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读后感1000字
《知音》读后感1000字
篇一:
知音读后感《文心雕龙》——知音篇读后感谈到知音,我们会首先想到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知音难寻,这是多少迁客骚人的心声啊,在《文心雕龙——知音篇》的首段便有了“知音其难哉”的感慨,并由此说明文学也如音乐一样需要“知音”的评论和鉴赏,同时论述了我们如何进行文学批评。读完这篇文章,从内容上将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讲知音难寻,并指出了三种评论家的类型,来说明知音难寻的原因,第一是列举了韩非子,司马迁的故事说明了古来文学批评大都是“贵古贱今”,即批评同时代的人扬古代的人;第二列举班固和曹植的故事来说明了“文人相轻”这一现象;而楼护则代表了“学识够不上谈论文章,却把伪谬当成是真实”的这一类人。第二部分主要是讲“音实难知”,即做好文学批评是的确存在一些难度的,因为文学作品本身的抽象复杂,以及评论家见识有限又各有偏好。要进行文章评论,首先要对文章轻重的评论没有私心,对作品的爱憎没有偏见。第三部分主要是讲文学批评鉴赏的方法:首先提出了“六观”的思想,即文体安排、文辞布置、文学的继承发展、奇与正的表现方法、运用的事类以及作品的音律。并且要求评论者应该博见广闻,以增强其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求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评论文章。要通过作者
的文辞去探讨其内心的情思,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评论。第四部分主要是提出文学批评的理论根据。审查鉴别不要因它而错听。唯有遵守评论鉴赏的规则,才不会搞错迷失方向。大二即将结束了,很快我们就要走入社会,接受新一轮的洗礼,很多人都会抱怨社会不公正,会感慨遇不到伯乐,因怀才不遇而闷闷不乐,这时候我们是作为被“鉴定”的对象,这时就需要我们完善自身,提升自身素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大的机会去遇见我们的“知音”,即使有伯乐,那么也需要千里马啊!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篇二:
《后天》读后感电影《后天》观后感看完《后天》,我相当震撼。大概人们一直以为人类作为地球上的最高级动物就是地球的主人大自然的主宰者。就可以肆意的破坏地球,征服大自然。然而,如果又一个冰河世纪在眼前,措手不及的人类将如何?人类还能征服自然吗?《后天》给了我们一个响亮而肯定的回答。这部可怕的灾难片告诉了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自然永远主宰着人类。《后天》这部电影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川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气候学家杰克.霍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主要是讲人类不断破坏美丽的大自然,然而受到了大自然严重的惩罚。冰雹、闪电、暴风雨、龙卷风、飓风、洪水、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南极冰融化等种种灾难降临在人类身上时,人类才觉悟,才知道悔改,可已经太晚了。因为灾难转眼之间席卷而来,洪水,就在眼前;冰雹,就在眼前;一切不可抗力
就在眼前。温室效应将使冰河期重返地球。龙卷风、海啸、地震所以你叫得出名字的天灾都将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在影片中,能看到纽约市被淹的镜头:慌乱的人飞起的汽车破碎的玻璃,后面是楼一样高的巨浪?
能看到发生在夏威夷度假海边胜地受到飓风侵袭的场面。这就是破坏大自然的后果,这就是对人类的惩罚。几千年来,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现在就要品尝自然所酿造的苦酒了。然而影片中有一个动人之处;人类在大灾难面前,亲情友情爱情——人类的情感经受了重大的考验。人道主义精神激发出了人性的光辉。所以人在灾难的面前都表现出先人后己的勇气。有的人为了救别人,自己被冻死了;有的人为了不连累别人,放弃了生的希望。这点我非常的鼓舞。也许,人性真的只有在最危急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吧。但人类根本没有任何方式和自然抵抗,能做的,只有躲避和逃跑。这时候人们应该明白:
人类不是万能的。自然可以随时瞬间灭绝一个种族。所以:
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小部分。今天,人类比任何时候都能
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今天,人类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谐修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必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只有 家 读后感
这样才能保护住我们的家园。“环境保护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提供一种幸福和沉稳的感觉”——这将是我们给自己的一个机会、一种鼓励、一声祈祷。或者,也许我们赶不上那天,但是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下下一代,他们要怎样咒骂
我们在这个疯狂年代给他们制造的灾难?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要保护环境,尽可能的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减轻一些负担。保护环境不能是一句空话,我们不能等到“后天”真的来临才知道后悔。看完影片,走出教室,我很庆幸:
外面还有阳光,而我们的世界还没被冻结,我们,还有机会。
篇三:
巴金作品《家》读后感1000字作文一定有很多人都听说过巴金老先生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们说它代表了他创作的最高成就,但是真正读过它,品味过它,感受到过它所带来的震撼的又有多少人呢?那时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还处于封建制度的社会中,而激流三部曲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就讲述了在那个时期一个封建的大家族高家的故事。一个有思想,有觉悟,有抱负的青年出生在一个封建制度统治下的社会中,可以说是
生不逢时,而他如果又恰好出生在一个古老而专制的大家族之中的话,那便是更大的不幸。黑暗的社会,与同样黑暗的家庭,就像一个外表看起来璀璨夺目,绿意盎然,内里却腐败不堪,布满荆棘的鸟笼,将那一颗颗自由的心牢牢的所在了里面,任那自由慢慢得腐败成古板,希望悄悄滋生出绝望。内心不坚定,软弱胆小的人,是断然不敢冲出牢笼的。他们不知道,冲出牢笼之后应该飞往何方;他们不敢想象,
没有了这外强中干的家族的依托,他们将如何生存;他们无法预测,被捉住的命运究竟会是怎样。他们不知道,他们不敢想象,他们无法预测,他们只能低着头缩在他们他们早已无法忍受却又不得不忍受的牢笼之中继续他们行尸走肉一般的生活。而真正的勇敢者,有铁一般意志的人,一定是随时随地都在寻这打开牢笼的方法,他们有理想,有目标,在一条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前行;他们不需要家族,并不代表他们冷酷无情,只是他们不想再带着面具虚伪的生活;他们
不去预测自己的失败,只因他们坚信自己定能成功。这样的人,一旦到机会,哪怕只是一点点的缝隙,也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撞破牢笼,张开翅膀,朝着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展翅,翱翔。从表面看,高家一家人知书达理,事事如意。家庭内部尊卑有序,立法森严,
但实际上。在这个大家族中处处都存在着激烈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高家的三位少爷,大哥高觉新,二哥高觉民,三弟高觉慧,三人虽是亲兄弟,性格却各不相同。老大觉新善良却怯懦,接受过新思想的启蒙但封建的传统思想已经在他的脑海里深深地扎根。他就像那第
一类人,内心的挣扎让他永远也无法真正地冲破牢笼。祖父的话对于他来说就像是法律,是维持这个封建家庭的支柱,而他却又对新青年表示出同情,帮助觉民逃婚,觉慧离家出走。他不敢过多地接受新思想,却又痛恨封建的制度,他夹在弟弟与祖父中委曲求全。而他的“不抵抗主义”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的生活,他的逆来顺受却造成了他与妻子瑞钰,表妹梅三个人的爱情悲剧。二哥觉民与三弟觉慧却又是另一种人,他们敢于抗争,看到不合理的事情敢于直言,他们受到新思想的熏陶,不满封建制度的家庭。他们积极参加学生青年运动,热心创办刊物,宣传先进思想。但觉民较觉新却又稳重很多。觉新的性格有些激烈,遇到不平的事情他只有愤恨却又想不出合理的方法去解决。他勇敢地与家中的丫环鸣凤相爱却无法阻止她的陨落。最终,他选择了离家出走,彻底的逃离这个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牢笼。高家最后被分割的命运是必然的,它揭露了这个吃人的封建社会的最终结果。封建的社会与繁琐的家族制度必将走向衰败与灭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