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
《中国古代寓言》简介
内容简介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它往往用一种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一些意味深长的道理。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它们大都篇幅短小而形象鲜明,在浅显简单的故事中阐述某种道理,给人以启示。我国古代寓言故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所选我国古代寓言故事,大体涵盖了上至春秋战国下至明清时期的诸多内容。它们大都来源于生活,是古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阅读它们有利于我们获取生活的经验,掌握学习的技能。
作品分类
《中国古代寓言》包含哲理寓言,劝诫寓言和讽刺寓言。
哲理寓言以生动活泼的比喻,在极小的篇幅内,展现出深奥的哲理。读这类寓言,我们要透过表面去体会故事深层次的含义。如《拔苗助长》告诉我们,自然界万物的生长都有自己的客观规
律,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如果违背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就会像寓言中宋国的农夫一样,做出愚蠢且可笑的行为。
劝诫寓言有劝善惩恶的目的,通过历史中的故事,给予我们必要的告诫和警示,避免我们重蹈覆辙。读这类寓言,我们要检查自己的言行,审视自己的灵魂,发现自己的弱点,及时地改过自新。如《扁鹊论疾》中蔡桓公无视小病,不愿医治, 结果小病酿成大病,失去生命。这则寓言告诫我们要耐心听取别人的好言相劝,不能过分固执和执拗,有问题要及时解决, 等问题到更严重的地步,往往无法挽回。
讽刺寓言辛辣犀利,直指实质,抨击的力量比直接的道理还要强大。读这类寓言,我们不能被寓言中的人和事所迷惑,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明白寓言所传达的意思。如《工之侨献琴》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社会只注重外表,不注重事物本质的盲目崇古之风。如《杞人忧天》则讽刺了那些整日为不切实际的事情优愁的庸人。
艺术特
道理与形象的结合,是寓言的一个重要性。寓言的要义不在故事的本身而在它所寄寓的道理,
它是借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某个道理或某种用意。如《刻舟求剑》的故事、看似很简单,但它不只是为了表现求剑者的迂腐可笑、更重要的是它有力地讽刺了那种墨守成规的人,说明凡事必须根据客观形式的变化、因时、地而异的道理,使故事
发挥思想的光辉。《愚公移山》正因它说明了坚持不懈必定胜利的道理而获得长久的生命。《揠苗助长》说明主观急躁,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必然失败的道理而使人深受教育。因此可以说,深刻的道理,正是寓言的生命;没有它寓言便失去意义和光辉。然而寓言的深刻道理,又必须借生动形象的故事来表明,否则就会变成枯燥乏味的说教。
寓言,有所寄托或比喻之言,它所寄托或比喻,就是说明某种道理,给人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所以作品所叙述的不是纯故事,而是借简短的故事揭示深奥的哲理。美的产生是人在实践中,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所以说,寓言揭示的哲理、真理,其实就是揭示了美产生的前提。当然,寓言不是在空洞的说教,而是借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将道理揭示出来,真理(哲理)寓于短小的故事之中,给人以理性美。
中国古代寓言基本上都揭示了一个道理或者多个道理。《东施效颦》揭示了不顾条件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是要失败的;《涸辙之鲋》说明从实际出发,升斗之水就可以救活卿鱼一条
命,而不从实际出发,要去"西江引水"这显然是救不了鱼的,由此可见,从实际出发是非常重要的。《郑人买履》把书本道理看成是僵固不变的教条,而不相信现实生活中的东西, 是不利于社会和生活的。《画蛇添足》《刻舟求剑》等揭示了真理的存在,真理的重要性。《纪昌学箭》揭示了基础与成绩的关系;《盲人摸象》揭示了片面认识给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带来的危害;《猴子捞月》告诉我们,办一切事情都有要从实际出发,出发点必须是现实的,而目的也必须是可能的,等等。这些寓言,看起来是一则故事、一则笑话,然而更多的是看到了这些寓言的理性美
寓言的取材范围极广,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用来作为题材,运用比拟手法,借以说明道理。有的寓言是假托人类故事,截取生活中某一件事、某一现象、某一人物加工而成,如《扁鹊论疾》《郑人买履》等。但也有相当多的寓言是假托动物、植物或其他无生物,用拟人化的手法,使它们人格化。如《狐假虎威》《井底之蛙》等。虽然读者明知这些都是幻想虚构的东西,但它们被赋予人的行为、性格和思想,便栩栩如生, 让人读起来不仅不觉得它们荒诞虚假,反而更觉得亲切有趣, 因为它们确实道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道理,或影射了社会上的某种现象刻舟求剑故事。
夸张不是任意的捏造,而是根据事物固有的本质特征进行艺术夸大或渲染,睹物如山来突出纪昌学射精神的高度集中, 无不带有夸张的彩、给人以奇特的想象。寓言的这种魅力, 是和它精炼而又丰富的语言艺术是分不开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