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读书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会认“矣、耻”等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2.梳理古人读书求学的态度和方法,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中读书方法带来的启发。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耻、寝”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注疏通第一则文言文的文意。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带入新课。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2.学生讲述故事,过程中教师加以引导和评价。
3.教师过渡:古人喜欢读书,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记录下来,供后世参考。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
(板书:古人谈读书)
【出示课件1】
4.教师引导:本课总共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选自《论语》,第二部分是朱熹谈读书。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部分《论语》六则。
【出示课件2】
教师引导:我们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对孔子以及《论语》有哪些了解?
预设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预设2:《论语》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古人读书的小故事引入本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谈对孔子和《论语》的认识为深入理解课文打基础)
【出示课件3】 【出示课件4】
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教师引导:《论语》告诉我们关于读书的哪些道理呢?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出示课件5】
2.指名读课文。
谈读书教案
教师引导正音:同学们,这篇课文中几个字的读音大家要格外注意。“知、识、诲、”
【出示课件6】
教师讲解:先看第一句话中的“知”,是一个通假字,同“智”,意思是“智慧”。所以在这里读四声“zhì”,这是通假字的读音规则。
【出示课件7】
教师引导:第三句话中的“识”中的“知”怎么读?请大家根据这句话的意思猜猜这个字的正确读音。
预设:“识”在这里读作“zhì”,表示的意思是“记住”。
3.再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节奏。
(1)教师引导: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
(2)学生自由练读。
教师引导:我们重点来看这几个难读的句子,老师已经标出了停顿符号,请你按照停顿再读这几个句子,争取读准确,等会我请同学们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8】
(3)
学生自由朗读。
(4)教师指名读
(5)全班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教师评议并小结: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不仅能读出古文的韵味,还能增加我们对文章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停顿符号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并掌握文言文的朗读节奏,帮助学生一步步读通、读准、读熟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自主学习,深入感知。
交流讨论,理解意思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借助注释,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不懂的字词勾画出来,集体讨论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
2.全班交流,教师逐句加以引导。
(1)理解第一句话的意思
预设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智慧)的。
教师追问:这句话中有两个“知”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预设2:第一个“知”是“知道”的意思,第二个“知”是“智慧”意思。
教师引导:学习中怎么做是一种智慧?
预设3: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教师总结:文言文中常有一字多意的现象,在这句话中两个“知”的读音不同,意思也就不同了,因此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判断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