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储备资金管理研究
作者:陈笑云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7年第5期
      近几年,土地储备金管理引起外界较多的关注,地方政府在土地储备金管理上的表现更成为其职能履行的评价标准。现阶段,土地储备金管理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均出现了变化,一系列传统土地储备金管理策略更加难以发挥出管理作用与优势。在土地储备金的规模持续走高的情况下,土地储备金管理的压力也逐渐增加,土地储备金管理的开展也需要进行较好的规划。土地储备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土地储备金管理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探寻出有利于土地储备金管理工作更好开展的策略也十分必要。
      一、土地储备金管理概述
      (一)土地储备金管理的含义
      土地储备资金是指土地储备机构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征收、收购、优先购买、收回土地以及进行前期开发等所需的资金,土地储备金由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中心在财政设立专户、专款用于土地储备的各项开支。土地储备金管理则是针对土地准备金这一专项资金进行的一种专项管理活动,土地储备金在使用上
虽然已经得到了相关政策的支持,但在不同管理方法与模式下,土地储备金能否得到增值以及最终使用都会受到影响。以往,国内土地储备金总体规模较小,土地储备金管理压力也相对较小,土地储备金管理主体所进行的各种土地储备金管理也较为顺利。但新形势下,土地储备金管理的综合压力持续走高,土地储备金管理更是需要政府进行重新规划与思考,土地储备金管理目标出现的变化,更加要求土地储备金管理在模式上进行较大程度的调整与转变。
      (二)土地储备金管理的意义
      土地储备金管理不仅是一种政府负责的具体管理活动,较好地进行土地储备金管理更是具有多重意义。首先,在土地储备金管理规模持续走高的情况下,较好地进行土地储备金管理能够降低土地储备金管理压力,并促进土地储备金管理效率的提升。其次,现阶段土地储备金管理中存在着很多具体问题,做好土地储备金管理,一系列土地储备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较好解决,这对于土地储备金管理综合效率的提升也能有所帮助。土地储备金是一项与土地保护、开发、利用等直接相关的资金,对土地储备金进行较好管理,也能够帮助政府在土地储备及使用相关事宜的进行上更为游刃有余。做好土地储备金管理,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土地储备金,也能杜绝一系列违规使用与不合理使用土地储备金的问题。
      二、土地储备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储备金管理受重视程度不足
      土地储备金管理中存在着土地储备金管理事宜受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对土地储备金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一系列土地储备金管理无法取得预期成果。土地储备金管理与房地产市场发展以及土地开发政策具有密切联系,土地储备金管理也成为了一种相对复杂的管理形式。由于土地储备金管理受重视程度不足,土地储备金管理能够获得的支持力度也相对较小。土地储备金虽然是一种针对资金的管理,但在某些土地开发状况较好的地区,土地储备金管理往往关乎经济发展与民生问题的解决。土地储备金管理受重视程度不足,与土地储备金管理相关的各种问题在解决上也需要消耗更多的公共资源,这也是土地储备金管理受重视程度不足所引发的次生问题。
      (二)土地储备金管理方法单一
      土地储备金管理的管理方法单一也是一个具体问题,且很多地区尚未认识到多元化土地储备金管理方法的必要性,单一的土地储备金管理方法正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发挥着作用。但从实际做法来看,很多地方政府习惯性地运用行政手段对土地储备金进行管理,大包大揽的管理方法不仅没有提高土地储备金管理水平,土地储备金管理反而出现越发僵化性的特征。此外,在土地储备金管理中,很多地方性政府忽视了土地储备金管理与土地开发及使用间的联系,将土地储备金管理与土地综合利用间进行割裂,也导致土地储备金管理对土地综合利用的正向影响无法发挥出来。土地储备金管理方法单一,
土地储备金管理中的很多问题便无法得到实质性解决,部分地区即使土地储备金管理漏洞百出,也不愿意进行土地储备金管理方法上的调整及转变,这无疑会对土地储备金的科学管理产生负面性影响。
      (三)土地储备金管理风险较大
      现阶段土地储备金管理中,土地储备金管理风险持续增大已经是不容忽视的具体问题,很多土地储备金管理主体在土地储备金管理上的侧重不尽相同,但其大多忽视了土地储备金管理中各种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土地储备金通常资金规模较大,这部分资金能否得到保全与增值是相关管理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但在实际管理操作中,很多土地储备金管理主体并不会对土地储备金增值问题进行思考,相对保守的土地储备金管理理念下,土地储备金虽然不会遭受较大风险,但其土地储备金管理效率却也无法获得有效提升。当前,土地储备金证券化趋势已经越发明显,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已经确定在2017年给予地方政府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这一趋势下,地方土地储备金管理的风险来源将更加多元,现有土地储备金管理中忽视风险的做法,也势必会影响到未来进行的土地储备金管理。
      (四)土地储备金管理评价与监督体系缺位
      土地储备金管理中评价与监督体系缺位也是一项具体问题,很多地方政府在土地储备金管理中实施的是一种缺乏重点式的管理,并未较好确定土地储备金管理目标,相应管理活动也无法就土地储备金管理方向予以较好明确。土地储备金管理中,评价与监督体系缺位直接导致相应主体在土地储备金管
理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更加导致土地储备金管理“积重难返”。也正是由于土地储备金管理监督体系的丧失,具体的土地储备金管理部门以及人员的管理积极性提升极为困难,其在土地储备金管理中的各种违规操作也不能被及时发现和制止。可以说,土地储备金管理评价与监督体系缺位,土地储备金管理所进行的很多调整和改变,在效用发挥上都会大打折扣。
      三、加强土地储备金管理的建议
      (一)强化土地储备金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土地储备金管理首先要提升土地储备金管理事宜的实际受重视程度,依托土地储备金制度建设,来增强各级管理主体以及人员对土地储备金管理的重视程度则是较好的选择。建议各级政府结合地区土地储备金管理实际,进行土地储备金管理制度的重新确立或完善。其在土地储备金管理制度中不仅要明确出土地储备金管理的权责关系,更要就土地储备金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制度的办法贯彻执行。依托土地储备金管理制度不仅能够较好地提升土地储备金管理的实际地位,更加能够帮助相应主体在实际管理中有所依据和参考。在土地储备金管理制度的指导性与规范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一系列土地储备金管理性调整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也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二)多元化进行土地储备金管理方法选择
      加强土地储备金管理也需要从土地储备金管理方法上进行调整,多元化土地储备金管理方法也是一种必然选择。传统的土地储备金管理方法的弊端日益凸显,因此,土地储备金管理主体需要认识到进行管理方法创新与多元的紧迫感。建议土地储备金管理主体,加深对土地储备金管理认识程度,并在土地储备金管理中,结合实际进行土地储备金管理方法的创新。由于近几年土地储备金管理信息化程度提升趋势显著,土地储备金管理方法也要不断提升信息化程度。通过增加土地储备金管理信息化投入的办法,将更加先进与科学的土地储备金管理手段应用到土地储备金正常管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在土地储备金管理方法得到多元性扩展后,土地储备金管理主体在进行具体管理时也能有更多管理选择。
      (三)确立土地储备金管理风险防范与抵御机制
      鉴于当前土地储备金管理的风险系数不断增加,且风险类型较为多样,加强土地储备金管理就有必要在管理意识上进行转变,确立土地储备金管理风险防范与抵御机制也十分必要。土地储备金管理中,相应主体要结合土地储备金的规模以及土地储备金使用实际,细化出具体的土地储备金管理方案,并对土地储备金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较好的预测。在对土地储备金管理可能面对的风险进行较好预测后,土地储备金管理主体则要确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引入更为灵活的土地储备金管理模式,来增强土地储备金管理的抗风险能力。较好地进行土地储备金管理风险防范与抵御机制确立,土地储备金管理也能够与土地储备金管理发展趋势间实现更好的协调。
      (四)完善土地储备金管理评价与监督体系
      任何地区土地储备金管理进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土地储备金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需要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不夸张地说,加强土地储备金管理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管理问题,进而解决管理问题的动态过程。地方政府在进行土地储备金管理时,也需要结合土地储备金管理实际确立出相应的评价与监督体系。地方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土地储备金管理小组,具体负责土地储备金管理状况的评估。对管理效果显著的土地储备金管理手段,要善于将此类优秀管理措施进行普及和推广。对土地储备金管理中的不当做法,则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废弃。除此之外,通过对土地储备金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监管,土地储备金管理环境能够得到较好优化,一系列不合时宜的管理措施也能被较好剔除在土地储备金综合管理体系之外。
      土地储备金管理能力的提升不可能短时间内达成,地方政府也需要将加强土地储备金管理作为一种常态化工作,并不断对土地储备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解决。土地储备金管理在不同时期会呈现不同特点,相关管理主体也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土地储备金的管理性尝试。由于近几年土地储备金管理压力持续增加,土地储备金管理主体所进行的各种管理尝试,在管理效果上并不理想,这就要求土地储备金管理主体保持一定的创新管理思想,从而将更为优秀的土地资金管理办法应用到土地储备金管理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毕继业,杨亚东,田亮.从制度变迁角度看土地储备管理新规[J].
    中国土地,2016,(7):32-34.
    [2] 杨永春.浅析土地储备资金的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6,
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12):66-67.
    (责任编辑: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