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终结》读后感
大多数人现在都说,读书无用论,大学文凭在当下时代已经不再镶金,大学生出来工作也不再成抢手货。为何要读大学,这本书有一半也在解释这个原因。另外的一半就在探讨现代的大学应该如果去改革。这本书主要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的历史变迁
我们都是经历过读大学的这个过程,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大学的起源,为何大学十四年制的这个问题。最早的大学起源是从博洛尼亚有来的,那时候的大学模式更像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翻转式课堂的形式。因为创始人是一学生,所以教授在很多教学,工作方面都需要受学生的监督和管制。从巴黎大学创立开始,教授们才开始有自主权,慢慢的形成初具雏形的当下大学模式。早期大学的变革也是跟着社会技术的变革进行改变的(如早期印刷术的发明)。另外我们从这段历史中也了解到剑桥、牛津、哈佛、麻省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的由来。
2.早期大学办学的观点争论:
在南北战争时期,已经有250多所大学产生。“为何办大学”这个问题,也催生了三种观点:1.
为了振兴经济。2.为了研究(研究型大学)。3.塑造完整人格的人。这三个观点到现在都有争论。后期是由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为这三种观点设计了一个大学结构,就是现在高校教育结构的形成:本科-研究生-博士。把三种观点模式集合起来。
3.大学成为奢侈品
从艾略特创办了成型大学模式开始,大学教育就不再是单纯的学习的场所,更多其他的因素影响着纯粹的学习环境,各个大学更多竞争的是科研,奖项,捐款。大学的学费也越来越贵。但是学生考进去后,能学到的知识能在日后用在社会上的是少之又少。这个现象其实跟现时代情况也很像。在考上大学前,孩子们家长们都是拼劲全力能上最好的大学,考上之后,能真正学到的,真的很少。所以,现代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越有钱的孩子得到的资源教育越来越好,他们更容易考上一流的大学,获得一流的人脉资源关系,以此循环。
4.新技术对大学的改革我的大学读后感
函授教育、广播、电视、互联网科技的兴起,都试图冲击大学教育,都失败了。知识和教
育是两回事。教育是需要一系列的互动。现在人工智能和结合,这是可能对未来大学模式进行冲击。大数据的出现,线上教育将会冲击大学的模式。书中提到一个案例,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的产生。目前对慕课做的最好的大学是MIT和哈佛合作,它做的一个网站叫edx,把校内很多精彩的课程放到了该网站上,浏览器学习完里面的课程,考试合格后,学校可以认证学分,学费也非常便宜。不同人都可以去学习,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蒙古国的一个男孩通过学习edx课程被MIT录取成功。
泛在大学如果试验成功,也有可能会对传统大学模式有相应的冲击。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环境下,互联网上的资源越来越丰富,终身学习就在我们身边。
注:  书名:《大学的终结》            作者:凯文·凯里
出版单位: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