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著名的充满着家国情怀的诗词
提⽰:"北⼴⼈物"↑免费订阅本刊
只有国好,才能家好。这应该是深植于我们中国⼈精神⾥的⼀种常识性认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家国情怀”。
孟⼦尝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意思就是: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所以⼈与家、家与国,就应当是同声相应、同⽓相求、同命相依。
《礼记·⼤学》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欲修其⾝者,先正其⼼;欲正其⼼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正⽽后⾝修,⾝修⽽后家齐,家齐⽽后国治,国治⽽后天下平。”
是以古往今来,多少仁⼈志⼠,为了国家的强盛,前赴后继,“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国有难,召必⾄”!
那今天,我们就⼀起来读⼗⾸史上⾮常有名的书写这种“家国情怀”的古诗词。
第⼀⾸:戴叔伦的《塞上曲⼆⾸·其⼆》
汉家旌帜满阴⼭,不遣胡⼉匹马还。
愿得此⾝长报国,何须⽣⼊⽟门关。
戴叔伦(732年~789年),字幼公,⼀作次公,润州⾦坛(今江苏常州)⼈。他是唐中期的⼀位著名诗⼈,年轻时曾师事萧颖⼠(字茂挺,号⽂元先⽣,当时⼀个很有名的⽂学家、书法家)。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和容管(也即后来的宁远军)经略使等。
⼤丈夫就当建功沙场,我作为⼀个⼤唐的⼦民,愿为保家卫国⾛上战场,哪怕是不能活着回来,那⼜有什么关系呢?
第⼆⾸: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汉时关,万⾥长征⼈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
王昌龄(698年~756年,字少伯,河东晋阳(今⼭西太原)⼈。他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
王昌龄早年贫贱,困于农耕,⽽⽴之年,考中进⼠。授秘书省校书郎,⼜登博学宏辞科,授汜⽔尉,
因事贬岭南。与李⽩、⾼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因谤,谪龙标尉。安史乱中,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有“七绝圣⼿”之称。
龙城飞将:⼀说为汉车骑将军卫青,⼀说为汉飞将军李⼴。龙城,即卢龙城(汉属右北平郡,址今河北喜峰⼝附近),李⼴曾在此练兵。这⾥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历代诗⼈对王昌龄的这⾸《出塞》评价都很⾼。明代诗⼈李攀龙甚⾄推它是唐⼈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在编选唐⼈绝句时,也列它为第⼀。
有我在,“胡马”就别想度过阴⼭,这是何等的豪情!
第三⾸:王翰的《凉州词⼆⾸·其⼀》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回?
王翰(687年~726年),字⼦⽻,并州晋阳(今⼭西太原市)⼈,他是和王昌龄同时代的⼈,也是⼀个著名的边塞诗⼈。
史载其少年时就聪颖过⼈、举⽌豪放、⽓度不凡。他是在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考中的进⼠。历任昌乐尉、秘书正字、通事舍⼈、驾部员外、汝州长史,仙州别驾等。杜甫曾称“李邕求识⾯,王翰愿⼘邻”,可见对他的欣赏。
这⾸诗写的是⼀场军中宴会的场景,有⼈认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回”表现的是⼀种悲伤的情绪,但更多的⼈还是认为它表现的是⼀种昂扬的、乐观的、开朗的、视死如归的军⼈对于战场的浪漫主义情怀,⽐如清⼈施补华就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岘傭说诗》)
军⼈战死沙场,⾃古以来,就是⼀件多么平常的事情。⼤丈夫志当如此,为国⽽死,死⽽⽆憾。
第四⾸: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功名尘与⼟,⼋千⾥路云和⽉。
爱国古诗句
莫等闲,⽩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缺!
壮志饥餐胡虏⾁,笑谈渴饮匈奴⾎。
待从头,收拾旧⼭河,朝天阙!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谥武穆,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他是南宋的抗⾦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与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将”。
关于岳飞的事迹,⼤家早都已经⽿熟能详了,就不具体说了。
岳飞的这⾸词写的是格外的慷慨豪迈,充分体现了作者忧国报国的雄⼼壮志,并表现出了⼀种⼤⽆畏的英雄主义的浩然正⽓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它感染和激励了⼀代⼜⼀代的中华⼉⼥⾛上了报效国家的征途。
第五⾸:陆游的《⽰⼉》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家祭⽆忘告乃翁。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阴(今绍兴)⼈,他是南宋著名⽂学家、史学家、爱国诗⼈。
陆游⽣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宗时,参加礼部试,因受奸相秦桧排斥,⽽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出⾝,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屡遭主和派
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出⾝,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军旅,任职于南郑幕中。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蜀,与范成⼤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被罢官。嘉泰⼆年(1202年),再次被召⼊京,主持编修孝、光宗的《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长期蛰居⼭阴,嘉定⼆年(1210年)与世长辞,此诗即是他的绝命诗。
此诗说明了诗⼈⾄死都没有舍弃恢复中原之志(即便是⼀⽣为此屡遭磨难,但仍是九死⽽未悔),这⽚⾚⼦之⼼,真是苍天可鉴!
第六⾸:还是陆游的,《⾦错⼑⾏》
黄⾦错⼑⽩⽟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功未⽴,提⼑独⽴顾⼋荒。
京华结交尽奇⼠,意⽓相期共⽣死。
千年史册耻⽆名,⼀⽚丹⼼报天⼦。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晓雪⽟嶙峋。
呜呼!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
岂有堂堂中国空⽆⼈?在南宋的历史上,像岳飞、陆游、⾟弃疾这种⼀⼼想着要精忠报国的志⼠还是有挺多的,只可恨南宋⼩朝廷中的很多君⾂,贪⽣怕死,选择⼀条投降主义的道路,终⾄亡国。
第七⾸:⾟弃疾的《破阵⼦·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挑灯看剑,梦回吹⾓连营。
⼋百⾥分麾下炙,五⼗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前⾝后名。
可怜⽩发⽣。
⾟弃疾(1140年5⽉28⽇~1207年10⽉3⽇),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谥忠敏,⼭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他是南宋著名豪放派词⼈、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与李清照并称“济南⼆安”。
⾟弃疾出⽣时,他的家乡已沦陷于⾦⼈之⼿。青年时代,他曾参加过抗⾦义军,归宋后,历任江西、福建安抚使,绍兴、镇江知,枢密都承旨等职。著有《美芹⼗论》和《九议》,条陈战守之策,也因此为主和派所排挤,后被弹劾落职。从此退隐⼭居。
和陆游⼀样,⾟弃疾⼀⽣也是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许,却命运多⾇,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与忧虑,全部都寄寓在了他的作品中。
陈同甫,名亮,字同甫,号龙川,是南宋的⼀个著名思想家、⽂学家、状元。史称其“才⽓超迈,喜谈兵事”。也是⼒主
陈同甫,名亮,字同甫,号龙川,是南宋的⼀个著名思想家、⽂学家、状元。史称其“才⽓超迈,喜谈兵事”。也是⼒主抗⾦的主战派,并曾为此两度⼊狱。出狱后志⽓益励。⾟弃疾和他,因为志趣相投,是很好的朋友。
⾟弃疾这⾸词的意思就是:我虽然⽼了,但要是为了抗⾦,我仍会义不容辞地⾛上战场。这是多么可敬的⼀位⽼将军!
第⼋⾸:⽂天祥的《过零丁洋》
⾟苦遭逢起⼀经,⼲⼽寥落四周星。
⼭河破碎风飘絮,⾝世浮沉⾬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叹零丁。
⼈⽣⾃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
⽂天祥(1236年6⽉6⽇~1283年1⽉9⽇),初名云孙,字宋瑞,⼜字履善。⾃号浮休道⼈、⽂⼭,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镇)⼈。他是南宋末年著名政治家、⽂学家,抗元名⾂,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
⽂天祥21岁考中状元。⼀度掌理军器监,兼权直学⼠院,因直⾔斥责宦官董宋⾂,讥讽权相贾似道,⽽遭到贬斥,数度沉浮,37岁时,曾⾃请致仕。
德佑元年(1275年),元军南下攻宋,他散尽家财,招募⼠卒勤王,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但在援救常州时,因内部失和⽽退守余杭。随后,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与元军议和,因⾯斥元主帅⽽被拘留,旋于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不久,在福州参与了拥⽴益王赵昰的活动。随后,赴南剑州聚兵抗元,终因势孤⼒单败退⼴东。祥兴元年(1278年),卫王赵昺继位后,拜少保,封信国公。后在五坡岭被俘,押⾄元⼤都,被囚三年,⾄元⼗九年⼗⼆⽉,从容就义,终年47岁。
这⾸诗中的“⼈⽣⾃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句,后来成为了很多仁⼈志⼠的座右铭。
第⼋⾸:还是⽂天祥的,《正⽓歌》
天地有正⽓,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星。
於⼈⽈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死安⾜论。
地维赖以⽴,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予遘阳九,⾪也实不⼒。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镬⽢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春院闭天⿊。
⽜骥同⼀皂,鸡栖凤凰⾷。
⼀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疠⾃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
悠悠我⼼悲,苍天曷有极。
哲⼈⽇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
这⾸诗是⽂天祥在狱中所作,诗前有序:
余囚北庭,坐⼀⼟室。室⼴⼋尺,深可四寻。单扉低⼩,⽩间短窄,污下⽽幽暗。当此夏⽇,诸⽓萃然:⾬潦四集,浮动床⼏,时则为⽔⽓;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仓腐寄顿,陈陈逼⼈,时则为⽶⽓;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或圊溷、或毁⼫、或腐⿏,恶⽓杂出,时则为秽⽓。叠是数⽓,当之者鲜不为厉。⽽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年矣,幸⽽⽆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吾善养吾浩然之⽓。”彼⽓有七,吾⽓有⼀,以⼀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也,作正⽓歌⼀⾸。
此诗充分体现了诗⼈崇⾼的民族⽓节和伟⼤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徐锡麟的《出塞》
军歌应唱⼤⼑环,誓灭胡奴出⽟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裹⼫还。
徐锡麟(1873年12⽉17⽇ -1907年7⽉7⽇),字伯荪,号光汉⼦,浙江绍兴府⼭阴东浦镇⼈,中国近代民主⾰命家。1901年任绍兴府学堂教师。1903年应乡试,名列副榜。同年以参观⼤阪博览会名义赴⽇,于东京结识了陶成章、龚宝
铨等⼈,并积极参加了营救因反清⼊狱的章炳麟的活动。回国后,他先是在绍兴创办了⼀个书局,宣传反清思想。1904年,他在上海加⼊光复会。1905年,⼜在绍兴创⽴了体育会和⼤通学堂,规定⼊校学⽣均得是光复会会员,参加兵操训练。同年冬,再赴⽇本,想要学习军事,但因眼疾⽽未能如愿。归国后,即赴安徽,担任武备学堂副总办、巡警学堂会办。
1907年7⽉6⽇,他在安庆刺杀了安徽巡抚恩铭,同时,还率领学⽣军⼀度攻占了军械所,激战4⼩时,失败被捕,次⽇,慷慨就义。
此诗充满了英雄主义⽓概,可谓是将⼀腔报效国家,不惜战死沙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感觉要⽐“愿得此⾝长报国,何须⽣⼊⽟门关”来的更加霸⽓。
END
RECOMMEND
●BRTV诚信北京3·15晚会连办七届,今年⾸次聚焦⽹络诚信!
●再忆彭⽼!2021感动中国年度⼈物彭⼠禄
●舞动的长城,认真的⽗亲!独家专访两弹⼀星元勋朱光亚之⼦
监制:孙成刚张彪翟涛
编辑:邢⼤军毕明
视频/动图: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