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后卫——董振堂
作者:徐玮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1年第07期
作者:徐玮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1年第07期
董振堂,字绍仲,1895年出生于河北省新河县李家庄的一个农民家庭。董振堂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寒,一直在家务农。1907年,13岁的董振堂看不惯当时社会的黑暗,立志读书从政,进入曹庄小学开始接受启蒙教育。身着粗布衣袜的董振堂与一些七八岁的阔少们同堂读书,经常被人嘲笑、搞恶作剧,而憨厚老实的董振堂仍保持沉默,苦读勤学。由于学习刻苦,成绩名列前茅。校长曾在他的语文卷上写下“鹤立鸡”的评语。
1922年春,董振堂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后投身于冯玉祥的西北军。1931年任国民党军第26军73旅旅长。1931年春孙连仲的第26军被蒋介石调到江西“剿共”,当时,董振堂目睹了华北、东北的紧张局势,十分痛恨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在共产党的积极
教育引导下,于1931年12月14日,与赵博生同志一起组织领导了全国闻名的“宁都起义”,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所部改编为红五军团。
第三军团改编后,董振堂思想上要求进步,因表现突出,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历任红五军团副总指挥兼第十三军军长、红五军团总指挥、军团长、中华苏维埃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董振堂参加过赣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战役,后来又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及万里长征。曾获得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授予的“红旗奖章”。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一方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董振堂任总指挥的红五军团担任全军的后卫。他们多次完成阻击国民党军的任务,为保障中央红军主力北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并荣膺“铁流后卫”的光荣称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