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课题
大气的受热过程
授课人
班级
5班
时间
教材
分析
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作为本章开篇,既具有其地理实践意义,又是后面章节的知识、理论基础,其中所包含的人地关系分析思想也对今后地理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材内容的设置
第一部分:大气受热过程的几个环节。
第二部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第三部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教学目标
课程
标准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够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应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让学生可以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2、运用图表,让学生分析并阐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界中常见的地理现象,并进行解释。从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正确认识全球变暖现象,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
3.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
重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
教学
难点
大气的保温作用
学生分析
学生之前初中已经学习过有关气温的知识,也在必修一第一章中学习了有关太阳辐射的相关内容,但是不能够解释温度变化的原因和大气热量的来源。
教学策略方法
本部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在教学中力创设教学情景,运用丰富而生动的案例探究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并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感悟知识,实现思想认识的升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生活处处是地理。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生活中的地理。首先,
与学生分享古文《两小儿辩日》(本课的第一个分享)。提出问题:1.文中小孩认为离太阳越近,气温就越高。这种观点的错误在哪里?
2.你该如何解释中午要比早上气温高?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挖掘古文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既检验了学生的预习效果,又可以调动学生兴趣,更好地参与课堂。
讲授新课
一、旧知回顾
1.低层大气的组成。
2.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点。
3.太阳辐射的组成有哪三部分,波长由短到长依次是?其中能量最强的部分是?
4. 根据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的波长,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分别是什么辐射(长波或短波)?
学生积极回顾之前所学知识,积极回答问题。
本节新课中需要用到许多背景知识,是之前上课学过的,通过回顾熟悉旧知识,为顺利接受新知识做铺垫。
二、新知探究
探究一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及课本、学案提供的资料。同桌之间讨论以下问题:
太阳暖大地
1.图中A为_____,是大气中的___和较大的尘埃对_____的作用。
2.图中B为____,是大气中的____或______对可见光的作用。
3.图中C为___,是___对紫外线、______和_______对红外线的作用,对能量最强的____作用不大。
同桌之间讨论问题的答案并积极主动回答。
通过读图分析太阳暖大地的过程,从而理解大气是怎么对太阳辐射起削弱作用的。
探究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及课本、学案提供的资料。同桌之间讨论以下问题:
1.大地暖大气:上图中D为______,它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______和____吸收,所以_____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2.大气暖大地:上图E为_______,对地面起到____作用。
同桌之间讨论问题的答案并积极主动回答。
通过读图分析大气暖大地,大气还大地的过程,从而理解大气是怎么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
梳理太阳、地面、大气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
要求学生用箭头表示太阳,大气,地面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并把各个过程的名称序号写到相应的位置
学生上讲台绘图。
明确太阳,大气,地面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落实所学知识。
课中小互动:通过研究太阳、地面、大气之间的热量关系,尝试扮演这三个角,并以下列形式来描述.
1.我的热量主要来源于谁?(谁对我最好?)
2.我把热量主要给了谁?(我对谁最好?)
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
分享生活随感,类比大气受热过程(本节课的第二个分享),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三、学以致用
观看原创视频《元老师的高原之行》,思考并讨论学案上的六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时间:8分钟。
学生观看视频后讨论以下问题:1.青藏高原的人们皮肤为什么会呈现“高原红”?
2.为什么高原的油菜花7月才开?青稞9月才收割?
3.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为什么要燃烧柴草?
4.白朗县的西瓜为什么格外甜?
5.冰川雪线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6.为什么在冬天的午夜至清晨雾霾更严重?
分享同事援藏经历(本节课第三个分享),用大气受热解释高原所见。 学生通过讨论真实的案例,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听元老师的故事过程中,感受教师的奉献精神。
在全球变暖问题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四、总结提升
总结:本节首先讲了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其次讲了应用。我们可以利用大气的受热原理采取一些措施来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但同时,人类的一些不合理行为也会影响到大气受热过程,造成一些环境问题。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类在实践中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学生尝试绘制思维导图
归纳总结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结束新课
播放元老师提供的西藏孩子的照片,希望同学能够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并为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尽一份微薄之力。
学生观看照片,体会其中深意
通过情感的升华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怀,加强学习动力。
作业布置
那么为消除或减少大气受热过程中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做什么?这个问题留到大家课下思考,并写成书面作业。
板书设计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分享生活中的地理(分享古文、分享生活随感、分享援藏经历)为暗线,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总结提升,课后拓展为明线,讲授了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和应用。其中,大气受热过程的应用这部分,我采用了播放自创微视频《元老师的高原之行》的方式让学生探究问题,用同事西藏支教的真实经历作为案例,将课堂探究问题融入其中,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有比较强的心灵冲击。
但是,在问题的引导上,我还没有真正做到放手,没有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本,所以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达到充分的发散。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
学习了“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中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后,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零散的知识储备。(如: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CO2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O3能大量吸收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
2、认知特点
高一的学生抽象思维、空间思维开始进入强劲发展阶段,创造性、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较强,课外活动的机会较多,接触面较广,学生对于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很多现象都非常熟悉,但正因习以为常所以很少会去寻因溯源,缺乏相关的理论基础和系统地解释地理现象
或地理事实的能力。因此,本节课的又一难点是利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
效果分析
一、课前预习效果分析
在填空题的引领下,学生较好地进行了课前预习,对课本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大气受热的两种作用,三个过程有了基本的了解,后面的探究题激发了学生对教材的进一步理解。
总之,课前导入练习很好地发挥了引领学生课前预习的作用,也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学习盲区和疑惑点在哪里。
二、课后检测练习效果分析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总体来说,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不错。大部分题目通过率都在85%以上。关于逆温的选择题通过率较低,因为后期进行了专门的点拨和强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