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的开头
作者:田中禾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7年第04期
生活的发现        我写作有个毛病,不到开头第一句就没法写。有时候,文章的内容心里清清楚楚,为了到第一句能憋很多天。另一些时候,要写什么不太清楚,忽然蹦出个好句子,这篇文章就有了。第一句话像灵感的阀门、写作的突破口,到一个精彩开头,哗一下,好情绪涌泉一样流出来,文章就出来了。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是鲁迅《秋夜》的开头,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摹仿。这样调侃的怪话,让你在一笑之后马上进入了一个幽思的境界。如果他把这句话写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就平淡了,没味道了。他这种怪怪的叙述,跳出了常人说话的习惯,显出了与众不同。
        “幸福的家庭都有相似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用这样的警句开始他的《安娜•卡列尼娜》。短短的一句话凝聚了作家对生活的发现、思考,既幽默,又有哲理,一下子把人震了。
        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开头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也成了概括中国历史的经典。
        比起用怪句、警句开头,以写景开头要容易些,读起来也不费力。
        “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这是废名的《竹林的故事》的开头。
        “麦列霍夫家的院子,就在村子的尽头。牲口院子的小门朝北,正对着顿河。从绿苔斑斑的石灰岩石头丛中往下坡走八俄丈,便是河沿……”下边接着是大篇幅顿河景的描写。这是肖洛霍夫的名著《静静的顿河》的开头。
        虽然两个开头都写景,对比一下会发现它们的不同:前一篇从全景、远景往近处推,镜头从城外到河边,到坝脚的竹林,再到菜园,最后推出菜园的主人。后一篇从近处往远处推,从主人公麦列霍夫家的院子开始,眼光逐渐放开,推出河岸,推出顿河,最后是顿河两岸辽阔的风景。前一个是聚焦,把我们带近人物;后一个是拉开,让人物带我们走向大背景。手法不同,效果不同,读起来感受也不同。前一篇小家碧玉,后一部大气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