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旅游区导游词
                                 
【欢迎词】
尊敬的游客朋友: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各位前来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参观游览。我们徽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她以山水之秀、商贾之富、文风之盛、民风之淳、人杰地灵而蜚声海内外,被誉为“东南邹鲁”、“文献之邦”和“文物之海”,是中国三大地方显学---徽文化的发祥地、驰骋中国商界三四百年的徽商的故里,明代著名的戏剧家汤显祖曾叹息道:“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员×××, 今天就由我陪同大家从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开始,亲手推开古徽州一道道古老厚重的大门,一起去追寻古徽州大门背后那岁月的痕迹、历史的荣光、文明的光晕。但愿此次古徽州文化游,不仅仅是一次理想的风光之旅、文化之旅,还将是一次圆梦之旅。
【讲解词】
古徽州文化旅游区面积约9.5平方公里,是由徽州古城、棠樾牌坊·鲍家花园、唐模、潜口民宅、呈坎等5处国家4A级景区组合而成。核心区旅游线路:东起歙县徽州古城,西讫徽州区呈坎村,途经棠樾牌坊·鲍家花园、唐模村、潜口民宅博物馆,东西长约20公里,各景区之间的间隔一般在五、六公里左右,由一条美丽的乡村公路将这5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而成。如果夸张一点说,那就是古有丝绸之路,今有徽文化之旅。
也许有的朋友们可能会问,黄山市古村落众多,其中不乏世界遗产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为什么这5个景区会如此组合?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就是因为这5个景区特鲜明,与众不同,充分体现了古徽州.新黄山文化与自然景观的精髓, 今天我们选择游览的线路是由东向西游览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由于这5个景区内都配有专职的景区讲解员,届时他们将为大家做详细的景点讲解,所以在行车途中,我就把这5个景区的主要特、重点景观和文化内涵作一个简单的介绍。首先介绍的是徽州古城景区。
(一)徽州古城景区
徽州古城也称歙县古城,自秦代始置古县,有2200多年历史。说到歙县啊,它是我们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也是徽州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自隋617年始,新安郡治迁歙,直至
清末,徽州古城均为郡、州、路、府的治所地,是古徽州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史称“徽州府”。徽州古城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歙县文风昌盛,教育发达,人才荟萃。具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良好学风,历代名人辈出,如明代戏剧家汪道昆、新安画派的始祖渐江大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王茂荫、被周恩来称为“和聂耳同为文化战线上两员猛将”的音乐家张曙、受宋庆龄誉称为“万世师表”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享有“南黄北齐”之称的国画大师黄宾虹等等。
徽州古城也是著名的山城、水城、桥城,古寺、古塔、古桥、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散落其间,宛如一座气势宏伟的古典建筑艺术博物馆。前来这里旅游的游客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游罢黄山看歙县,才算真正到徽州”。
徽州古城景点众多,主要有徽园、许国石坊、徽州府衙、斗山街、渔梁街等,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一下它们的概况。
徽园    徽园是利用徽州古城西城墙构筑而成的一个仿古景点,融观光、展览、购物、餐饮
、商住为一体,占地4公顷,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集牌坊、民居、祠堂“古建三绝”之大成;融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之精髓。
园内建有城楼、茶楼、酒楼、戏楼、绣球楼、观景楼、惠风石坊、九龙九凤壁、等,粉墙黛瓦,鳞次错落,脉传徽州建筑文化之神韵,新创徽派建筑雕刻之精华,堪称徽派建筑之经典,2001年被评为黄山世纪经典建筑。
徽园周围山环抱,园外散布着大量的文物古迹,太平桥、长庆塔、东谯楼、南谯楼、徽州府衙、许国相府等井然有序,如众星捧月般拱拥着徽园,使徽园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之中,成为古城一个崭新的亮丽景点。
许国石坊  许国牌坊耸立于古城闹市中心,被誉为“东方凯旋门”,石坊造型之雄伟,构造之精巧使人叹为观止,已成为名城歙县的标志建筑。
石坊建于明万历年间,是朝廷为旌表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而立,故称“许国石坊”。又因它有八根柱子,百姓们又称它为“八脚牌坊”,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八脚牌坊。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国是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重臣,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有功,万历皇帝获准其修建一座牌坊。这座牌坊的建造,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云南叛乱平息之后,万历重赏臣,许国受到加恩,特赐四个月假期回家建造牌坊,以光宗耀祖。据说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脚牌坊,只有皇室家族才能建八角牌坊,否则就是犯上。而当时徽州达官显贵、乡绅臣贾众多,四脚牌坊林立。许国如果只造一座四脚牌坊,就无法体现他的官重威显。怎样才能造一座与众不同的牌坊呢?许国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先斩后奏”的点子。那么到底许国想了一个什么点子呢?这里我给大家设置一个念想,等会大家在参观游览时可一定认真听景区讲解员的讲解哟。好了,游客朋友们,说完了许国牌坊,我们再来讲讲徽州府衙。
徽州府衙    说到徽州府衙,它可是我们古徽州府的象征。“徽州府”建于元末明初,衙署座落于歙县古城西北隅。其后屡修屡毁,目前保存的古建是清道光年间大修时遗留下来的大堂庭院,包括中门、两廊和六房部分公廨等附属建筑。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为了加强对徽州古城的全面保护开发,进一步弘扬徽州文化,投资2亿元,实施了徽州府衙的修复工程,现已完整地恢复了明朝弘治年间的府衙格局风貌。
徽州府署建筑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单体建筑,都带有明显的明代建筑法式和徽州风格。
徽州府署坐北向南,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从照壁至知府廨,各院落之间距离、比例,好比缩小的故宫,所以古建专家说“府衙是缩小的故宫,故宫是放大的府衙”,所不同的只是规模较小,机构较少,规制低一些。
著名的古建筑专家、故宫博物院院长单士元说:“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史,府衙是政治结构的象征,现在就是档案馆,修复后可以让子孙后代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徽州府衙就是徽州文化档案馆,是展示徽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在我们徽州古城,还有两处著名景点,一个是斗山街,另一个是渔梁坝。在这里,我也一并给大家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斗山街    说到斗山街,可能大家还不是很知晓。它素有“江南第一街”美誉,是明清时期威震全国的一代徽商聚族而居的古街区。斗山街的历史极其久远,“唐宋明清,一路到今”,各个时期都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有典型的徽州民宅、私塾、官府人家、商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罕见的木质牌坊等等,保存都非常完好。可以说,走进这条街,你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看到了古徽商生活场境的再现。所以,这里也是了解徽商“以商从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的发展过程的最佳场所。
渔梁坝  渔梁是古徽州重要的水陆码头。大家都知道四川的都江堰吧,那我们徽州古城的渔梁坝,一直以来被誉为“江南都江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著名的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说:“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均可与横卧岷江的都江堰相媲美,显示了古代徽州人的科学精神和杰出的才智!”。这里原为徽州府的水口,是古徽州最著名的商埠重镇。当年徽商就是从这里泛舟过新安,下钱塘,闯荡天下的,可以说渔梁坝就是雄霸明清三四百年的徽商的起航地,中国最早的商业财团的扬帆地。
据史料记载,早在唐宋年代,人们就在这里垒石为坝,但遇洪水,常遭冲毁。现在的古坝为明代重建,坝长143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青一的花岗岩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一吨。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精巧,石块与石块之间通过“元宝钉”和“燕尾锁”相连,使得所有石块上下左右浑然紧联一体,整个大坝跨江而卧犹如一块巨石构筑而成。至于什么是“元宝钉”和“燕尾锁”?只有到了渔梁坝,大家才会明白哟。
游客朋友们,徽州古城景区到了,请大家携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跟随我和景区讲解员一起进入景区参观游览,整个景区游览时间预计需要两个半小时。
(二)棠樾牌坊.鲍家花园景区
游客朋友们,如果说徽州古城的千年遗风让您联想回味当年徽商的崛起与兴盛,那么棠樾牌坊.鲍家花园的庄严与华丽将让您领会感悟徽州明清文化的思想境界。好了,现在我们行车继续前往下一个景区---棠樾牌坊.鲍家花园。
据资料记载,歙县曾有200多座牌坊,现存还有82座,是著名的“牌坊之乡”。而在歙县郑村镇的棠樾村村口,就有七座牌坊逶迤排开,以“义”字坊为中心分别从东西两边排列“忠孝节义”,一个村庄矗立着七座牌坊,而且还涵盖了封建礼教的全部内容,这在全国仅此一处,因此有“棠樾牌坊,举世无双”之说,199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5月20日,总书记来到这里,站在牌坊和祠堂之间,发出了这样感慨:“如此灿烂的文化,如此博大的文化,一定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让它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首先,让我们从“棠樾”这个村庄的名称说起吧!“棠”指“甘棠树”,“樾”指树荫,指的是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为推行文王政令,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为民排忧解难。人们感激他,特意保护那棵甘棠树,使它枝繁叶茂,清荫覆地,鲍氏家族以“棠樾”命村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出好官、清官。就牌坊而言,它不同于西递、宏村等其它徽文化景点的是:它突出了封建的伦理道德在治家治国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里的七座牌坊,不仅仅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品,更是程朱理学思想的物质体现,其中修建于明代的有三座,清代的有四座,蕴含着八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忠”“孝”“节”“义”都浓缩在这七座牌坊之中。我就选择其中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慈孝里坊    棠樾村,又名慈孝里,这是明永乐皇帝朱棣赐名的,跟慈孝里坊有关。慈孝里坊,建于明永乐年间,属“孝”字牌坊。当年徽州府守将李世达起兵叛乱,到处行凶抢劫,棠樾村民鲍宗岩父子被抓,叛军要杀掉他们中的一人,此时儿子跪在强人面前,苦若哀求愿代父死,而父亲却连连嗑头拜揖,甘愿受死,只求留下儿子以传宗接代,一幕父子争死,哀声不绝的悲剧,竟把行凶者感动了!他们便把鲍氏父子二人都释放了。这件事被写入史册或典籍中,永乐皇帝朱棣得知后就颁布诏书表彰鲍氏父子,特御制慈孝诗碑于龙山之上,碑铭为“鲍家父子全仁孝,留取声名照古今。”并从国库拨款建造“慈孝里”坊。后来清乾隆皇帝还特意赐联赞扬该村“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
游客朋友们,在这个景区,除了七座牌坊外,还有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女祠堂---清懿堂。说到祠堂,它可是我们徽州古建三绝之一,每个古村落都有,但在棠樾村不同。除敦本堂,俗称男祠外,还有一处令人称奇的是清懿堂,为鲍氏女祠。修建女祠,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实属罕见,尤其出现在程朱理学盛行的古徽州更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黄山导游词
修建女祠,不得不提起一个叫鲍启运的人,鲍启运幼年丧母,是他的嫂嫂将他抚养成人,因此他对女性的认识不同一般。鲍氏家族的许多贤妻良母为家族、后代默默奉献,付出了太多的牺牲,但在精神和生理上却遭受到礼教的不公约束,当他看到棠樾村的贞节烈女有59位,而树立牌坊的只有两位时,鲍启运就希望这些女人能得家族的旌表,享受公平的待遇,于是就建造女祠供奉她们。女祠和男祠建筑风格基本一致,而女祠门前两侧八字墙上的砖雕,雕刻精湛,为徽州祠堂罕见,是不可多得的砖雕艺术品。但女祠还是体现了男尊女卑的旧礼教思想,坐南朝北,低于男祠,不能不说有违鲍启运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