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观察物体学生用打印机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国庆节的来历50字左右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二〕教材说明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几何中的〝三视图〞是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的基础,在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三视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本单元,只是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以后还将学习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例1展示了三名学生分别从前面、侧面、后面观察一个恐龙玩具的情景图,下面给出从这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让学生判断这三种形状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生无论选择了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只是物体的其中一部分,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例如,和这两个图形,如果仅从正面观察,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只有从其他位置再进行观察,才能比较两者的不同。
67页的〝做一做〞是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摞书,判断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这个活动简单易操作,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可以很容易判断出来。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也叫反转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
于对称现象并不很陌生,例如,许多艺术作品、建筑设计中都表达了对称的风格。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感觉,一种美感。
边防战士
本册教材中的对称,仅限于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第观察物体68中秋节诗词页的内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的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出对称轴,并初步地、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而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名称以及〝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教材中并没有明确给出,也不要求学生掌握。
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表达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先通过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共同的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接下来,教材提供了一个剪衣服的活动〔例2〕,再让学生先仿照书上的步骤随便剪一剪,使学生看到,在剪的过程中,只要把一张纸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剪出来的就是轴对称图形,从而通过折痕引出〝对称轴〞 的概念。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使学生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性。
68页的〝做一做〞,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画出对称轴。其中第一个图除了
窗户,其他都是对称的,学生很容易忽略这一点。第二个图中的五角星有很多条对称轴,学生只要能画出其中一条就可以了。
69页的内容是镜面对称,也就是相对于一个平面形成的对称。在这儿,只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照镜子等活动,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初步了解镜像的性质就可以了,对于〝镜面对称〞、〝平面对称〞等名词以及镜面对称的性质,教材中都没有涉及到。姚明当选篮协主席
3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湖面的倒影,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这些现象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理解起来也比较方便。其中湖面的倒影是相对水平平面的对称,而照镜子是相对竖直平面的对称,这是最常见的两类镜面对称,学生通过观察这两幅图,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镜面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第69页的〝做一做〞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亲自照一下镜子,通过镜子内外的人的前后位置和左右位置的关系进一步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三〕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
2.教学例1之前,教师可以先拿一个六个面颜都不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让学生在某一位置观察这个正方体或长方体,问学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的颜,要看到其他几个面的颜,需要改变观察的角度,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个面的特征,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还可以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学生讲述〝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然后,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玩具,如,玩具熊猫、玩具狗等,也可以准备其他的日常用品,如闹钟、茶壶等,这些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的形状特征要有所差别。可以让一个同学分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这个实物,也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位置同时观察这个物体,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该物体是什么样的,使学生通过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教师也可以把实物进行转动,让学生先观察物体的各个面,看看都是什么样的,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在头脑中形成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的表象。最后再教学例1,由于有了前面直观的观察活动,学生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表中的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做〝做一做〞中的活动,可以利用学生手中的数学课本直接进行操作。每个小组成员先从某一角度看这摞书,然后交换位置看一看。最后,在教科书上进行连线。
3.教学轴对称时,教师应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或剪纸〔如窗花〕,让学生结合教材上的实物图进行观察、分析,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在描述时,使用的语言可能是不规范、不科学的,如〝这些图形两边都是一样的〞,不必刻意纠正,只要学生对轴对称现象有一个感性认识就可以了。
教学例2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任务:〝你可以剪出一个对称的图形吗?〞让学生先自己探索剪对称图形的方法,再进行交流。一开始时,学生可能想不到把长方形纸对折,虽然尽量按照对称的思路去剪,但剪出来的东西并不对称,此时,可以让学生看看教科书上是怎样做的。然后凭自己的想像随便剪一剪,想剪什么就剪什么,只要剪出来的图形是对称的就可以了。最后让学生把自己剪的作品给全班学生展示一下,并让学生试着说说怎样剪,剪出来的图形才对称,很自然地让学生说出要把长方形纸对折,从而引出〝对称轴〞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