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十二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宝鸡实现体育四市目标的重要历史阶段。为了充分发挥体育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宝鸡建设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结合我市体育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体育事业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全市体育工作紧紧围绕坚持四个第一、实现全民健身计划五大突破、实施率先发展八大工程的目标任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促进全市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重要职责,积极响应总书记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伟大号召,全面推进西部体育四市建设(培养奥运冠军,建设西部竞技体育强市;打造品牌赛事,建设西部众体育名市;开拓体育市场,建设西部体育产业大市;加大投入力度,建设西部体育设施靓市),体育改革逐步深入,全民健身活动如火如荼,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发展壮大,体育品牌
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体育设施建设亮点纷呈。在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我市选手张森夺得跳水男子双人3米板金牌、王峥夺得女子链球铜牌;在广州亚运会上,我市选手王峥夺得银牌,实现我市参加亚运会奖牌零的突破;我市被省政府授予参加全国十一运会突出贡献奖。在省十四运会上,我市参加了18个青少年比赛项目,以赛会总分 7451.5分,跃居全省第一位,石镓豪等34次打破省青少年纪录,倪媛媛等13人达17项(次)一级运动员标准,王列东、王蕾等2名教练员被评为十佳教练员,倪媛媛、陈靖、赵宇嘉等3名运动员被评为十佳运动员,代表团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先后承办了中超足球联赛、全国乒超联赛、全国竞走大奖赛、全国U17足球联赛、全国青年男女举重锦标赛、第二届全国县长杯乒乓球比赛、全国农民武术比赛暨武术之乡传统拳种传承人演武大会、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全国乒乓球会员联赛、全国社会保险杯乒乓球赛等全国性重大体育赛事,连续密集举办全国体育大赛,创造了我市体育史上的新纪录,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提高了宝鸡体育的社会影响力。举办了宝鸡市第九届运动会。结合迎接全民健身活动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众体育活动和体育大会,先后举办了乒乓球、篮球、足球、游泳、围棋、长跑、武术、健身操、登山等多项大型众体育活动,打造了太白山登山活动、木兰拳艺术节、百合杯县长杯
乓球赛等众体育赛事,做到了年有全国比赛、月有省级比赛、周有市级比赛,倡导了全民健身新理念,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充分肯定。建设了乡镇体育健身工程10个、社区健身工程70个、农民健身工程465个,打造了市体育馆周边健身工程和渭河公园百里健身长廊建设工程,完成了市体育馆绿化工程。体育5年共累积销售3.179亿,为宝鸡体育事业发展贡献公益金2219万元。全国校园足球布局宝鸡,全国奥林匹克竞走、举重、女子链球、体操、赛艇、足球高水平人才基地落户宝鸡。市体育局等8个单位荣获全国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连续5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全国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众体育先进个人李富生同志受到总书记的接见。我市有10人入选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二、十一五全市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推进体育四市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面对宝鸡376万人民对体育事业的新要求、新期待,我市体育事业要破茧重生、再创辉煌,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体育事业发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准宝鸡体育发展的目标和定位,使宝鸡体育事业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推动体育四市建设,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体育
四市建设,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不断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推动体育事业不断迈向新的境界。
  (三)推动体育四市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发展体育事业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体育四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众,实现体育四市的伟大实践离不开人民众的参与。就是说,体育事业的发展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能力的最大发挥,同时体育事业的发展根本目的就是惠及广大人民众。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体育事业才能正本清源、活力迸发。
  (四)推动体育四市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宝鸡体育事业大发展,最根本的因素在于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改革,破解难题,在推进体育四市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有所建树。
  (五)推动体育四市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这个关键。体育是挑战人类生理极限的伟大探索,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体育事业今天取得的一切成绩源于改革创新。深化改革,既是我市体育工作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更是体育四市建设的活力所在、希望所在。
  (六)推动体育四市建设,必须培养系统思维、辩证思想和战略思维。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今天,放眼未来;立足省内,放眼世界;实现竞技体育、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设施协调发展。
  三、十二五时期我市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宝鸡体育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加快实施,体育事业迎来了最佳的发展机遇期。通过成功地承办国家、省级以上大型体育赛事,我们探索和积累了市场经济下开展体育工作的经验。竞赛体制的改革和推进,激活了竞技体育的发展潜力。《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提高了各级领导和广大众的体育法制意识和参与意识。体育销售量的逐年攀升,壮大了体育产业基础。乡镇健身工程、农民健身工程、社区健身工程、雪炭工程的实施,改善了体育活动条件。同时,还必须清醒的看到,我们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体育投入不足,己严重制约城乡体育事业发展。近年来,我市的体育事业费虽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与体育事业发展需求相比差距较大。二是体育场地设施不足,难以满足城乡体育
事业发展需要。目前我市虽然拥有4100座的体育馆、26800座的体育场,就场馆规模而言,暂处全省靠前位置。如果从承办省运会的角度看,还要急需建设游泳跳水馆、射击馆、射箭场等一批体育场馆。我市县区体育场馆与省内西安、延安、榆林等地市差距更大。三是业训体系需要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需要加强。以市体校、市游泳学校为龙头、三集中少儿体校为龙身、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龙尾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我市目前仍有四个县区无少儿体校,有的少体校和体传校作用发挥不充分。运动员升学就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四是众健身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骨干队伍规模较小。特别是农村体育人口数量较小,有些乡村和社区仍然无社会体育指导员,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还比较低。五是体育组织体系还不够健全。县区机构改革后,一些县区教育体育局没有设置体育股,体育工作由基层事业单位代行行政职能,个别县区对体育工作的定位不明确,有的教育体育局主要领导抓体育工作还没有进入角。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瞻望十二五,成绩与问题相伴,优势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运用已经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紧紧抓住有利条件,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切实解决好前进中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十二五期间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十二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十二五期间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坚持四个第一、实现五大突破、实施率先发展八大工程的目标任务,积极抢抓关天经济区规划实施机遇,牢固树立科学健身、大赛争光、产业兴利、体育惠民的发展理念,以备战和筹办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为突破,以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重点,以承办大型体育赛事为引领,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着力加强基层体育工作,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步伐,努力把宝鸡体育打造成民生工程的亮点、关天副中心城市的标志和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为全面实现体育四市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十二五时期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奥运冠军,建设西部竞技体育强市;打造品牌赛事,建设西部众体育名市;开拓体育市场,建设西部体育产业大市;加大投入力度,建设西部体育设施靓市。
  (三)十二五时期我市体育事业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宝鸡体育事业发展融入到关天副中心建设和和谐新宝鸡建设的伟大实践,发挥其独特功能和综合价值。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体育惠民。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主动把握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规律,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围绕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关天经济区规划的发展战略,推动宝鸡关天副中心城市建设,凸显体育特。
  5.坚持依法治体、人才兴体。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推动体育工作法制化。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充分发挥人才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6.坚持举市一致,齐抓共管。充分发挥举市一致的优势,更好地凝聚发展目标、社会需求、大众意志和体育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宝鸡体育实现新
的跨越。
  五、基本任务
  (一)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快速发展,努力建设西部众体育名市。
  1.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体育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以事业性体育机构为骨干,以社团性体育组织为助手,众性体育健身组织为基础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及时调整和完善市、县两级全民健身领导机构。积极发展城乡基层体育组织,强化体育总会、行业体育协会和人体育协会建设,推动各类体育协会向乡村、社区发展和延伸,提高乡镇体育活动站覆盖范围和功能作用,努力使市、县、乡、村等各级体组织有效对接、统一管理,实现全市众体育工作组织有牌子、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有活动五有标准,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2.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组织、参与、支持、保障全民健身活动的责任意识。建立市、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健全督查考核、表彰激励机制,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登记注
册制度,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和培训,力争十二五末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5000人。探索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学校体育教师开展义务健身辅导,形成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努力推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常态化。
  3.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制度。积极推行《普通人体育锻炼标准》和《国民体质检测标准》,建立健全市县(区)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制定国民体质监测年度工作计划,力争十二五5%以上的众接受检测,指导全民健身科学发展。
  4.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方便的原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充分利用全民健身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好全市体育大会、万人越野等众体育活动;组织好太白山登山活动;打造关山草原旅游体育精品工程;挖掘张三丰武术遗产,打造西部武术之都和太极之城;继续办好县长杯百合杯乒乓球赛、陈仓杯中国象棋赛等传统品牌赛事。创新职工体育发展模式、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坚持工间(前)操制度,鼓励企业制订针对职工的体育健身指导方案,为职工参与体育健身提供必要的时间保障。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均衡配
置,逐步建成城乡一体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挥体育协会组织作用,广泛开展各类小型、分散、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切实提高广大众的参与度。
  5.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评价内容。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督导制度,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创造条件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为城乡众创造更多更好的健身锻炼平台。
  (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建设西部竞技体育强市。
    1.加强业余训练工作。珍惜我市承办省十五运会机遇,认真研究竞赛规程、用好竞赛规程,拓宽视野,准确把握项目特点和规律,创新训练手段和方法。紧密结合实际,建立健全训练管理、运动队管理、教练员培养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努力在训练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上寻求突破,切实提高训练质量水平,力争省十五运会总分、金牌和赛会总会、赛会金牌四个第一。修订完善业余训练考评办法,突出人才输送和大赛成绩,引导业余训练工作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现代化的训练全程跟踪服务体系。继续做好反兴奋剂工作。
  2.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坚持举市一致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后备人才培养五合一试点工程,即县区少儿体校和一所市属体传校、一所市级训练基地、一所市级体育后备人才示范学校、一所后备人才路线图学校合五为一,同时挂五个牌子,将县区最优秀的体育教师、最优秀的后备人才、最好的体育设施和教学资源整合在一所学校,切实解决后备人才建设的困难和问题。借助教育体育编制改革有利时机,实现全市县区少体校全覆盖。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的意见》(陕政办发〔2010117),科学安排业余训练和文化课教育,完善运动员学习培训、就业安置政策,完善普通中小学业余训练运动员上学保障政策,加强学生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按照省十五运会规程,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3.积极承办国际、全国、全省体育赛事。积极争取国际、国家、省级专业性体育赛事,争取举办3-5次国际性体育赛事,15-20次全国性体育赛事,60余次省级体育赛事,全力以赴办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