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图能力的培养小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背景
生物图形是生物知识的载体之一,是生物教学的第二语言.识图能力是学习生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能够熟练准确地识图用图,对生物学习乃至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良好的生物识图能力是学好生物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但识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我们农村中学教室内由于缺乏多媒题、实物投影仪等教学仪器,课堂上老师缺乏较好的识图教学过程的直观展示手段,发现学生在生物学习上还感到很难学、不会识图或识图速度很慢的现象,还有大多数学生没养成自觉运用生物图形理解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引导学生学会生物识图、用图和快速提取相关生物信息”是研究的重点,力争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出一条促进大多数初中生生物识图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生物学习的关键.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1、认识规律原则:图形中的内容,多是学生没有接触的理性知识,图形教学须从形象的、感性的具体事物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作铺垫,采用启发式,通过教师讲解图形,学生识图、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活动,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获取新的知识。 2、实际性原则:图形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社会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注意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切不可要求过高,否则会适得其反。 3、思想性原则:新课改教材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这一特点从图形上得以充分显示.教学中要强化图形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认识观、环境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研究目标:生物教学中,通过识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以点带面,一图带动全文的学习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落实课程标准。
(三)、研究方法:资料文献法、调查法(问卷调查、师生座谈等)、教育实验法、课堂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四)、步骤:
课题研究报告
1、阶段划分:第一阶段(2009。9)准备阶段:组内成员商讨、确定课题名称,填写课题申请、评审书,制定课题计划,落实人员分工,组织人员收集素材、制作素材,整理加工,建立素材库,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等待申请的批准。.第二阶段(2009。11)全面实施阶段: ①前期分析阶段:对学生进行图形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并进行样本分析,为今后的对策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 ②教学实施阶段:按照不同年级的教学现状,通过多方面具体操作形成培养学生能力的体系,并探索学生能力提高的方法和途径。第三阶段(2010.1)课题结题阶段:进行各类教学素材分类和收集整理,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结题报告,等待专家进行课题鉴定。
2、课题开展情况:
(一)准备工作: 这一段的准备工作是由课题组组长马成东老师进行的。组织课题组的老师学习相关的理论,加强教师在这一课题中的主观重视的意识,并填写了申请、评审书,制定课题计划,确定实验年级,研究教材,准研究的突破口,教师明确分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为了了解课题研究的效果,以及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由马成东老师做了一节课题动员会,体现了课题内容——将提高学生生物识图能力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识图机能.并组织教师进行了评价和研讨,确定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二)实施过程: 首先,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我设定了一次问卷调查。 在问卷中学生如实填写了自己在学习图形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对授课教师都提出了建议和意见。让我们对现阶段学生的识图能力有了直观而真实的认识。问卷调查为我们进一步开展课题提供了事实依据。其次,召开课题交流会。为了全面开展课题的研究,我们在每一次的课题组会上学习其他课题成功经验、交流课堂上学生识图能力提高的有效教学方法、总结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高效措施,逐渐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终身教育。每位参与教师都尽心尽力进行研究,而不是敷衍了事.在课题中,我们建立有效的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让我们有了很大的成就感,也亲身品尝到课题研究带来的种种好处。最后,课题结题阶段,我们依然进行课题研究内容的充实,努力完成课题的研究。首先,我设计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会谈!分别部分学生进行了沟通!会谈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通过课题的展开研究,学生在识图能力上有哪些提高!还存在着哪些问题!通过了解,我们发现学生的识图方面有了些许进步!能较熟练地从图形上获取有效的信息,会谈的结果既让我们高兴,高兴的是课题研究有了成效。并在课题结束之时,课题组的每位教师都根据自己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所学、所想、所得写出心得体会,并撰写研究论文.
3、课题研究的结论和成果
(Ⅰ)课题研究的结论:经过多次的探讨,结合教师的教学经历,我们总结了一套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教学方式: 1、总论: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在每一节课都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策略、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图形学习能力进行指导和强化,并同时形成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这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每天课堂上即使5分钟的图形教学也会让学生形成一种图形思维定向,也会从心里认可图形的重要性,这样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2、过程:第一,要学生掌握识图基本程序,培养学生识图技能.识图要注意图形的名称、结构及其重要的特点,对生物图形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善于多角度地对图形进行有效分析,对观察到的生物现象进行积极的思维,提炼出生物特征、生物规律,达到准确理解图形的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目的。使学生养成用图习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识图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识图目的;(2)认真识图,弄清问题;(3)自我检查,相互交流识图结果;(4)师生讨论得出结论.第二,要利用“一图多思、多图并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的能力。因为生物相互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这些联系可以通过图形准确地反映出来,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对生物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多图并用。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对同一幅图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生物教学中应注意多渠道地进行图形教学,注意图的变式,一图多用,多图并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图形意识及思维能力。第三,训练学生绘图制表、缺图补图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绘制图表、缺图补图"要求学生能模仿、记忆、想象,做到眼、手、脑并用,有利于加深对生物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也是识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的动手绘画过程,能加强对图形的认识,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图形意识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培养用图习惯,详解识图方法,提升学生的图形意识,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识图训练。根据课题研究的实践总结规律,一般识图训练有以下三个阶段:先展图。在教学过程中,将生物挂图展示在学生面前,或教师画黑板略图,让学生自己在挂图上或板图上指出所学的生物事物,通过直观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二说图。利用挂图或板图,教师进行细致地讲解。比如在讲血液循环时,通过挂图或板图让学生说出体循环、肺循环的路线、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或分离的部位以及血液性质的变化等,进一步加深印象.三绘图。当图形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后,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绘图,再让学生独立绘图,并进行相互展示比较,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作品”,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程度。总之,生物教学应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而识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Ⅱ)课题研究的成果: 1、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图形重点研究与教学,绝大多数学生热爱学习生物,图形的感觉也增强了许多,在实践中,有些生物知识也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学生的识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实验前后,学生的图形的认知能力、识图能力、绘图能力以及用图能力等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期中、期末质量监测中的图形方面的题目的得分率明显的提高,总体的生物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3、锻炼生物老师,积累丰富的图形资料。参加这次课题研究的生物老师在科研过程中,注意自身生物图形能力的提高,教学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科研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由于个人的努力、课题研究的带动,老师的论文、板图能力及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学校比赛中获得荣誉。在研究过程中,积累很多有关图形教学的资料,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本身的工作的提高,更有利于以后对学生潜移默化地、不断地进行图形意识的培养,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很多经验,有利于整体生物水平的提高。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通过识图、填图、绘图、析图、用图等识图用图能力的训练,学生眼看、手写、耳听、心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好生物.因此,教师今后要不断地挖掘图形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有目的、有方法、有梯度地让学生尽快掌握生物识图技巧,养成运用图形的好习惯,积累经验,让图形给我们的生物教学工作带来更大的作用,使学生真正“会
学”生物,学会生物。
三、课题成果:调查问卷,图片,案例,论文,研究报告
这就是我们研究课题的过程,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华丽精美的词藻,却是我们实实在在的工作。课题结束了,但是我们的研究没有结束!我想,这就是参与课题研究留给我们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