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朱自清
教学目的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2.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
精心选用。
3.体会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分析作者情感变化,探讨作品主题。
第二课时:鉴赏散文语言特,了解并运用比喻、通感、叠字等修辞和方法。
第三课时:分析文章第三部分,总结全文。
教学难点
散文语言的赏析
教学方法
1.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2.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分为三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语:荷花为我国四大名花之一,那同学们是否还能记得有哪些诗词或文章是描写荷花、莲花的呢?(可示意同学举手回答),举例
✧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溪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王昌龄《采莲赋》
荷叶罗裙一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写景抒情散文
✧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赞颂荷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汉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很好,也许大家都发现了一个现象,中国的文人其实比较喜欢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山水花草上,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他们中国的文学宝库留下了许多财富,当然也为在座的各位带来了不少负担。那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一篇与荷花有关的文章,就是朱自清的《荷塘月》。(板书)
大家记得初中学过朱自清的哪些文章吗?《背影》《春》当然有的同学阅读面比较宽,还看过《绿》《匆匆》《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等,《荷塘月》也是它的代表作。朱自清大家都比教了解了吧,你们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他呢?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1920
年毕业后在江、浙一带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的散文秀丽朴素,我们通过学习《荷塘月》一起体会一下。
写作背景
《荷塘月》写于1927年7月。时任清华教授。文章的第一句说:“”。不宁静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可
能永远是个迷。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困苦和诸多矛盾;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可以阅读和掌握这篇文章之后,作进一步的探讨。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散文分为两种,一种是叙事散文,写人叙事为主,时空顺序记叙;一种是抒情散文,以事物描写为主,主要抒发情怀,用联想将事物连缀在一起。这篇文章属于——后者,对,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而一般写景抒情散文都拥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景物的变换,就是游踪,这是明线;一条是暗线,随着景物转换,而相应的情感的变化。下面我请几个同学读一下课文,大家在这些同学阅读的时候,用心体会散文的语言,和文字间流露的感情,到《荷塘月》中的明线和暗线,就是散步足迹的变化,和相应的情感变化。注意,这是夜中的散步,读的时候要舒缓,请同学朗读。1-2、3-4、5-6、7-10(要求学生标出自己读得不准的字音和自然段的序号)
这些同学读得非常好,那刚才我发现大家在读的过程中有下面几个比较容易出错的字音解决字词(板书)
蓊蓊郁郁(Wĕng)袅娜(Niăo nuó)脉脉(Mò)峭楞楞(Léng)
梵婀玲(Fàn ē)媛女(Yuàn)裳(Cháng)敛裾(Jū)
2.整体把握,理出作者的游踪,探究作者的情感路线。
明线和暗线。通过听他们的朗读,给同学几分钟时间大家试着先把明线出来,就是看看作者的散步的足迹是怎么转换的。
离家——去荷塘——游荷塘——回家
没错,先走出家门,来到荷塘,然后欣赏荷塘,就是456段,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是你们要背诵的部分,主要细致描写了荷塘的景,大家看朱自清是怎么描写荷塘的,他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按顺序说出来。叶子-白花-月光-灌木-杨柳-远山,语言非常美。接下来是联想,其实这个时候应该是朱自清离开荷塘,边往回走的时候,眼中没有荷塘,脑海里对荷塘的美景仍然恋恋不忘,就浮想联翩,想到了古人和江南,正想着,一抬头到了家门口。所以,有一种划分段落的方式,就是三段式,这三段应该1-3——4-6——7-10,非常简单,也有一种方法是将1——2-6——7-10。我直接说出来,
是因为划分段落本身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因为作者当时写作的时候也没有按照这样的结构才写的。尤其是对于抒情性散文,这种结构划分不是最重要的,而散文的语言才是最重要的。
3.那现在我们首先来赏析文章的第一部分(1—3自然段),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作者为什么在夜深人静时突然想起去荷塘边散步呢?(师生交流)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心中烦闷,用散步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问题二:一夜畅游,朱自清到了心灵的宁静吗?(只让学生回答“到”还是“没有到”)
到底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
读这个自然段(学生朗读)
问题三: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学生明确:
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
人,
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而淡淡喜悦——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第一课时总结
散文的特点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形散神不散”,那你们现在能不能到这个“神”呢?你们这篇文章的文眼?对于抒情散文就是指它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变化中的基调)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对,不宁静是这篇文章的总体的基调。而这篇文章的感情可以概括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朱自清的文笔就是这样的,你们从学过的一些课文中,比如《背影》中,也能发现,虽然是朴素的清新的,有的
甚至是冲淡的文字,却往往蕴含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这篇文章就是,蕴含着忧愁,从开始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后面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流露出短暂的喜悦,第三段,“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好了。
好,这节课的内容先到这里,下节课我们继续!
布置作业:诵读全文,预习4.5.6自然段,体会写作手法的运用。
第二课时
导语(提问):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脉络,已经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课文
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结合2.
3.4提问,板书结构详解)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明确:
1)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
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2)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
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3)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
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此处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在日常生活中通感手法也常见,如“你笑的很甜”,“甜言蜜语”等。
4)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
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5)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
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板书动词,并解释传神之处)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月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板书叠词,并解释传神之处)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学生自己喜欢的句子,说明原因
第二课时总结
文章第4自然段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的艺术手法,第5自然段用了大量传神的动词以及第六自然段运用了大量的叠词,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没有忧虑、烦恼的“荷月世界”。下节课我们继续!
布置作业:背诵4.5.6自然段,体会写作手法的运用,为日后写抒情文章做铺垫。
第三课时
导入: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荷塘月》的第一、二部分内容,那我们现在一起来齐背4.5.6自然段。(检查背诵情况+回顾)
看来大家都很用心哦,那接下来让我们来齐读课文的第三部分(第7-10自然段)
四、讲读第三部分(20分钟)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三部分(7、8、9自然段)
2、问: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板书]: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3、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①引导理解诗句: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②引导明确:
一少男少女(“妖童媛女”),采莲的情景是祥和舒心、热闹有趣的。(文中:热闹、风流)
4、《西洲曲》的理解:
《西洲曲》写一个女子在别离后从春到秋对所爱男子的怀念。这里引用的是其中四句。诗意是说,这个女子秋天在南塘采莲,莲花已高过人头,且结了莲子,她低下头来抚弄着莲子,莲花清得如水一样,真象她爱怜的男子的心。莲和怜谐音,莲子,意味着爱恋对方。清如水,比喻她所爱的人的心地、行为都是光明纯洁的。(相亲相爱)
5、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
无忧无虑自由幸福快乐美好相亲相爱(板书)
析:一幅“江南采莲图”是作者笔下理想世界的意象化。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首先应是无忧无虑的,于是我们在这个世界里首先看到了一少男少女(“妖童媛女”)。人生中烦恼最少、最无忧无虑的当属少年时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还应该是快乐幸福的。“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情窦初开,幸福莫名。在理想世界里,心灵与心灵更应是相通相惜、相亲相爱的。“采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者,怜也。怜即是爱。“江南采莲图”,就是作者所追寻的无忧无
虑、自由幸福、相亲相爱的理想世界的化身。但这一世界又显得可望而不可即,可想象、可远观而无可置身,似乎每个现实世界的人“无福消受”的,只能在想象中过把瘾。
小结: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五、总结全文
这篇散文以“我”夜游荷塘的行踪为线索,从“带上门出去”写起,到“推门进去”收尾。在夜游荷塘的过程中,作者时而缓步前行,时而停立凝想,一路上把荷塘周围环境、荷塘、荷叶和荷花、月光以及远远近近的树木、山,陆续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仿佛跟着他一路去观赏、领略“这无边的荷香月”。
这篇散文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的恬静朦胧,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