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月亮教案及反思
中班语言月亮教案及反思
中班语言月亮教案及反思1
  活动目标
  1. 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体验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2. 喜欢阅读,能对故事内容展开想象。
  3. 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大胆想象并设计出森林里的动物来尝月亮的情景。
  学习句式“XX爬呀爬咔嚓、咬下一片月亮,它说月亮的味道真好”
  难点形成原因
  想象力局限
  难点解决策略
  需要幼儿实际图像与手形进行结合想象。
  活动过程
  一、幼儿预期表现
  1. 每年中秋节晚上的月亮是怎样的?
  2. (出示图书)老师这里有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
  《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们想
  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3. 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里的动物是怎么想的。
  二 、看PPT,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老师边讲述故事边插问)
  1. 请大家数一数画面上有几双眼睛?有几只小动物?
  2. 小动物们都很着急,请你们帮帮它们,怎样才能
  够够到月亮?
  3. 小鱼在想什么?你们认为它说得对吗?
  4. 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哪里最有趣?
  5. 小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三、完整欣赏,想象迁移
  1、让我们一起再来完整欣赏这个故事。
  2、如果让你们也来摘月亮,你们会想什么办法?
  幼儿能想象月亮的各种形态,以及月亮的形状,对月亮的味道具有想象力。
  活动反思:月亮诗歌
  1、提问的方式还有待改进,提问的主题要更加明确,避免因为主题不明而?影响幼儿回答。
  2、对故事的讲述方式上还有待改进,可以采取更多的形式阐述故事,避免一次次的重复让幼儿丧失阅读兴趣。?
中班语言月亮教案及反思2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2、运用挂图和课件,初步理解并形成“半个月”的时间概念。
  3、萌发对月相变化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感受半个月里月亮形状变化的过程。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兔妈妈和小兔玩偶、课件、单月的日历一张。
  2、律动《月亮婆婆喜欢我》
  3、《望着月亮吃大饼》故事挂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是谁呀?”(出示玩偶)“打个招呼吧!”“兔公公家盖房子,兔妈妈要去帮忙,小兔只能在家里等妈妈,它会怎么等妈妈呢?”(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讲述)“平时,你的妈妈不在家,你会怎样等妈妈呢?”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初步了解半个月的时间概念。
  “小兔子怎样等妈妈呢?请听故事《望着月亮吃大饼》。”
  教师:“兔妈妈要多长时间才回来呢?你们知道半个月时间有多长呢?”(教师出示日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日历,就知道半个月有多长了)除了用数日历的方法,兔妈妈还告诉小兔一个什么好办法呢?
  3、出示挂图,进一步欣赏、理解故事内容。
  “好,我们一起来听听兔妈妈的好办法吧!”(播放录音,再次欣赏故事)
  提问:(1)兔妈妈走后头几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演示挂图中的月亮变化)
  (2)七八天过去了,月亮变成了什么样?小兔把圆圆的大饼吃掉了多少?
  (3)又有几天过去了,天空中的月亮只剩下了什么?小兔的饼也变成了什么?
  (4)最后一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小兔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5)小兔是照着谁的样子等回了妈妈呢?原来圆圆的月亮会变呢!
  4、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进行讲述。
  “好,我们看着大屏幕,一起讲讲这个好听的故事,好吗?”
  5、律动《月亮婆婆喜欢我》结束活动。
  “小朋友,月亮不仅会变样子,它还会和我们做唱歌做游戏呢!”(教师弹琴,幼儿做律动)
  活动反思
  《望着月亮吃大饼》是一个童话故事欣赏。一开始利用头饰兔妈妈和小兔来导入故事情节,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让幼儿跟兔妈妈和小兔打招呼问好。在我第一次完整地讲述故事时,孩子们听的很认真,当我故事讲完开始提问:半个月到底是多久的时候,小朋友的回答千奇百怪,都迫不及待的说出自己的答案。最后我用数一数和故事中兔妈妈教给小兔观察月亮变化的方法告诉小朋友半个月到底是多久。这节课的难点就是在于幼儿对
月相变化的理解,在活动中准备了月亮变化的图片,幼儿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半个月中月亮变化的过程,孩子们也可以轻松的说出故事情节,比如老师提问:兔妈妈走后刚开始几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孩子们积极地说:“月亮缺了一些”。老师问:“小兔把月饼吃成什么样?”孩子们说:“吃掉了一点点”。老师问:“七八天过去了,月亮变成了什么样”?孩子们说:“变成了半圆”。老师问:“小兔把大饼吃成了什么样”?孩子们说“吃掉了一半”……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演示和提问的方式把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了,这样幼儿既理解了故事内容,也明白了月相变化的过程,同时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
  1、教师在讲述月象的原因时,语言可更简洁。
  2、在活动中应发挥幼儿主体,让他们多说,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想法。
中班语言月亮教案及反思3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能理解作品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美。
  2、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正确运用量词:湾、棵。
  3、运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大胆想象,尝试仿编诗句。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配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谈话导入
  师:你们看到过月亮吗?
  幼儿:月亮在天上;晚上才有月亮;有时候清早还能看到月亮等
  师: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圆圆的、亮亮的;有时是弯弯的像香蕉。
  教师 小结:小朋友说的非常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我们一起欣赏
  二、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1、教师富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
  师:诗歌的题目是什么?你们听到诗歌里说了什么?
  幼儿可以泛泛地说
  2、幼儿看图片,再次欣赏教师配乐朗诵。
  提出欣赏的要求:诗歌里有谁?他们在哪里看到了月亮?
  (1)师:小鸟在哪里看到了月亮?它说了什么?
  (2)师:青蛙在哪里看到了月亮?他说了什么?
  (3)师:宝宝在哪里看到了月亮?他又说了什么?
  三、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1、幼儿在教师带领下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注意语调的轻柔及量词的运用。
  2、组织幼儿讨论。
  (1)师:月亮真的挂在树梢了吗?为什么说树梢挂一个月亮?
  幼儿:这是月亮的光照在树梢上。
  师:小鸟为什么说:月亮和我好?
  幼儿:月亮给小鸟照亮了路;月亮看着小鸟睡觉,月亮喜欢小鸟。
  教师 小结:小朋友说的都有道理,月亮光撒在了树梢上,远远望去好像在高高的树梢上挂着一个月亮。
  理解词:挂
  师:这里用了一个好听的词:挂,请小朋友做一个“挂”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