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5+0.5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总报告
一、研究问题
(一)研究目的
为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机制,推进学制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学制将由原先“2+1”模式转变为“2.5+0.5”模式。学制模式的转变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课程体系的设置。实现学制模式转变的当务之急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变我们目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如何将学习中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真正实现工学结合。为此,我们围绕下列子目标开展课题的研究:
1.通过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和岗位能力分析,明确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文化素养、通用技能和核心能力职业标准。全面了解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达到紧扣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办学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通过研究与实践,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结合“2.5+0.5”的新学制模式,制定符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修订教学计划。
3. 通过研究与实践,加强与电子商务企业的联系,建立“现代学徒制”合作机制,采用“大专业,活模块”的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模式,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4. 通过研究与实践,改革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评价模式,建立社会参与、企业为主、校内外表现结合的评价体系。
5. 通过研究与实践,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以提升,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提高毕业班学生的就业率,而且大多能按国家职业标准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6. 通过研究与实践,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7.通过走访企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挖掘电子商务企业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合作渠道。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课题以能力为本位指导思想,从企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当前电子商务专业技术的应用发展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调整和处理。通过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和岗位能力分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试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2.5+0.5”模式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2.实践意义
本课题通过行业企业调研,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借鉴其他中职学校的成功经验和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提炼与归纳出的基于“2.5+0.5”模式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架构解决了我校即将由“2+1”学制模式向“2.5+0.5”学制模式转变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需求。合理有效的培养模式可供更多的专业借鉴,从而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核心概念
“2.5+0.5”模式:是学生前2.5年在校学习相关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专业基础技能等,最后0.5年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学习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基于“2.5+0.5”模式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是研究中职学校由“2+1”学制模式转变为“2.5+0.5”学制模式后,电子商务专业相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
二、研究背景
(一)创新的办学理念
近年来,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与厦门亿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厦门派倍安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优优汇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慧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全面推行以任务导向、实训主导的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全面构建“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创业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教师和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按企业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分析整合,设计出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开发多个电子商务实践平台,建设校内电商O2O创业孵化中心,突出专业建设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支持
我校依托厦门电子信息职教集团,设立了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了企
业或院校的优秀专家代表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并根据工作职责和权利要求,制定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制度和章程,形成工作有目标、过程有监控、结果有考核的工作机制,确保专业建设的质量。
(三)具备“双师”素质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与厦门大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优优汇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手礼网等相关电子商务企业的联合
培养,通过企业专家指导,对电子商务行业、岗位分工、各环节技术标准全面学习,并真实参与各种商业项目建设,将项目案例引入教学,共同打造出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四)软硬件配备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
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过程中,与企业紧密合作,引进电子商务企业及电子商务平台进驻实训基地,营造与企业基本相同的工作情境。实训基地包括移动电子商务实训室、企业沙盘实训室、网商创业基地(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网站建设与管理实训室、摄影棚等。同时开发配套的校园C2C实战教学系统、网络营销实战教学系统、B2C实战教学系统、移动APP等电子商务实训平台。校企共同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校企共建《网络营销实务》、《UI设计》、《办公自动化应用》等核心课程。学生在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程虚拟实训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在不同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真实业务操作,进行网上创业实践,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研究程序
(一)研究设计
课题研究报告
1.第一阶段,成立由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共同组成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和岗位能力分析与企业对接,调整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初步形成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和课程体系架构。
2.第二阶段,完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的召开,为每一次的改革奠定基础;撰写调研报告;修订教学计划,试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3.第三阶段,优化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等指导性文件;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阶段总结;撰写典型案例;完成课题相关论文的撰写和发表。(二)研究对象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16级、17级和18级的同学。此外,因为2017年开始试行现代学徒制跟岗实习项目,相比之下,15级的同学在经过两年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
识的学习,更适合开展跟岗实践。所以,2017年的企业跟岗实践安排15级的电子商务专业两个班的同学参加。
(三)研究方法
访谈法:成立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讨论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调查法:通过在网络上查资料、问卷调查和毕业生回校反馈的一些信息,通过进企业实地调研、考察,与企业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的交谈、互动,充分了解电子商务相关企业的生产现状、技术水平、生产流程以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文献研究法:大量阅读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文献资料和借鉴成功的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行动研究法:选定15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制定与企业合作开展基于2.5+0.5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1年学校为主的基础教育+1年校企共同培养的校内实训基地专业实践课程和项目的学习+0.5年在企业相应岗位的实战操作,分析记录实验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对暴露的问题进行及时反思与总结,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得出研究结论。
(四)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以“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为契机,结合我校学制模式转变的实际需求,开展基于“2.5+0.5”模式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根据完成服务于海西中小企业一线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方案为蓝图,成立以专家型教师、企业和行业专家组成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企业岗位需求调研;进一步完善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引入现代学徒制,改革教学模式;编写特教材;优化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具体研究思路如下:
(1)成立以专家型教师、企业和行业专家组成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访谈法)
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也是特发展的关键,而人才培养方案又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对整个专业建设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组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发挥其指导作用,在企业及教育领域专家的全程指导下开展专业建设工作,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同时,使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落到实处就是编制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框架,制定出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计划,为专业的后续建设提供指导和方向。
(2)前期行业企业调研(调查法)
行业的需求是我们职业教育最大的追求,充分了解电子商务相关企业的生产现状、技术水平、生产流程以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前提。为此,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通过在网络上查资料、问卷调查和毕业生回校反馈的一些信息,通过进企业实地调研、考察,与企业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的交谈、互动,使我们对该行业在中职生的需求方面有了一个全方位的认识。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大量阅读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文献资料和借鉴成功的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方案。教育部在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将“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列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将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抓手,是推动校企深度融合的新举措。因此,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将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初步试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2.5+0.5”学制模式的需求。
(4)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
以能力为本位指导思想,从企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当前电子商务专业技术的应用发展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调整和处理。进行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和岗位能力分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推进工学结合以及工作岗位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结合“现代学徒制”教学理念,采用“大专业,活模块”的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模式:即把教学过程分为文化与专业基础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以及电商创业孵化实训活动等若干模块,各课程模块互相配合,共同组成对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5)改革教学方法(行动研究法)
首先我们需要与某个具体的企业进行紧密的合作,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从企业引进具体的电子商务运营项目。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由企业师傅和教师联合传授。
教学场地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室,将理论课、技能课集中在实训室中进行;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教”,
使学生通过大量的训练获得经验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教学的时间安排就可以一整天为一个教学学习单位。每个班每周安排2~3天或一学期中安排连续的几周来完成具体的某个项目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以整个项目所涉及知识技能的结构作为驱动步骤。在学校的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中,教学的组织要围绕整个项目来做,实训前要有动员,实训中要有指导,实训后要有总结。同时按照工作岗位的设置情况,将学生有规划的安排在不同的实训操作岗位上,每个岗位完成不同的训练,在学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