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评课稿
  一、“书读百遍”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作为文言文,它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阅读可以充分地领略古文的音乐美,增加学习的兴趣。
闫老师很重视老师范读,引导学生在听老师范读时自己在原文中划出停顿,与自己读的停顿进行比较,让学生听老师范读时目标更加清晰明确。在明确文章停顿后,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价,指导难读字词、重点语句。最后出示竖版竹简,营造浓厚的古文氛围,让读变得有新意、有挑战。
二、“其义自见”
  本节课摒弃了字字串讲的教学方式,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已经有了反复诵读的基础,学生只要再认真阅读课文注解,就能自己解决生字、难词,初步达到“疏通文意,了解内容”的要求,为进一步阅读铺平道路。
三、“享受语文”
  本节课,教师一直在带领学生享受语文的形象之美。文字本身是平面的,古文文字的简练性更使形象被大大地压缩了,而闫老师的《两小儿辩日》中,却用“还原”的方法,使蕴藏在文字深处的形象感得以凸显出来,并被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和把握住了。例如在“辩斗”这一环节,教师的示范性辩斗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接地供参照的小儿形象;学生之间的自由辩斗是进一步让学生去亲身体验这种形象感,两个可爱的古代“小儿”形象就这样被还原到了现代的课堂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在体验、在把握,更是在享受。
四、“游戏伙伴”
新课程理念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角描述为“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及“平等合作中的首席”。做语文游戏中的伙伴,这种伙伴意识在本课体现在两个环节上。其一,是教师和一名学生再现“辩斗”场景。在这个环节里,可以看出,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绝对平等的游戏中的伙伴角。其二,是在组织全班学生辩斗的过程中。在这里,教师似乎是跳出了“辩斗”游戏,而以组织者的身份出现的。教学的过程就是这样和师生共同游戏的过程合而为一的。
中国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都应该有其独特的教学
价值。闫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基于核心素养,精心确定教学内容,把教学的价值、教材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变成一个个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行为目标,不仅让学生真正读懂、读透文章。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文中的两小儿、孔子的言行不再只有一个标签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还能在思维碰撞中真切地感受到两小儿身上所蕴藏的“科学精神”。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