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22021周恩来在抗战时期对美国军政人员的统战工作
丁英顺刘英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400043)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际力量,拓展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活动空间,争取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话语权”,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积极开展对美国军政人员的统战工作:广泛接触美国驻华大使馆人员,积极争取莅渝的总统特使,密切交往美国在华军官等。这些对推动中国共产党与美国关系的改善、维护国共作抗战大局以取得抗战了作用。
关键词:抗战时期;周恩来;美国军政人员;统战工作
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21)02-0083-05
随着全民族抗战爆发,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成为了战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交往中心,后来又成为了世界反西斯战争战驻地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力量在远东的集结地。国驻华使节、党政
领袖、国际人士等来到重庆。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的国际力量,拓展中国共产党(简“中共”)的国际活动空间,争取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话语权,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以下简称“南方”)在重庆积极开展对美国军政人员的统战工作,对推动中国共产党与美国关系的改善、维护国共合作抗战大局以及最终取得抗战了重要作用。
一、宣传出去:广泛接触美国驻华大使馆人员
美国驻华大使馆是美国外交部派驻战时中国的一个代表机构,于1938年6月迁至重庆,1946年4月迁回南京。日战争(以“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政触的,,与美国驻华大使馆人员的往工作,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军、新四军的战,以日据军民的战贡献都具有十分的意义。时任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在亲自负责国际统战工作,他
途径,抓住会开展对美国驻华大使馆人员的统战工作。
在战时重庆,周恩来、王炳南(南方事组组长)等人与美国驻华大使高思(1941年5月来渝,1944年11月回国)、参赞范宣德较密切的交往,并与美国大使馆的年轻外交官谢伟思、戴维斯、艾奇逊,以设在大使馆的美国新闻处(以“美新处”)的菲谢、费正清等人往来密切。
美国大使馆三等秘书谢伟思与周恩来军驻办事处(以下简称“办事处”)人员有着长期的接触和交往,他
忆1941年第一次与周恩来会面的情景时说道:“他身上焕发着一种吸引人的力量。长俊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是使人获得第一个印象的是他的眼睛。在浓密的、向上翘起的黑眉毛下边,他的眼睛炯炯发光,清澈敏锐,凝视着你。你感觉到他神贯注于你,他会记住你和他所说的话。这是一种使人一见之下顿感亲切的罕。”⑴谢伟思为与周恩来的谈话“一的,但的。他温文尔雅、心情愉快,机不紧急躁,诙谐而没有讥讽或意。他令人领会你的,但来不在你力表达自己想法的时不耐烦。他头脑灵活而不耍花招,机敏而不夸夸其谈。他总是愿意开门见山地谈问题,
收稿日期:2020-05-22
基金项目:重庆社科规划培育项目“中共中央南方局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文献资料整理研究"(2018PY08);重庆社科规划抗战工程项目“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与美国合作交往研究"(2019YBKZ03)
作者简介:丁英顺(1987-),男,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南方党史、抗战。
而又总是去寻共同点。人们看到他才思敏捷,坚决果断,教养有素,思路严谨。当然,他试图使我们赞同他(和他的党)对中国和世界的看法,他对这些看法是深信不疑的%但是,他这样做时依靠的是冷静的说理、清晰的措辞,温和的谈话,广博的历史和世界知识以及对事实和细节惊人的了解,人们会被说服(或受到教育),但不会被服,也不会不同意见而受到责怪。”正是这样的交往基础上,谢
伟思与周恩来、龚&&识,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消息,解了中国的,国“中共的不容忽视”,国官员到延安考察。
1942年,周恩来3会的美国使,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决心。
中国共产党国时,周恩国&*2+。周恩他信里,信中确“共产党欢迎一位或几位美国到他们控制的区访问”*3+。后史迪威将报告:“我们需要趁着还受欢迎的时候,代团到共产党中国去搜集敌人的情报,协助准备从那区开展一些有限的活动……蒋介石对共产党人搞封锁,从而使他们处于孤立无援的境,这就迫使他们逐渐依附于俄国%要是美国派一个观察代表团到延安去,那就会打破这种孤立无援状况,削弱依附俄国的趋,同时又能遏止蒋介石试图以内战消灭共产党的愿望……通过通常的外交和军事渠道是不可能获得蒋介石的允许的%应当由总统直接向他提出要求%”⑷的言论也引起了国民党方面的注意,时任中华民国外交部部长使的宋子文曾向蒋介石报告,戴维斯对友人谈中国近况时称:共产党,而中央以40万大军监视共产党。日本同盟社报告,近月日军与共军接触次数,较与中接触数多两倍以上%(Hall)及倍的教长?
⑴ndsey),对共赞美叫
1942年11月20后,周恩人与美国使馆参赞范宣德的谈话中表示,外国对国民党的影响是有可能中国的%周恩,国与国民时,对中国的中,要I 世界冲突的政治性质,强调这是一场民对法的战争,美国希
望看到民中国的真正进展。
外,周恩来和外事组成员还与美新处人员也有经常的与合作,如当时美新处的秘书史蒂芬与周恩来、龚澎、人有工作往来,又有一定的私人%龚将的小孩乔宗淮带到上海的%与共产党人的接触,史这位的美国常,的信中写道:“我有不少机会见到许多共产党人,和他们交谈……我在他们那里吃过几次晚餐,他们到我们的地方来参加过两次聚会%我对周(恩)将人有深的,他有%有几上,我和他、和(英)将及其他人一起谈话,他们的声音不是太大,他们的英语不太流利。他们总是把我看做’把龚澎的到上的姑娘’热欢迎我。”同曾任处处长的费清后来回忆说:“周恩来作为领袖人物的超凡魅力,初次见面时就打动了我。在我现的是一位长着浓眉英姿勃发的代表民众的政治家。他具有十分罕的才智和天赋的断的才能,以之为集体服务。”通过与周恩人的,费清增进了对中共的了解,部分消除了最初的误解和,进一步认识到:“我可以作证,许多以烈共&的自由主义知识分今正在提出跟共产党一致的,而大多数的美国人也和他们不谋而合%”⑺320
是凭借其超凡的个人和卓越的统技巧,周恩包括美国大使馆在内的战时重庆外交圈备受尊敬的人物。国驻重庆武官,后担任访问延安的长的包瑞说,周恩来是“外交圈、尤其是外
使团与新闻记者的宠儿”,是他们举办的“午餐会、宴或鸡尾酒会的座上宾”*8+189。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拉铁摩尔衷地写道:“周恩重庆的外国使馆中就是备受青睐的人物。这是因为他人诚坦率。”“周恩是个与人意气投的精灵,是法语中’讨人喜欢’的那种人。”*9+
二、争取过来:积极争取莅渝的总统特使
1941年,“皖南事变”导致国共关系濒临破裂,内战随时可能爆发,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里使于2月访华,了解事变真相,调停国共关系,避免中国内战。周恩来在英国使卡
的帮助下,在英国使馆与里会晤,向其解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内外,国民党制摩的,蒋介石如不改变反共,必将导致中国分裂,使抗战停止于%里确对周恩,美国中国统一抗日,如果中国分,美国将援助。后,里在会蒋介石时:在国共解,国无法大量援,中美间的&问不可能有任展问。这会是周恩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与美国政府高层人员的首次接触,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居里离开重庆返美时致电蒋介石,要求国民党“尽力与共产党保持抗日联合阵线”口。1942年7月,居里第二次访华时,周恩来曾委托斯诺将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作战业绩的相关资料带给居里,并在给居里的信中表明,中国共产党不在,持抗战、战,说明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已牵制日本在华兵力总的将,国给中国的一部分叫
1942年10,美国共和党领作为罗斯福总统的访问中国。周恩来先后两次与其会面,给威。第在时国民政府的家中,“在那里和中国共产党领.一周恩来作不迫,单独而不受阻断的谈话”%12〕109。第二次是在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举行的宴会上,“主人(周恩来)和他的夫人。曾作为他的政敌的那些人以一种愉快但是相当矜持的,同时的将军的尊重度,这形看来很有兴味。”,周恩来跟进入交流,来
写道:“明中国战时战线所赖以建立之妥协的性质。他承认他对于中国国内改造进迟缓感焦灼,保证说,这战线一直打败日本为止都必
持续下去的。”%12&110威尔基后来明确告诫蒋介石“在战时及战争结束时勿与中共有严重题之发生”回。
1944年6月,美国副总统华莱士作斯福总统的特使访华,这是抗战期间美国对华最高级别的访问,在一定程度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巩固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战线。周恩来与进次,明国共之间正在进行的和谈情况。华莱士与蒋介石进行了多次。在国共关系上,华莱士劝说蒋介石接中国共产党的建议,与中国共产党进判,进要的改革,让中国共产党参加政府,并表示美国愿意居中调停%14&。
同年8月,赫利被任命为罗斯福总统的驻华私人代表,并于9月6日到达重庆,11月接替高斯出任美国驻华,直1945年11国。来华的命:“(1)担任总统派往蒋介石委员的私人表;(2)进蒋介石与将军的和谐关系,并者其所辖的中国军队便于指挥;(3)另负若干关于军•给的;(4)与高斯持密切的联系。”问周恩来认为,利重庆与美国关系的,指示。在周恩来的议下,武与,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张,即要求国民政府进行改革、建立联合政府等。同时,了解赫尔利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并向其再次发出了访的邀请。,周恩来表中共中央,与进多次会谈,既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意图,又灵的国关系问题。
三、寻求合作:密切交往美国在华军官
周恩来等南方局领导人深知同美国建立军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周恩来在同美国驻华官员的中,曾建议美国(不国民党官方)中国抗战的。周恩来认为,只有美国对中国多,才有美国对中国共产党的重视。自1942年,南方局开在争美国对中国共产党的军及军事合作作了一些努力。正正清写道:“在同一条街的共产党与美国人建立的联系,相有效慎重的探讨问题。”“领员到华北去,,,并重庆接受它。”⑺322
促进双方合作关系的重大突破促成美军访。南方局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重庆的武告中共中央已确美国军人员将去的消息后,又进一步领导工作人员弄美军观察组的人员组成、到达日期以及他们去延安的真实意图。在掌握了这些情况后,董必武于1944年7月15日向中共中作了详细汇报:美头一批9人,于20日飞。的务与中国新力量合作。主要是商量在边区及敌后根据地建设机场问题。同时指:“美国之积极要求派人常驻延安与华北,不仅今天飞轰炸日本的需要,还另有目的。”这,与苏联的关系,现在是否受苏联支持;详细战后是否与美国合作题%16&。这样,中共中在美军尚未全面掌握了的,从而在接待他们时始终于位。1944年7月22日87日,史迪威以“考察共产党对战争所能作出的贡献”为名,派出以“中国通”包瑞德校为组长的美国陆军中缅印战区司令部观察组(又称“迪克西使团”)的美国官方代表团分两批先后访问延安。
美军访,标志着作为反法西斯国之一的美国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发生官方关系,在中国
共产党与美国关系史上意义非凡。1944年8月4日,周恩来从延安致电南方局外事组组长王炳南,称赞道:你们的努力有了回报,发展前途无限……现在延安也有同性质的工作,可是人手不够,尤其熟悉英文的人不多,望你们在外也要多多注意储备人才"&240。
、周恩来等中央领导非常重视观察组的接待工作,经常与他们长谈并设宴招待,介绍中国共产党军队和解放区的情况。美军观察组组包瑞德上校在的回忆中这的周恩来:“我
信他是其的人,事先还不道这一点,那么听到他的回答之后,也道的聪了。他不可,有要的祖国的美国人的可能冒
小的。”的是,在周恩来和南方局现了美观察组的延安,然而,美国的对华政策依旧没有的,中国共产党与美国的事作也没有现。但是,这史*周恩来为,不,现在了,只要进的、谨慎的方针走下去,向着有限的合作前进还是有可的,并高评价美军观察组驻设延安是一座里程碑丽*
周恩来南方局的同志在争取美国的军事援助和合作方面的另一个重要突破就是,争取到了美国史迪威将军对抗日根据的同情和支持*美国在战重庆的驻高级武官中,对中国抗战最同情、帮助多的就是史迪威将军。他毕业于美国西校,曾先后4次来华考察,深入了了中国的基本国情*1935—1939年任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参赞。1941年任美第三军团司令。1942年任中印缅战区美军中将司令兼中国战总司令蒋石的参谋长,兼任美驻代表、缅(甸)中(国)英(国)美(国)联军司令等职*曾指挥入缅配合盟军
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及驻扎在印、缅甸境内的美日作战,使中国远征声名赫赫,异域扬威*在华期间,史迪威够比较客观看待中国的抗战,是一位关注中国共领导下的敌后战场,主张对中国共领导的多援助的美将领*抗战发,史迪威在武了周恩来英,进而观察到他们“,彬彬有礼,态善,为人率”“追求中国革命久未实现的力工作,与国官作势,中无人的官僚作,的”凹*期间,助史:莱为八路军征、等等*1942年3月,史迪威第四次来任驻华盟军总参谋长,指挥中国远征军奋战印缅战场*南方局庆领导的中国同盟,争取史迪威中国共领导的敌抗日根据地的同情和支持*史迪威也十分愿意帮助抗日的将领和许多对抗战有贡献的爱国人,美国政府
共与国同多的援助*史迪威曾这的命令:从印来中国的美内要去的。他在向的一份报告中这道,蒋介石“无意任何真正的与共产党组联*本是中国努力抗日合作的要。”如史迪威十分重视中国共领导的抗日事力*1943年,在缅甸反攻作战前夕,在日记中了自己的想法:“与中国云南,邀请赤分子参加。”%21&531周恩来在接受戴维斯访问时,也郑重表示:“如伊得蒋介石许可,愿率兵援缅,并受史迪威指挥。”%22&随后,史迪威歇尔报说:“(中国共/他们已联系了,们表示愿意在的指挥下进行战斗,我们让共援助,因们愿意抗日*”%21&'°8由史迪威坚持援助中国共产党的立场,蒋石当局所不能容忍,同在指挥权上与蒋介石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史迪威于1944年10月被美国总统罗斯福召回国,另委任魏德迈为中国战区参谋长*两年后,史迪威病逝,周恩来给其夫人发去唁电:“史迪威夫人,对您深爱的丈夫的逝世,致以最深切的悼念。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他是最优秀的战士*,中国两个在平等基础
上的作,是我们反日的共同斗争取得胜利的基础,也是中美两国持久友谊的基础……中国人将永远将史迪威将的名字在心中*”%1'〕352此外,“美国情报父”威廉•杜鲁福将军在访问重庆期间,其情报人与几位中国共产党官员(王炳南、龚澎、张晓梅等/在庆龄的住所举了秘密会晤,商谈未来合作的式问题%8&191*
抗战期,周恩来领导南方局外事工作,定了“宣传出去,争取过来”的国际统战策略方针,采取主动出击,广交朋友的措施,“这个战,当是上层的;同是的;是政府的,同是民众的联盟*”%却南方局的国际统战工作从民间交,随着对外联的不,战美国、英国和苏联等国家的官员,将民间外交与半官方外交相结合,从让世了解了中国共*周恩来对美国人进的战工作正是南方局展半官方外交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朱佳木,安建设.震撼世界的20天外国记者笔下的周恩来逝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260.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898—1949)[M].修订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47.
[3]约翰•佩顿•戴维斯.抓住龙尾:戴维斯在华回忆录[M].罗清,赵仲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01.
[4]伊•卡恩.中国通:美国一代外交官的悲剧[M].陈亮,隋'君,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129.
[5]吴景平,郭岱君.宋子文驻美时期电报选(1940—1943)[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01.
[6]林克勤.抗战时期重庆对外文化宣传阵地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156.
[7]费正清.费正清对华回忆录[M].陆惠勤,陈祖怀,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
[8]周勇,张克雷.走向平等:战时重庆的外交界与中国现代外交的黎明曙光(1938—1946)[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
[9]矶野富士子整理.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欧文•拉铁摩尔回忆录[M].吴心伯,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147.
[10]金冲及.周恩来传(1898—1949)[M].<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91.
[11]秦孝仪.战时外交(三)中苏关系[G]//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H抗战时期(第三编).台<: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605,
[12]威尔基.天下一家[M],刘尊棋,译.重庆:中外出版社,1943.
[13]王泓.和解下的冰封:1942年国共谈'(实[J].红岩春秋.1992(6):28-34.
[14]杜俊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对危机的国际统战经验研究[M].<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56.
[15]曲界知识出版社.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G].<京:曲界知识出版社,1957:139.
[16]《董必武传》撰CD.董必武传(1886—1975):上[G].<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424.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E.周恩来书信选集[G].<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18]王明湘.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O事处[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190.
[19]张文琳.国际友人与中国抗H战争(事[M].<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132.
[20]中共中央党史研究E科研管理部,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E.见证红岩:回忆南方局:下[G].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688.
[21]麦克米伦出版公司.蒋介石的外国高级参谋长:史迪威[M].姚凡立,吴水华,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第三军团[22]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E.中外记者团和美军观察组在延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239.
[23]周恩来.太平洋战争与世界战场局[N].新华H报,1941-12-14(1).
(编辑:文汝)
(上接第52页)
更有必要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其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还处于不确定状态,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因此,《环境影响评价法》应当明确规定对于能源活动中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于未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而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主办方应当给予重罚,而不只是根据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处建设项目总投1%以上、5%以下的或对给予行政处。如此才能能源活动主自觉对能源活动中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才能更好地提高能源效率,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第三,健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的是环境影响评价能实效的关键环节#因所建项目最直接影响的更能提项目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对所提的:措方案能否获得接受的有益信息(5)。,能所建项目最直接影响者对环境影响评价最具影响力*因此,有效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要有代表性和广泛性:既要有直接利的公众,也要有项目建设的公众;既要有受项目实影响的人,也要有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单位的人;
要有,也要有通*其,应由方主环境影响其环境影响评价的工,更好地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应进一重
对
见的处理、化环境影响评价的法。最后,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面开,所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有效,从而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化应对方面预防性功能的有效实*
参考'献:
[1]芦苇.能源效率标准与标识[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5(1):26.
[2]韩德培,陈汉光.环境保护法教程[M].<京:法律出版社,2004:78.
[3]金瑞林.环境法学[M].<京:<京大学出版社,2016:88.
[4]周珂.环境法[M].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6.
[5]N劲.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环境开发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M].<京:法律出版社,2006:110.
(编辑:唐光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