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
【教学目标】
1、从理解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入手,进而正确理解“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精髓在于“会意”“活读”。
2、了解驳论的特点,了解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3、了解本文论证的层进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驳论的特点,了解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2、了解本文论证的层进结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邓拓,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主要著作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并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1944年主持编辑了第一部《选集》。
二.背景简介
20世纪60年代初,邓拓应《北京晚报》之约,撰写《燕山夜话》专栏杂文。这个专栏的杂文从古人读书治学、科学研究、生产活动等方面为我们总结和介绍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还对现实中的各种不良现象和错误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提出了批评,对青年的学习给予指导。在一篇篇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文章里,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哲理,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对当时的杂文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是针对有一些人对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曲解而写的一篇驳论文。
三.预习检查
1.议论文知识回顾。
2.字音词义(见课件)
四.整体感知: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第一段:摆出要批驳的靶子(敌论)
第二段: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不求甚解”的意思。
第三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第四段: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
第五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第六段:介绍古人“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第七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
第八段:阐述陆象山的语录的意思。
第九段:强调读书要反复阅读
五.合作探究
1、作者提出对方的观点是什么?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对的
探究:一般人认为“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持什么态度?
一般人认为“不求甚解”对任何事情都是不好的。对“不求甚解”持否定态度。
2、作者怎样质疑对方的观点?
用“对任何问题”指出这种否定属于看问题绝对化,不作具体分析;
用“一般人”、“常常”指出持这种观点的为数不少,并非偶然。“其实也不尽然”表明对今人否定之否定,然而语气委婉。
“不尽然”是不把话说死。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要正面表现自己的态度:“虽然不必提倡,但也不应‘盲目地反对’”。不必提倡的是什么样的“不求甚解”?什么叫做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角度不同,结论迥异。
谈读书教案3、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观点讲透?
(一)正面阐释陶渊明的本义。
探究:作者又是怎么理解“不求甚解”的,根据是什么?作者对“不求甚解”持什么态度?
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义: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依据是陶渊明《五柳先生》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两句话的全面理解,理清其相互联系。
作者对“不求甚解”持肯定态度。
(二)通过具体事例来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这一些字句的“甚解”,要“活”读书,要理解“精神实质”。
探究: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进行说理?所选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1)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从态度上说明
(2)诸葛亮的读书方法:从方法上说明
(3)引陆象山的话:进一步证明
三处例证、引证,或外或中,或古或今,或正或误,信手拈来,自由骋笔,又恰到好处。选例典型,论说周到。
4.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1)本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逐层深入地剖析问题,并通过引用、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阐述观点,
从而明辨是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2)文章见解独到,文笔简洁生动、说理明白晓畅。众多的引证,生动的故事,深刻的见解,娓娓道来,既开拓读者眼界,又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漫谈之中,可谓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六.比较阅读:
《不求甚解》与《谈读书》的异同
相同点:1、都是谈论跟读书相关的问题。2、都运用了举例论证。
不同点:
1、《谈读书》主要围绕读书的益处展开论述。
《不求甚解》主要谈论学习方法。
2、《谈读书》运用了很多比喻论证。《不求甚解》没有。
3、《谈读书》是立论文,《不求甚解》是驳论文
4、《谈读书》运用排比句式,语言具有古典风格;
《不求甚解》引用名言,语言明白如话,事例详细。
七.体验反思:对于作者的读书观,你如何评价?请谈谈你的认识和感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比较教学,引领学生突破重点,在体验分析中明确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避免了先入为主的议论文知识的机械传递,使学生在阅读体验中形成能力。
2、巧设问题,激发对话。巧妙的问题设计,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够很好地在对话中完成教学的重点、难点,促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质疑交流,又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情,以及正确的读书观和方法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