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散文教学路径择要
作者:王俊杰
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20年第10期
        【关键词】写景抒情散文;教学路径;初中语文
        写景抒情散文往往表达精美、意味隽永,如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课文《昆明的雨》便是一篇值得一读再读的优美散文,它彰显了汪曾祺先生语淡情浓、韵味悠长的语言特点。现以此课为例,对写景抒情散文的部分典型教学路径进行一些梳理,以待方家补正。
        一、语用为根基,引导学生由内容理解走向情味深处
        语文课姓“语”,无论怎么教,怎么学,都不能失了“语用”这个根。对一篇韵味十足的写景抒情散文,教师不仅自己要深入文本挖掘语用素材,更要引导学生品读这些素材,以促进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淡而有味”,教师需带领学生从朴素无华的语言中挖掘耐人寻味的用词、句式及标点,继而在这些彰显文趣的语用训练中品悟出“汪氏语体”的独特风格。
        比如,品读《昆明的雨》中写牛肝菌好吃的一句“牛肝菌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教师可抓住“如牛肝”的用语古雅与“滑,嫩,鲜,香”的一字一顿,让学生对牛肝菌的味、口感等特征和句子短促有力的语言节奏留下深刻印象。不仅如此,教师亦可相机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古文《三峡》中“清荣峻茂”的句式特点,让学生在“古今融通”“前后勾连”中达到“知能合一”。
写景抒情散文        例如,作者写雨季缅桂花时说,“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缅桂花何以让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那又是什么?教师抓住这些关键词来不断追问,从而使文句“说一半,留一半”的未尽之意逐渐彰显——使作者思之心软的绝不仅是寻常的思乡怀人之情,更多的则是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想念”,“对人世间平淡生活的珍爱”[1]。
        可见,语言是作者情感的文学外化,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细节,才能带着学生剥开语言的外壳,发掘出其中的深沉情思,继而走进作者丰富而醇厚的内心世界。于是,散文阅读由语言内容的表层自然走向了情味主旨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