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画的界限——读《拉奥孔》有感
第一篇:诗与画的界限——读《拉奥孔》有感
诗与画的界限
——读《拉奥孔》有感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其美学著作主要有《关于当代文学的通讯》、《拉奥孔》、《汉堡剧评》等。她的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拉奥孔》中对画与诗的界限及两者和美的关系的论述上,表现在《汉堡剧评》中市民剧的创立上,体现着浓烈的启蒙气息。
首先,莱辛从三个方面阐明了诗与画的界限:一是摹仿的媒介不同,画以空间中的形体和颜为符号,诗以时间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因此,画是空间艺术,诗是时间艺术。二是摹仿的对象不同,画以空间中的颜形体的符号,宜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并列的物体;诗运用在时间中持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因而宜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中持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因而宜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中持续的事物。画表现静态的美,诗表现动态的
美。静态美包括人体美和精神美,动态美包括思想感情与故事情节,他认为诗人追求动态美,是因为动作包含的动机,愈错综复杂,愈互相冲突,也就愈完善,静穆是一种忍耐克制精神在艺术上的表现,在封建专制压迫下,不应提倡以静穆精神来克制忍受生活的痛苦,不怨不,荀安偷活,诗应描绘人物的动作和真实的表情,这是莱辛民主革命精神和侧重实践行动的人生观在艺术上的反映。三是艺术作品的效果不同,绘画作用于人的视觉,以形体,彩引起欣赏者的美感,诗作用于人的听觉,通过声音,语言使欣赏者产生丰富的联想。莱辛认为诗与画的共同点
在于都是摹仿的艺术,但由于摹仿的媒介,对象和产生的效果不同而成为各具特征的艺术,混淆二者界限,也就否定了他们的特殊性。
其次,莱辛提出了诗与画的不同美学原则。认为诗与雕塑艺术也明显不同。指出画的最高原则是美,诗的最高原则是真。因为绘画和雕塑作为空间艺术,它只宜描写在空间中并列的物体或某一瞬间的表情,擅长表现静态事物,这就决定了它应着力描写的是事物的形态美或美的表情,因此美便成了绘画,雕塑创作的最高美学原则。而诗作为时间艺术,运用的是语言符号,所以在直接描写事物的形态美方面不如绘画,雕塑,但它却有比造型艺术
更自由的空间,它善于描写动态的事物,描写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人类心灵世界,所以诗的目的在于真实地描写自然和社会现实,所以真实是诗创作的最高美学原则。
莱辛运用“ 美” 和“ 真” 原则对雕像拉奥孔与诗拉奥孔的差异作了分析比较和解释:“ 雕刻家要在既定的身体苦痛的情况之下表现出最高度的美。身体苦痛的情况下的激烈的形体扭曲和最高度的美是不相容的。所以他不得不把身体苦痛冲淡,把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这并非因为哀号就显出心灵不高贵,而是因为哀号会使面孔扭曲,令人恶心。” 而诗要真实表现痛苦,所以尽情地真实地描写拉奥孔被蛇绞住时的哀号,以突出内心的苦痛。同样的道理,维吉尔的诗描写拉奥孔被蛇缠腰三道,绕颈两道,而雕像只表现蛇缠住腿部;维吉尔诗中的拉奥孔穿的是祭司的衣帽,而雕像中的人物均是裸体。这些解释是符合情理的。
再次,莱辛提出了艺术的时空辩证观。并运用于艺术创作,提出了关于选取“ 包孕性顷刻” 的规律:“ 绘画在它的同时并列的构图里,只能运用动作中的某一顷刻,所以就要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之后之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同理,诗在它的持续性的摹仿里,也要运用能够引起该物体的最生动的感性形象的那个属性。艺术家选择的这一顷刻最富于包孕性,最发人深思和想象。
就拿《拉奥孔》这篇文章来说吧,它通过分析古典雕刻与诗歌的表现手法的差异,论证造型艺术与诗的界限,即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界限,得出画更适合于表现美的结论。从莱辛的《拉奥孔》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与画的界限其实就是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的界限。其中,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为了遵循这一原则,可以牺牲艺术的真实;而诗人有时却可以运用形体的丑,从而体现诗歌的真。莱辛在《拉奥孔》中关于诗与画的交互影响中认为,那段用效果的手法反映海伦之美的诗歌,如果搬上画布,就会失去效果了,因为,那些元老的表情无宜会引起人们的反感,而让人无法透过他们的表情去感受到海伦的美。其实,这种看法,在钱钟书看来,也是类似的。他说,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无宜将梅的影和香很生动地描绘出来了,但是,如果把这种感觉搬上画面时,就会觉得失去了诗中的味道了。
那么诗与画的界线该如何认定呢?我认为,诗中有画,而不全是画;画中有诗,而不全是诗。诗画各有表现的可能性范围。中国古
代抒情诗里有不少是纯粹的写景,描绘一个客观境界,不写出主体的行动,甚至于不直接说出主观的情感,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的“无我之境”,但却充满了诗的气氛和情
调。而诗里所咏的光的先后活跃,不能在画面上同时表现出来,画家只能捉住意义最丰满的一刹那,暗示那活动的前因后果,在画面的空间里引进时间感觉。
第二篇:读《东坡诗画》有感
读《东坡诗画》有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东坡诗画》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半小时翻阅了《东坡诗画》,我的心中有一种涌动,早就看到这本小册子,却没有打开它看,因为那封面简单的就是那么四个字竖排着,我打眼一看以为东坡诗书,因为我读了东坡的诗词很多,也就没有看它的必要了。有一次见到她,我还是有想看看的冲动,我拿起来,打开一看,里面的字那么小,小到看不清楚,而且画面到时恨大,我也就不再看它,将它收起来搁在那里。今天,我在闲来无事的时候,还是拿起了它,我想看看它收录了苏东坡的那些诗,可是,当我打开它,戴上眼镜细看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不是苏东坡的诗,而是一幅幅画,画下面给配上了诗。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全知晓,里面有一幅画是《栗树下》,画面中一棵有六个粗树杈的栗子树婆娑而又高耸,树叶也是刚刚长出来还没有达到浓绿和浓密,而是瘦瘦的,黄黄的,之至也夜间能够筛落下太阳的光照,就在树干处,有一个女孩,白的汗衫肩上背着黑双肩包,双手拿捏着一本墨蓝的.书卷,她正仰面观赏着树顶的景象,宽松的黑的过膝裙也没有盖过右侧小腿压着的左侧小腿,双脚却淹没在了嫩绿的草丛中,这不正是初夏的自然之景吗?
画的下面配了《你是人间四月天》,我一看到这个题目,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集才情貌于一身的海归林徽因,一读那诗行,“”雪花后那片鹅黄,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爱,是暖,是希望“”,再一看作者,真是她!
我再继续翻看书页,《一次难忘的旅行——致青春1984》里的四副画面,使我到了刚参加工作的感觉,第一幅是青岛浅海洗澡,第二幅是铺集小歇,第三幅是海大寄宿,第四幅是崂山琦玉,再看看配上的文字,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故事。看了这几幅画和文字,我想到了一个人的境遇和他的努力是多么息息相关呀!一个人年轻时候的梦想对于自己终生的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呀!
接下来的一幅画,我不得不说,画面中一个精神矍铄的师长型人物,坐在沙发里,背景是书橱和书法,画的标题是《我和《梁祝》不得不说的故事》,作者在这个故事里诉说了他童年时随父亲下放到石门中学遇到同样被发配到那里的山东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刘锦章老师事情,也就是在刘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他对音乐理解。
书中的第一幅画是《雪霁赏鹅图》,画面中,天空中有两只飞鸣的白雁,地面上有一或立或卧的大鹅,水中也有十个游走的大鹅,我想,作者为何要把它放在卷首呢?难道不是有象征意义吗?
第二幅画是牵牛花,目睹了它,我似乎明白了作者的意图,虽然这两幅画都没有配上文字,读完整本书你就会明白留白的意思了,这就叫此时无声胜有声了。
我这才想起,看一看作者,苏琳,男,1962年生,山东潍坊人,9岁的1971年,随父亲到了山东诸城市的一个偏远的山村中学——石门中学,童年就是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山村度过的。
读完了作品和作者,我掩卷沉思,步入老年的我何求呢?也就是一支笔,一本书,一杯水,拿起笔来写个字,翻开书页读个句,端起杯来喝口水吧!
第三篇:读《诗画中国梦》一书有感精选
中国梦诗歌
读《诗画中国梦》一书有感精选
浩荡汾水皆诗画辉煌水利人梦来
——读《诗画中国梦》有感
杨帆
泥人张彩塑的小女孩凝神甜笑,清癯的老人抬头张望,喜庆剪纸勾勒出丰收景象,劳作的农家妇女洋溢着幸福甜蜜,街头巷尾大幅图文互释的宣传画,让中国梦的阳光洒满街头、留驻心头。
这一本《诗画中国梦》,将街头巷尾的画配诗作品收入其中。版画、剪纸、彩塑、陶俑、杨柳青年画灵动古朴,诗歌清新隽永,透露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每一幅作品都是中国梦的具体投影,在审美愉悦中展示着中国梦的微言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