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丶国家丶大学读后感精选多篇
    《文明・国家・大学》读后感(一):所谓左派的理性之作
    提甘阳,知其为自由主义的开山者之一,后又成为新左派或保守主义者。思想不固守,并愈发有境界。此书尚未读,然充满期待。左派与右派能够都如此书作者一般有渊博的学识和理性的逻辑,再去论战,舆论空间则净化的多了。而如司马南等跳梁之辈,可驱逐出境矣。
    《文明・国家・大学》读后感(二):都是爱国者
    说实话,不太喜欢这种把以前发表的文章整理出来集成书出售的方式,更何况有些就是“草稿”,还不能称其为文章。也有些错误是很显而易见的,比如,导论第8页中讲到“自宫化现代化道路”竟然以金庸武侠小说里的明教教主为喻。不过,书里的很多东西都是我不知道的,或者是一直误解的,一定程度上是一本很有益的书。更何况,中华文明的复兴是一个趋势。另外,不管持何种观点,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的未来而奋斗的,大家各自口下留情。
    《文明・国家・大学》读后感(三):文化保守派们的聚会
    文化保守派们的聚会 (2022年-12-31 01:04:49)
    借着甘阳的《文明・国家・大学》在北大发布会,中国时下的新左们和文化保守派们在一起聚会,听了一天,确实很“保守”。在“国策思维”下,这些“儒生”们希望得到意识形态的恩宠,重回到历史上的儒家主导地位,鼓吹着“儒家社会主义”的口号,想要在西方的现代化之外走一条中国之路的现代化,但是现实又确实没有这样的国家,他们想着中国能成为一种“可能”,悲观与不够自信的自信交叠在讨论之中。时下西方出现的经济危机,中国所谓的GDP第二,像是提供了一种幸灾乐祸的文化自信,讨论中不乏那种对美国没文化、西方没落的腔调,且不论中国当下现实如何,听听这些人的观点,在想些什么,也挺有意思。
    现场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发言,不知道是谁提出的,如果用”儒家”修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还是关键词的话,那么是否也意味着存在着“儒家资本主义”,日本、韩国、新加坡能称为“儒家资本主义”吗?这个观点问题问得挺有意思。
    不想多说什么,来此一趟只是想听听中国这一派们在想些什么。
    blog.sina/s/blog_7cd66abb01011c8f.html
    《文明・国家・大学》读后感(四):赢与输――书评之一
    发布会那天我去了,又走了,因为没有足够的氧气。但我想那么多我尊敬的老师,都愿意挤在那个屋子里谈论问题,还是应该听。
    85-87页
    我们看《剑桥中国史》金元那一卷,都是从少数民族看,从这样一个民族看,首先中国就成了一个麻烦,成了一个question,中国是不存在的,中国本身不是一个实体性的,一个自然性的存在,而本身是在被各种力量、社会力量、族力量构建出来的。。
    这样一个perspective非常不一样,我觉得学术上会对中国学术界提出双重的挑战,一方面来说,。而另外一方面,如果从简单的政治意识形态来看,那可以认为这个挑战带来的学说本身就有一个瓦解中国的趋势。但是问题是你不能这样去谈问题,并不能简单地做一个assumption,去假定人家对你有什么恶意,这不是的,未必是,有些人可能有,有些人未必有,某种意义上这并不是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处在西方整体学术环境的paradigm下的一个转移,一个shift。。
    感想:以前对地方史的研究没有太多反感,直到有一次听中研院一个前辈搞闽台地方史,听说有一本研究题目叫《闽帝国》。当时感觉敌意无以复加,妈的我们大陆人民开放海峡西岸跟台湾加强交往,闹了半天你们还拉南洋诸岛弄什么“闽帝国”?
    随即想到面对田爷爷的课上美国汉学矮化朱熹的种种严密的研究,有位兄弟负气离开。我一开始钦敬他,因为我不久了解到来这课的多已、或即将、或想要拿到美国的offer,这课说白了是留美学术预训营,而我们这热血青年,就是陪练。但後来我又不那么佩服了,觉得冲冠一怒,我们还是输了,如果想赢,还要做方法论的反省,要入室操戈。
    汪晖的书我在看,批评也一堆,借用别人的研究开展自己的叙述,必然双脚站在流沙之上。但古代史的人,甚至可以说中国大部分搞古代学问的人都有一种文献学的傲慢(在西学是外语的傲慢),这才比较绝望。
    打四颗是因为书里很多文章是录音整理稿,没有脱去口语的痕迹,表意有时都不明确,英文更是一塌糊涂。包弼德的名字都写错了。
    《文明・国家・大学》读后感(五):甘阳的《细读《文化与社会》》与英国经济史
我的大学读后感
    甘阳的《细读《文化与社会》》与英国经济史
    在甘阳的《细读《文化与社会》》中提到,“19世纪时,英国思想中有个潜在的东西,即多数人可以在文化上提升到少数人一样的高度”,”上层阶级非常自觉地意识到要在文化上把下层阶级整合进来”,致力于培养出真正有教养、有理解力的人。
    此相对应的是针对工人阶级的教育,“1954年成立工人学院,。1873年在剑桥,1876年在牛津都建立了校外教育”,而雷蒙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授课对象正是工人阶级。
    无论对这场针对工人阶级的教育工作成效如何,中上阶级将社会工作的重点放在高级文化的推广与拓展上,希望提升工人阶级的文化素养,这背后体现的老式绅士心理,以及所对应的英国公共普及教育的迟缓、极少有大学重视科学和工程教育的社会现实,是否会有损于英国经济的发展?
    甘阳强调英国历史中文化传承的一面,可惜于1960年代英国学习美国用职业化教育代替了之前的劳工学院,又称“凡是中国人写的英国史一概都不要看,完全不靠谱”,又是否走向反面的偏颇?
    回到经济史,(以下引文皆出于《世界经济简史》)“1750年至1850年这一世纪内英国的工业增长率远远低于其早期的表现,。更难以解释的是,从1873年到1913年,,英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0。”
    撇开其他技术性因素,书中指出了另一个可能的原因:企业家的失败。“维多利亚后期的企业经营者们,那些家族企业的创立者的子孙们,渐渐丧失了他们先辈的勇气与活力,一味陶醉在休闲典雅的老式绅士生活,。在引进和应用当时最先进的高科技产业方面。步子缓慢,漫不经心。”那时企业家们一旦发家后,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在乡村购置一块地,将家安在豪华别墅中,雇佣几个仆人,过着传统的贵族式生活。书中总结道:“18世纪。那时的英国社会远比那些旧政体时代的欧洲国家要更具开放和流动性,但一个世纪以后,一切就都颠倒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