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说理的运用及论证力量
作者:肖红霞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9年第06
        但凡有思维张力和逻辑力量的文章,总有那么几个打比方打比方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鲜明生动。它可以是一种修辞,可以是一种说明方式,也可以是一种论证方法。
        课文中譬喻说理可取法的篇目有《劝学》《拿来主义》《寡人之于国也》《逍遥游》《秋水》《六国论》《记念刘和珍君》《<论语>选读》。笔者在此集中探讨一下譬喻说理的运用方法及论证力量。
        在议论类文章中,譬喻说理会助益于说理的形象性与生动性。
        《劝学(节选)》全文二十组比喻,选用大自然或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分别论证学习的意义是提高改变自己,学习的作用是弥补自身的不足,学习应该具备积累和坚持的态度方法。把生活的发现学习这件事说得具体可感,真实可把握。《六国论》中,苏洵讲到韩楚魏赂秦而力
,急于把土地奉送给秦国以获得一夕之安寝,为了说明其危害,他打比方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个比方相当有形象感,眼前俨然有熊熊燃烧之火苗在吞噬一切,不由得让人心惊而汗湿衣背。
        有个学生在课前三分钟说话时说到说话的艺术,讲到钱钟书的一件逸事:钱钟书发表《围城》以后,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曾有美国记者想要采访他,钱钟书表示婉拒,他打了一个比方:你喜欢吃鸡蛋,但没必要认识下蛋的母鸡。简直太有智慧了!既表达了自己的拒绝之意,也没有让美国记者太难堪,倒是不禁莞尔,知难而退。
        一个道理打一个比方就能讲清楚,讲透彻。在这一方面,鲁迅是绝顶的高手。在《拿来主义》中,为了说明怎么继承文化遗产,他打了一个比方譬如有一座宅子吧,把宅子里的鱼翅、、烟烟灯、姨太太比作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种类,怎么对待它们呢?鱼翅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只不用来宴大宾”;留一点到药房做药用,其他可以丢到茅厕里;烟烟灯大可以毁掉;姨太太遣散为是。这就很形象地告诉我们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可以大胆继承使用,糟粕毫不留恋地扔掉,精华糟粕互现的选择性留用。能这么理性地区分对待的继承者,本身要具有勇猛、有辨別、不自私的品质。文化遗产这么大的抽象的概念,一个
比方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文化遗产的类别(精华和糟粕)、对待方式(继承和抛弃)、对继承者的要求(能力与品质)讲得分明而透彻,且非常形象。《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说到徒手请愿的意义——“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他打了一个很残酷的比方: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刘和珍等徒手请愿造成的流血和牺牲对前行的历史几乎没有意义!千言万语泣血呼告可能也抵不过这个譬喻,它会让猛士们暂时止住声力嘶竭的请愿呼号,冷静思考斗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