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社会背景、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思维方式、审美理想几个方面谈谈现代派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
答:社会背景:中国与西方大体同步,由于留学生,中、西方文学得以交流,并产生了三次高潮。(1)五四时期:初步对现代主义有所熟悉,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郁达夫的小说,李金发的诗。
(2)二十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海派小说,施蛰存的《将军底头》,戴望舒,何其芳,马广田,张爱玲
(3)二十世纪80年代:多有仿照剽窃的痕迹,朦胧诗,寻根文学,先锋小说等。结束后,个性开始挣扎,高楼文化兴起,平房文化减弱,主体化取代平面化,注重培育人的自我。人们的物质生活有所丰硕,而精神世界困惑和孤独,改革开放引发的外部思潮和文化的涌入。
思想内容:与西方文明危机,人类异化等一致。
生活的发现思维方式:先锋,注重创新、表现现代意识和现代性,其目的在于寻觅从未体验过的经验。生活和经验。
审美理想:超前性、超越性,不重复。
艺术形式:自主自由。
二、论述郁达夫小说对外来文化影响的接受。
答:曾读过三千本以上的小说,郭沫若评价他“很伶俐,英语、德语都很好,喜欢读欧美文学的书,在咱们中没有比他读得更丰硕的了”。在日本期间,由于日本的开放,使他可以从容面对生活两性,这与闭关锁国是不一样的。
哲学的文化影响:
尼采的思想——深受尼采“超人思想”的影响。强调个性解放,超人,并翻译其高作;以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西方的《楚辞》,是诗人的呓语。
施蒂纳的无政府主义,强调自我就是一切,一切就是自我。重视个人招架与超越
西方文学的影响:
(1)浪漫派:整体上可以成为浪漫派的文人。郁达夫为卢梭作传,写过《关于卢梭》《卢梭的作品与思想》,以为卢梭的人生充满矛盾,对卢梭《忏悔录》高度肯定。卢梭为其提供了人道主义伦理尺度和浪漫主义精神,以为真理的战士、自然的宠儿反传统是正常的。
(2)感伤主义(颓废主义):《感伤的行旅》—施特恩,《沉溺》的主人公——华兹华斯,《南迁》——
歌德,强烈的虚无主义、厌世主义、及时行乐,用颓废的手腕来反对旧式的生活。
(3)零余者:曾有“我是一个真正的零余者”的自序,受屠格涅夫《罗亭》等小说中俄罗斯文学“多余人”形象的影响。零余者多位世界而追求,忧国忧民,愤世嫉俗,孤单而自卑,曾现忧郁的病态。作品中人物常常格格不入,有理想理想却不能实现,只能用颓废的自暴自弃来招架社会。
(4)私小说:日本私小说十分重视对心境的描述,笔触细腻,格局小巧,又叫自我小说。代表人物:田山花代、永井和风等。有人以为私小说是自然主义的变体,由于描述生物本能,某种意义上属于心理描小说。私小说强调自然,有浪漫主义偏向。视野收缩,不写社会,写个人;以写私生活为主;表现柔弱与感伤,在1922年私小说达到了顶盛。郁达夫本人推崇佐藤乡人,小说语言散漫。
3、结合《倾城之恋》、《金锁记》谈谈张爱玲小说的主题与艺术特。
答:张爱玲的女性写作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是私人性的现代都市女性的话语,充满对于女性琐细的日常生活的发现与肯定。《倾城之恋》写香港沦陷时两位本来自私的人白流苏和范柳原产生的旷世爱情;《金琐记》通过描述小商人家庭身世的女子曹七巧被嫁给江姜家瘫痪的少爷的故事研究了一个健康的生命在正常情欲得不到知足后的情态。反映了张爱玲创作的两个主题: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二、黄金国和两性心理变态;
艺术特:(1)智者的目光
(2)日常化的叙述。尤其注重对女性繁琐的日常生活的发现与肯定。她的女主人公生活在一个日常的物质生活的世界里,她们的算计的衣服、首饰、钱、屋子,她们的喜怒哀乐与她们的情欲、吃醋、虚荣、疯狂紧密相连。像《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最初为了黄金锁住爱情结果却锁住了自己;爱欲折磨了她一生,也折磨了她的一家人。
(3)传统的技法与现代小说激发的融合。独特的文学修养。张爱玲一方面受到中古国古典文学及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有较早的受到西方现代化的教育,她的小说既具有传统小说叙事套路的痕迹,又带有“现代派”的味道,诸如注重人物意识的流动、注重暗示与象征、善用联想,特别是对人物病态心理的描述与揭露等。
(4)散文化的语言。
(5)单线结构和现代派的痕迹。注重写人物意识的流动,注意暗示与想象,在叙述中运用联想,令人物周围的彩、音响、动势,都不约而同地照顾心理活动,充分感觉化,具有西方现代派的先锋痕迹。
(6)意象与语言形式相结合。语言富丽、雅致、圆融光润而意象丰硕。张爱玲对语言的颜、情调、
动静和意蕴多有极为敏慧的体悟,写肖像、写语气、写神态、写气氛、无不笔致轻灵、才华闪烁、潇
洒自如,这是张爱玲小说艺术最动人的地方之一。而对月的描述,是张爱玲小说中最具有个人特的意象
4、论述无名氏《无名书》的内容及艺术特。
答:《无名书》是现代派作家无名氏的长河小说。共包括《海艳》《野兽、野兽、野兽》《死的岩层》《开花在星云之外》《创世纪大菩提》《金的蛇夜》六卷。整体上以主人公印蒂的成长历程为主线,讲述了浮士德似的主人公印蒂由第一卷时十八九岁青年因情感冲动而参加革命,到三十四五岁时候的冷静反思,最终寻求人生最后“圆全”的进程,表现了现代中国青年们一生执著于理想、执著于生命价值和自由精神最高境界的追求之卓越与宝贵。其中:
第一卷《野兽野兽野兽》30万字,在时期的急流中,十八九岁的印蒂受革命思想的感召在南京离家出走,参加革命。后来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出狱后接头时却受到怀疑,从而使他对组织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失望。在经历了痛苦的灵魂挣扎后,和过去的信仰辞别,从一个组织的人回归到一个独立的个体思考者【革命与政治】
《海艳》40万字。通过大篇幅写“海夜”与“湖”这两个意象来展现印蒂与瞿萦的悲欢聚散,讲述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最终在失去了理性与秩序的时期,战争的暴发,印蒂“残酷”归去。大海成为非理性力量的象征。语言干净,简练从浪漫中割裂出来【爱情与美】
《金的蛇夜》40万字。印蒂面对罪恶和诱惑表现出欲望知足后的极度空虚。第一次对人性的主题进行文化哲学方面的揭露。有典型的现代主义彩。【罪恶与欲望】
《死的岩层》中,他进入基督教与佛教世界,探索神和宗教的问题;知识分子像凸显。【宗教】《开花在星云之外》中,他游历于道家天地,在人迹罕至的华山绝顶体验东方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彻大悟,取得摆脱与启迪;【东方精神古典境界】
《创世纪大菩提》中,他重返人界,把抽象高超的精神落实到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具体的操作中,实践他中西文化汇合的“新信仰”及新世界的人生观。气魄飞扬又出人意料。是后期浪漫派的典型代表【儒释耶的综合】
《无名书》的艺术特包括
一、对于东西方文化的继承。无名氏本人博学多才,杂取各家,又广涉三教九流、旁门左道,使他既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其他东方国家的文化,又接触到了西方的文化。在他关于异国风情的描述中,很多都是成立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的。从《死的岩层》开始,作品融合了释、道、耶(即佛教、道教、基督教)
的教义和内涵。也正是基于作者对东西方的文化的积累,才有了“此生夙愿是调和儒、释、耶三教,成
立一个新信仰”这种理想,作者将这种理想灌注到作品中,便形成了主人公印蒂追求“新信仰”的意愿。而结尾卷《创世纪大菩提》从书名上就直接表现出他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二、艺术形象贯穿始终。纵观整部《无名书》,虽然六部书中叙述的主题并非相同,所展现的社会背景也不一样,可是主人公印蒂的形象一直都没有退出读者的视线。他的成长经历和追寻理想的进程将六卷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成的“大书”体系。读者可以看到印蒂从少年时的狂热追寻,到中年时的思索,再到最后的取得了人生境界和生命信仰。将这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放在整部作品所描画的社会现实中,是人物加倍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3、表现了形而上的追求。《无名书》不仅是的故事,也是无名氏对某种形而上理念探求的文本。无名氏创作《死的岩层》时,印蒂已经三十五岁,即将走向中年,生命中激情的、盲目的、冲动的成份渐少,理性的分量渐重。那个莫名的“东西”早先多在表面的实体中流连,此刻印蒂似乎慢慢抛弃浅表,深切它的内核,进入思想的、形而上的层面,因此其后,思辩彩在这部“大书”中越发浓厚。用意探索神和宗教的问题;体验东方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彻大悟,取得摆脱与启迪,要求一种至高至善的意义和结局。
4、风格鲜明,语言、情感皆有独特的地方。无名氏本身有特立独行、热情奔放、敏感极端的个性。运用到作品中,表现为以主人公印蒂一生追求为线索,张扬个性解放,张扬无所羁绊的自由精神,张扬
个体生命的价值最充分的实现。在情、意、理的宣泄上作家也往往是完全的、极度的放纵,把任何宣泄都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洋洋洒洒,势如洪流,想说则说,不循章法,无所顾忌。作品的文字语言的具有音乐性的美的洪流;庞大的热情洪流,人生哲理的思维洪流。同时又具有散文化的痕迹。
5、结合《鬼恋》及《吉普赛的诱惑》谈谈徐訏小说的主题及艺术特。
答:《鬼恋》和《吉普赛的诱惑》是后期浪漫派代表作家徐訏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表现了徐訏“浪漫+宗教+现代”的主题。
首先,这一主题表此刻宗教与现代主义的结合。徐訏对心理学尤其是心理分析学的研究、对西方现代派文化和文学的大量吸纳也都不断强化着他的现代主义情绪,而到香港后,“在生活上成为流浪汉,在思想上成为无依者”的困窘,更使他在探讨形而上问题时陷入了与西方现代主义者相同的悲观境界。徐訏的最终皈依基督教也可以说是他现代主义思想发展的必然结局。《吉普赛的诱惑》中罗拉就是一个宗教的符号,在表现男女主人公的心理和思想转变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二人情感转变的转折点。
徐訏的作品主题还体此刻现代主义的浪漫化。徐訏是一个对浪漫主义情有独钟的作家,同时他又是一
个对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和文学有精深研究的作家,这为他把现代主义融化进浪漫主义提供了条件。他的小说中对各类现代主义的艺术技能诸如意识流、心理分析、感觉描述等固然是利用得炉火纯青,但现代主义在他的小说中实在是高度浪漫化了的。表此刻精神分析的浪漫型运用和意识流与唯美主义、浪漫主义的高度融合。《鬼恋》中人和鬼的对话本身就超出了现实世界,而后的相爱,别离等故事的发展,通过对白独白的方式,来表现故事的主题,引人入胜的叙事风格、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使作品具有了浓厚的浪漫注意彩。
徐訏作品的艺术特征整体表现为疏于左翼的感觉,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节浪漫传奇、曲折动人。有通俗小说的特点。《鬼恋》中,先写到和我抽一样烟的鬼,后来有我给鬼讲鬼故事,鬼又扮演自己的丈夫。这样的情节设置出人意料有引人入胜。充满了浪漫主义彩和传奇性。而在《吉普赛的诱惑》中,我竟然是由于算命女的指点与潘蕊一见钟情并成婚,而婚后的生活又不一帆风顺,几经周折,最后走入自然。整个情节一波三折。而作品中语言的运用又充满着“诗意的浪漫”
二、偏重描述爱恋和人生的神秘莫测,表现出不可预知性,与现实人生紧密结合。人生,以至于整个人的世界,是神秘而不可预知的,是不可预测的。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徐訏的作品往往将要表现的现代主义带上了宗教化的彩。由于人生不可预测,所以《鬼恋》中的“鬼”最终选择离开我而宁愿做鬼。
两部作品都是围绕着男女主人公情感转变来展开情节的。以浓浓的爱恋为主线,慢慢揭露作品的主题。
3、作品表现了强烈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徐訏的作品中,主人公并无丰功伟绩,也不是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多数仍是以描述普通人乃至“非人”为主。而在这些社会中的小角中表现出来人性和人情的闪光点。《吉普赛的诱惑》中的罗拉地位低微但却心地仁慈,可以给陷入窘境的夫妇以帮忙,最终使他们走出窘境回归自然。
4、作品有极强的讲故事的能力。徐訏被誉为“五四”以来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他的作品题材新奇,思想丰硕,展现了对革命的思考,对人性的探讨和对现实的反思。融合着诗歌小说散文的特征,使得作品加倍引人入胜。《鬼恋》中对环境的描述,心理描述,和对白都用运用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有一种清淡优雅的整体气氛。还运用了赋的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