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后感(15篇)
《大学》读后感1
  一提到四书五经,我们极有可能将愚昧、封建、老古董与其相联系。这是由于当今社会的浮躁性,风行的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使得大多数人不能沉下心去研读经典。但若你静下心来捧读经典就像品一壶好茶,意蕴绵长,回味无穷。
  纵观浩瀚书海,中国的古典文学极具魅力,《大学》就是这样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大学”即大人之学,亦为未来之君主、栋梁领导天下的必修之学。它主要讲述了如何做一个品德高尚、正直无邪的人和怎样治理好一个国家,怎样治理好社会。被朱熹认为是古代大学教书育人的纲要和典范。它也为个人、社会、国家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引发读者深刻的思考。
  《礼记》开篇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显示本有的清明德行,在于把这种修养取得的成就恩泽人间百姓,从而使人人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主要是为了说明弘扬人性美好的品质从古代就已开始,并不是现代发展下的标新立异,我则认为它包含了一种“人之初,性本善”的意蕴在其中,上帝赋予每个人的品性是一样
的,但可能由于后天的环境和自身的修养而导致人的品性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只有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能改变命运,把握自己的人生。
  修身,即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文化修养。在我看来,修身是完成一切宏伟蓝图的基础,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充分彰显着人格魅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发展。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拥有与世无争的魄力。首先我们需要加强道德修养,当今社会出现了极其恶劣的道德滑坡现象,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亟待提高,这也给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难题。所以我们应当自觉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社会主义好公民。我们还应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积极践行所谓“学到老活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
  齐家,即要求家庭和睦。这是由于儒家从小农经济的基本单位--家庭出发,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构想,家庭是各种人际关系的缩影,父子关系可推广为上、下级关系;兄弟关系可推广为朋友或平辈关系;夫妻关系可推广为异性关系。能处理好家庭各成员间的关系,就能处理好家庭之外的各种人际关系。这样使得社会关系和睦,也是所谓的“家和万事兴”。
  治国是对于齐家的升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所以当每个家庭和睦后,国家也更加
。我们每个人都应承担起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责任,为国家得繁荣富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读过《大学》,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我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明白了怎样做一个大学生,如何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如何更好的服务社会与国家。
《大学》读后感2
  《大学》为四书之首,短短两千多字,引发了我诸多方面的思考:古人对德育的重视,如何做一个内心清明以德润身的人,浮躁的社会中如何静心,该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等等,这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我感受最深或引发思考的有两方面:格物和格局。
  格物致知,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在解读王阳明的讲座中,著名的“阳明格竹”,当时只知道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真实的意义已经失传。这次读到了它的出处——《大学》中的八目——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其内涵依然没有释义。王阳明“格竹”,是对格
物致知的一种误解,先格物才能致知,但格物绝对不是只盯着一个东西看,我个人的理解,格物或许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对世间万物在认识、探索、了解的基础上,探究到事物的原理,探索出其发展的规律,进而逐渐形成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自己的知识和价值体系。好比当老师,所读书目,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越是多,才能获得知识,才能给别人知识。现如今静心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多数人都喜欢读朋友圈里的心灵鸡汤式的美文,自认为这是属于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其实这种没有体系的阅读,并不能在头脑中形成任何的体系,反而会令人失去自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第一句一路向上,拉开了儒家格局,开启了儒家立人的高远之路。它告诉我们,大学之道的第一步是要把自己本有的德性明亮起来,恢复它的天然本性。不仅如此,人人不仅要恢复自己的德行,更是要用这种德行的光辉去照亮别人。所以《大学》所立足之点,不仅仅是如何修身,更有治国安邦平天下。儒家的思想,从来不只是独善其身,更是兼济天下,这与儒家一直倡导的入世虽然有关,但其意义更是为后世标明了人生的处身立世之道。不仅有强烈的自律意识,更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是高境界,大格局。便如佛教佛法有关于“小乘”与“大乘”之别,小乘佛法只度自己,不管他人,着重自己解脱,而大乘佛法着重利他,既自度,又度他人。其实教
师便是一种度人的职业,做好这个职业,“明明德”是基础,“亲民”更是必要,这才能为社会实现“至善”,在如今社会,能做到“明明德”已是少之又少,“亲民”更是身外之事,更不用提“至善”了。但是,教师不能,教师必得有兼济天下的`心志,才能教育出胸怀家国的学生。退一万步说,任何一个普通人,我们或许做不到“亲民”,至少做到“明明德”,何尝不是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一直很喜欢一句非常有情怀的诗:位卑未敢忘忧国。格局要大,做事要稳,内心要静,立身要正,正是大学之道。
《大学》读后感3
  窗叔向我们推荐这本书的时候说要放在手边,时常翻翻。
  我要羞耻的说我的第一遍看得非常之艰难,总觉得哲学式的表达方式我还是领悟不来,这是一个要慢慢锻炼的过程,需要时常翻翻的过程。
  值得高兴的是,这样的费力还是让我有所收获的。而且是不浅的收获。我想以后还会时常翻翻,而第一次看的感觉应该会和以后再看的感觉十分不同,记下每次的感受,是否可以
记录自己成长的轨迹?
  这篇,就是第一次的读后感吧。
  这四年半以来我对大学的教学方式进行过无数次的质疑,我质疑它为什么没有教给我我希望学到的东西,质疑它为什么没有教给我可以令我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本钱,质疑它为什么一定要我们写论文,为什么要把学术和教学纠缠在一起,质疑它为什么不能真正的培养出人才。质疑为什么新一轮的大学校长全部换成了行政人员。
  在阅读这本书之中,我时刻感到自己曾经的这些质疑有多么幼稚。
  大学应当是一个独立的,给予追求真理者一切物质的、精神的条件的地方。
  真正的大学生是一抱有非功利目的的,对真理充满渴望,不断追求的人。而不是以到一份好工作为目的的人。
  大学应是一个整体,是教师和学生的整体,是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整体,是学术与教学的整体,大学,应是体现“统一性与整体性”之地。而不可将组成它的部分各个分离,假若不是研究的需要,严格意义上的分科也是不应当的。
  但是对于大学的质疑仍是不应停止的,且问以下几句,雅斯贝尔斯所提倡的。
  1,我们大学的精神是否是独立的?
  2,我们的大学有没有教给我们探索真知的方法?
  3,我们的大学是否将自己定位为为人类探索真知而设立的机构?
我的大学读后感
  4,我们的大学知道他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吗?
  5,我们的大学有很好的处理学术与教学的关系吗?
  6,我们是让与学术无关的行政人员来治校了,可是这些人员是客观的吗?