸿儒如何谈笑?柳宗元吟诗作画;韩愈扼腕长叹;刘禹锡持一杯香茗听窗外雨打芭蕉,柳宗元吟诵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今日有幸拜读禹锡兄大作啊!……..
{三}室中之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室主人的精神寄托是做些什么事?
明确:邀客谈笑,窗下抚琴,展卷读经,乐而忘忧,寻求超凡脱俗的真谛。
陋室之中有如此悦目之美景,又有许多可以畅怀大知音以及爽心的雅事,如此种种不俗,无他烦恼,哪有陋之感觉呢?
质疑5:既然这篇文章是写陋室,为什么在结尾要说“何陋之有”呢?不是自相矛盾吗?
解惑:这篇文章是要体现主人的品德高尚,虽在陋室,但是居住在陋室中的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觉得陋了。
五、难点解析 体会意图 (约8分钟)
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庐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指西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这两句话是说我这个陋室正如南阳诸葛庐的草庐,又像四川扬子云的亭子。作者采用的是类比的写法,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
比,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会如此么?
2.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宾语前置。其中的“之”,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怎样理解丝竹乱耳?他后面不是自己也在弹琴吗?
在陋室中谈谈古琴,心无旁骛,作自娱自乐,享受自己创造的音乐氛围,不失为一种清净的世外生活。丝竹,借代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这里面的“奏乐”实际是朝廷的统治阶级每日纵情于的靡靡之音,所以说这种声音对于作者来说是很嘈杂的。
六、拓展迁移 深入探究 (约5分钟)
问题1:你理解安贫乐道么?
明确:所谓安贫乐道,即安于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
问题2: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人具有这种品质?现在还有这样的人么?
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有所准备。(多媒体展示)例如:孟子的“贫贱不能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杜甫的“贫贱至极,笔耕不辍”;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还有抛弃都市生活选择支教的年轻人,2008感动中过的李桂林卢建芬夫妇: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问题3:古人把安贫乐道作为一种人生的最高境界,你怎样看待?在今天这个社会,“乐道”就要“安贫”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