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方向与目标必须要根据实践发展要求开展,第一要点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部署,全面落实土地确权相关政策,引领正确导向;第二要点要全面推进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依法管理、依法治理;第三要强化土地征收补偿工作,既要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也要保障土地管理的实效性;第四要完善土地管理监督机制,建立统一的、一站式的监督管理体系;第五要强化农民土地管理意识,从农民认知角度出发,从根源上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发展。
1 全面落实土地确权政策
全面落实土地确权政策需要针对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遇到的具体问题,出台全国性的指导意见。比如,在实际土地确权管理过程中要以有偿使用和补缴等方式来将农民所属宅基地进行登记,主要登记宅基地占地面积等,为防止日后因宅基地归属问题而出现纠纷,也可通过有偿使用或补缴相关费用等办法将超占宅基地登记为合法面积;若宅基地私下买卖与流转行为能获得土地所有权单位认可,可将其登记为合法宅基地;无论实测面积是多还是少,新版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按实测面积登记;对私自强占新开垦的耕地,必须重新发包后方可确权登记颁证。合理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成期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既要靠决心,更要有手段和经费保证。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必须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原则,当进度与质量冲突时,应坚持质量优先。土地确权政策的落实是土地制度管理改革的基础,因此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第一要素是首先要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要严格按照党和国家关于土地确权的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出更加符合当期农业发展与时代要去的土地确权管理
制度。
2 推进土地管理法规实施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虽然外出务工的农村人口很多,但是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仍然较大,加之农民的土地和宅基地等资产不能变成资本,这导致了农村人口收入普遍较低,可谓是守着“财宝”却受穷。为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那么必须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规范使用土地的同时,依法维护好农民权益。如新《土地管理法》的落实与实施,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好新旧《土地管理法》政策的实施与衔接,要依据当前工作实际以及当地土地管理基本形态构建基于新《土地管理法》的工作框架,在从农村土地实际角度出发不断深化和细化相关问题,相关工作人员更要了解并立足于国土“三调”的基础,深化土地管理的各项工作部署。根据新时代发展形式,土地管理要迈向新台阶,新《土地管理法》要求我们要坚决实行土地要素支撑跟着项目走,总量指标完全可以满足需求;各地要积极对接建设项目储备,做实做深项目前期工作,并继续加大力度盘活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要按照住宅用地公告供应量和住宅用地完成交易量双口径统计的要求,准确反映政府土地供应和市场供需关系,合理增加住宅用地公告供应量。同时,相关工作部门必须要加大土地执法工作,可利用卫星定位、地方干部培训的方式来确保相关专项整治工作的进行,我们要通过科技与法律的双向制度方式来保障土地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3 强化土地征收补偿工作
在新《土地管理法》出台以来大部分地区均已解决土地补偿标准单一且土地补偿标准不均衡的状况,现阶段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就是要将土地征收补偿管理工作持续深化,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要求使土地征收补偿工作更加公正、全面,农村土地管理工作才会更好的落实。
例如,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过低方面出现的原因是各个地区的差异性大,而农村工作开展后,农民土地附加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而如何平衡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成了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过低的问题关键在与要平衡地区的差异性,地方要根据国家标准明确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范围,在保障农村居民权益后在进行征收和补偿;土地补偿单一方面,多数都以货币补偿和置换补偿为主,农民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经济补偿,但对于未来发展而言实在微乎其微,因此改变其原有的生产方式是解决该问题的核心。解决该类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将农村居民的房屋、房屋装修都纳入到土地征收补偿范围之内,同时按照土地征收面积为农户上缴居民社保,保障其未来生活。土地补偿分配不合理以及土地征收流程不规范等问题的出现主要由于由农村集体组织进行分配以及农民对土地
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方向与目标
任祥芳
(马鞍山市土地储备中心,安徽 马鞍山 243000)
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基于新时代的发展征程中农村土地问题依旧是基础问题,农村土地不仅决定了乡村振兴规划战略的实施,也确定了我国农村基础经济的发展。因此基于新时代背景下更应关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与目标。本文将从“全面落实土地确权政策、推进土地管理法规实施、强化土地征收补偿工作、完善土地管理监督机制、强化农民土地管理意识”五点出发,对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方向与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向;目标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11-24
[作者简介]任祥芳(1970—),女,安徽含山人,科长,工程师,研究方向:土地储备、不动产登记、土地开发利用、整治。
-6-
征收缺乏认知,笔者认为在进行征收补偿工作中我们要顺应国家号召明确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土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用以及社会保障费用等足额预存,未足额预存的,不得申请土地征收,从而使得农村土地安置补偿能够得到保障。强化农村土地补偿工作要注重收益体,
在相关工作流程中必须要全力保障农民权益不受侵犯,也要保障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工作的科学性,只有做到上下一心,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才会更好的发展。
4 完善土地管理监督机制
土地管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稳与繁荣,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就更应注重完善土地管理监督机制,防止土地管理工作从内部“腐化”,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必须要注重责任制的保障以及责任主体的落实,要从多种角度寻土地管理工作的发展契机,既要注重土地管理工作的顶层设计,也要注重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建设,要形成共同责任制,充分认识到国家管控主体、土地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的客观关系,在维护党和国家全面管控的基础上,实现土地管理工作更深层次的发展。
政府作为土地管理的领导者必须从根本上建立与完善共同责任机制,发挥其在共同责任机制中的主体作用。对此政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建立政府问责机制。通过相关的立法与法规的完善切实将这一机制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明确规定责任的主体、责任的性质、责任的承担等,并将此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其次建立责任追究级别机制,就土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相关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来判断其责任的轻重程度,并以此划分责任追究级别。要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来完成相关政治责任问责制度,要注
重相关责任主体的管理程度,从土地管理的实际角度出发,寻求土地管理发展的核心要义,从而保障土地管理工作的持续落实。
再次,建立资源通常机制。通过这一机制的建立将土地资源的具体利用状况进行全方面的把握,以适时根据具体的需求状况来做出相应的策略,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资源通常机制的建立要注重相关工作的灵活性,要根据上级政策文件结合当地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工作状况进行完善,同时相关工作流程的确立要根据农村土地基础概况执行,一方面强调政策的落实力度,一方面强调政策落实的科学化效能。
最后,相关监督机制的建立要强化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认知,可通过培训、绩效挂钩等方式来强化各级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力。同时要借助第三方监督方式来强化各级工作人员的工作认知,以强化工作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为基础,全面实现思政工作与业务能力的双向推进。
5 强化农民土地管理意识
基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体系的构建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农民认识,转变农民固有的农业发展思维。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宣传讲解、实验改革等方式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业现代化的构建体系中,必须要强化需要提高农民的认识,使得农民对于土地管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基层工作人员在进行土地管理工作时,应让农民认识到当前我国土地管理改革发展的基本动向与优势,使农民对于土地管理制
度改革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从而有效转变农民的观念,从而为农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切实有效地提高基层发展动力。
另外,提高农民认识,转变农民观念更应提升农机推广服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大力发展具有良好服务道德意识的管理人员。可依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建立纵向和横向的双向发展机制,纵向方面可与农村农机推广工作相关联、横向方面可与农业发展及扶贫工作相管理,要围绕农村的基本要求建立更大的工作网络,要围绕农业、农村、农民的现实需求创新工作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要从农民的现实需求出发,通过各项政策的调整与落实,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为农民普及宣传相关工作的优势,只有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优势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才会更有动力和价值。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时代思维和创新工作方式,既提升和丰富自身工作能力,也帮助农民提高了法律认知,更推进了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总之,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标要从时代要求出发,结合农民实际情况创新改革方式,更要紧紧围绕农民合法权益,确保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我们要注重现代化的土地管理方法,坚持依法管理、依法治理的工作方式,既保障广大众的根本利益,也推进我国基础农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元微.关于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落实与完善[J].农家参谋,2020(21).
[2] 姚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农村实用
技术,2020(09).
[3] 张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产
经,2020(17).
[4] 冯素红.试论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落实与完善[J].现代农业研
究,2020(0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