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贡献
作者:蔺青春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72期
        【摘 要】吴起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吴起是中国革命重要的转折点,吴起是红军的大后方。
第三军团        【关键词】吴起;长征;革命;西征;转折点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改编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简称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北大门陕北吴起,以吴起革命根据地为依托,一场著名的“吴起‘切尾巴’战役”取得全面胜利。从此,中央红军彻底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的命运出现了新的转机。中共中央在吴起镇获悉陕北错误并及时纠正,挽救了西北革命根据地。全国硕果仅存的西北革命根据地和西北红军也挽救了中央红军。在吴起“切尾巴”战役胜利后,写下著名的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在吴起镇的果树园打麦场上第一次总结长征。吴起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是中国革命重要的转折点,是中国革命由胜利走向胜利的出发点。1936年6月,红军西征期间,吴起又是大后方。
吴起人民为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和红军西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吴起镇切尾巴战役
        以往,人们将中央红军长征中摆脱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的著名的“吴起‘切尾巴’战役”称“吴起镇战斗”,或“吴起镇反击战”,公开出版的《吴起县志》《吴起县军事志》《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吴起》和吴起县的文史资料记述为“吴起‘切尾巴’战役”[1]。
        193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长征进入吴起西北部。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领导人张闻天、等随行的左路部队,在吴起铁边城镇西南的海眼沟村白城畔遭到国民党军飞机的轰炸,撂下了两颗。红军部队人马披蒿草伪装掩蔽,并组织对空射击,所幸未造成重大伤亡。部队沿张户岔、田百户进入头道川支流石涝川,通过川口的阎王砭后,将险要狭窄路段炸毁。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领导人张闻天、等沿吴起头道川南下,晚上在铁边城东南10里的张湾子村宿营,并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打破蒋介石对西北苏区和西北红军的第三次“围剿”。尾追的国民党西北军第四纵队第三十五师马鸿宾部直属马培清骑兵团,因道路无法通过,只好退回约10里地,在石涝川的油寺村宿营。为了追击中央红军,他们派人连夜修通了道路,第二天沿头道川侦察南下。中央红军
右路部队进入铁边城镇南部南庄畔村背咀子,经过南庄畔、刘泉沟、邢河,进入头道川的窨峁子、王畔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